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4,分33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校医
总校
周会
转学
教室
蕃学
社学
暑假
校员
专校
招生
教务
黑板
寒假
年刊
《國語辭典》:校医(校醫)  拼音:xiào yī
学校聘请负责校内教职员工生医疗保健的医师。
《漢語大詞典》:总校(總校)
学校的总部。相对于“分校”而言。
清 代官名,属翰林院国史馆。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总裁请添派总校四员,以君居首。”清史稿·职官志二:“国史馆总裁,掌修国史。 清 文总校一人。”
《国语辞典》:周会(周会)  拼音:zhōu huì
机关、学校、团体每星期一次的定期集会。
《國語辭典》:转学(轉學)  拼音:zhuǎn xué
学生在肄业期间自甲校转入乙校继续学习。
《國語辭典》:教室  拼音:jiào shì
学校里进行教学活动的房间。如:「实验教室」、「音乐教室」。
《漢語大詞典》:蕃学(蕃學)
(1).蕃,通“ 番 ”。 宋 朝所设供外族或异国人读书的学校。宋史·神宗纪二:“﹝ 熙寧 八年三月﹞戊戌,知 河州 鲜于师中 乞置蕃学,教蕃酋子弟。”
(2).蕃,通“ 番 ”。谓 宋 代 西夏国 创建的学校。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四章第一节:“ 元昊 创制 西夏 文字后,又命 野利仁荣 主持建立蕃学( 党项 学)……选拔 党项 和 汉 族官僚子弟入学。”
《國語辭典》:社学(社學)  拼音:shè xué
明、清两朝代在各府、州、县所设立教授民间子弟的学校。
分類:社学学校
《國語辭典》:暑假  拼音:shǔ jià
各级学校每逢夏季,在第二学期结束后到下一学年度开学前的假期。
《漢語大詞典》:校员(校員)
校对工作者。 鲁迅 《书信集·致沈雁冰》:“初校送来,却颇干净,错误似不多,但我们是对原稿的,因此发见印刷局的校员,可怕之至,他于觉得错误处,大抵以意改令通顺,并不查对原稿,所以有时简直有天渊之别。”
学校教职人员。 刘显志 《论中国教育之主义》:“虽然,教育国民云者,岂惟是定章程,设学校,选校员,募生徒,按期授课,责其成绩而已乎?”
《国语辞典》:专校(专校)  拼音:zhuān xiào
专科学校,传授专门知识技能,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学校。如:「专校毕业的学生具有专业技术的才能,是国家发展工商经济的主力。」
《國語辭典》:招生  拼音:zhāo shēng
招收新生。如:「每到暑假,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忙著招生的工作。」
《國語辭典》:教务(教務)  拼音:jiào wù
学校里关于教学方面的行政事务。
《國語辭典》:黑板  拼音:hēi bǎn
一种教学用具。以木头制成,可用粉笔书写、绘画的黑色板子,多用于学校教师授课时使用。
《國語辭典》:寒假  拼音:hán jià
各级学校每逢冬季,从上学期结束后至下学期开学前的一段假期。
《國語辭典》:年刊  拼音:nián kān
一年发行一次的出版品。如:「中国学术年刊」、「中国进出口贸易统计年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