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10,分34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月考
出学
班级
同校
黉门
专业
群学
女校
校舍
造句
杂费
总务
散学
毕业
习乐
《國語辭典》:月考  拼音:yuè kǎo
学校中每隔一个月所举行的定期考试。
《漢語大詞典》:出学(出學)
(1).犹卒业。礼记·王制:“凡入学以齿。将出学,小胥、大胥、小乐正,简不帅教者,以告于大乐正,大乐正以告于王。” 郑玄 注:“出学,谓九年大成学止也。”
(2).谓离开学校,或停学,退学。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正俗二:“某以壬辰年应岁贡出学,至壬子年謁选到京,中间歷二十年,未尝一日乘轿。”《天雨花》第二五回:“十三岁上来出学,便在闺房理绣针。”清史稿·选举志二:“二十分以下为最下等,应出学。”
《國語辭典》:班级(班級)  拼音:bān jí
1.班位阶级。汉。荀悦《申鉴。政体》:「班级不固则位轻。」
2.现行教育制度上的一种编制。学校按学生的年龄或程度,分为若干组,各自独立为一班,以便教学。
《国语辞典》:同校  拼音:tóng xiào
在同一所学校就读或任事。如:「他们是同校前后期的校友。」《文明小史》第五六回:「同校的朋友把他起了个外号,叫做冲天炮。」
《國語辭典》:黉门(黌門)  拼音:hóng mén
学校。《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必须得个子弟,在黉门出入,方能结交斯文士夫,不受人的欺侮。」也作「黉宫」、「黉校」。
分類:学宫学校
《國語辭典》:专业(專業)  拼音:zhuān yè
主要研究某种学业或从事某种事业。《后汉书。卷九。孝献帝纪》:「今耆儒年踰六十,去离本土,营求粮资,不得专业。」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算术亦是六艺要事,自古儒士论天道,定律历者,皆学通之。然可以兼明,不可以专业。」
《漢語大詞典》:群学(羣學)
(1).各种学派或学说。《宋书·礼志四》:“是以六宗之辩,舛於兼儒;迭毁之论,乱於羣学。”
(2).社会学的旧译名。 严复 《译〈群学肄言〉序》:“羣学何?用科学之律令,察民羣之变端,以明既往,测方来也。”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顾有据羣学见地以观诗者。”
(3).各级各类学校。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师范》:“故师范学校立而羣学之基悉定。”
《国语辞典》:女校  拼音:nǚ xiào
专收女性学生的学校。
《國語辭典》:校舍  拼音:xiào shè
学校的房舍。《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序》:「其后复为功臣子孙、四姓末属别立校舍,搜选高能以受其业。」
《國語辭典》:造句  拼音:zào jù
以一个特定字词为基础,缀成完整的句子。
《國語辭典》:杂费(雜費)  拼音:zá fèi
主要开销之外的零碎费用。如:「学杂费」、「这个月买东买西的,花了不少杂费。」
《國語辭典》:总务(總務)  拼音:zǒng wù
1.总管事务。《旧唐书。卷一一。代宗本纪》:「虽西汉以二府分理,东京以三公总务。」
2.机关学校中负责文书庶务、财产管理等行政事务的单位。
3.负责总管事务的人。如:「他在学校当总务。」
《漢語大詞典》:散学(散學)
放学。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府职掌纪略:“读书官人,有年少贪睡者,散学时,人叫不起,遂锁在内。”红楼梦第八四回:“你今儿怎么这早晚才散学?”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学校既然不必按时上课,其余的时间我们还得想几件事情来消磨,到下午三点才能散学。”
私塾。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便是家里有个孩子,从散学里下了学,也得朝着佛爷作那个揖。”指私立学校。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三:“他们租了一间租界外的旧公馆在开散学。”
《國語辭典》:毕业(畢業)  拼音:bì yè
1.在学校或训练班修完全部的课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五回:「(关良)等在那医学堂毕业出来,不知那里混了两年,跑到这里来,要开个药房。」也作「卒业」。
2.篮球规则中,五次犯满,戏称为「毕业」。如:「球赛还没结束,对方的三个主将已有两个毕业了。」
《分类字锦》:习乐(习乐)
礼记仲春之月仲丁又命乐正入学习乐
分类: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