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门馆(門館)  拼音:mén guǎn
1.门客所住的地方。《文选。沈约。冬节后至丞相第诣世子车中诗》:「廉公失权势,门馆有虚盈。」唐。杜荀鹤 下第投所知诗:「拟离门馆东归去,又恐重来事转疏。」
2.家塾。元。乔吉《金钱记》第二折:「小生自离了此间,又早二年,如今在一个大财主家做门馆。」
3.嫔妃的居处或内寝。《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边让传》:「旦垂精于万机兮,夕回辇于门馆。」
《漢語大詞典》:学房(學房)
学塾的俗称。旧时私人设立的学堂。红楼梦第八四回:“ 贾政 道:‘你带了家来了,还是在学房里呢?’ 宝玉 道:‘在学房里呢。’” 萧红 《牛车上》:“跑到南村的学房见了学房的先生……我说:‘是外头人来的信,请先生看看。’”
《國語辭典》:教条(教條)  拼音:jiào tiáo
1.教令、法规。唐。韩愈 许国公神道碑铭:「公之为治,严不为烦,止除害本,不多教条,与人必信。」
2.宗教上要求信徒服从遵守的条文。
3.只凭信仰,不加思考、求證,使人盲目接受的立论。
《國語辭典》:乡学(鄉學)  拼音:xiāng xué
乡里中的学校。
《國語辭典》:书会(書會)  拼音:shū huì
1.宋、元时小说、戏曲作者与艺人共同组织的团体。《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一二出》:「真字能抄掌记,更压著御京书会。」《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当日推出这和尚来,一个书会先生看见,就法场上做了一只曲儿,唤做南乡子。」
2.乡村学塾。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三教外地》:「都城内外,自有文武两学,宗学、京学、县学之外,其馀乡校、家塾、舍馆、书会,每一里巷须一二所。弦诵之声,往往相闻。」
3.书法同好组成的团体。如:「今年书会要办展览,请大家要及早准备作品。」
《國語辭典》:训蒙(訓蒙)  拼音:xùn méng
教导刚入学的人或幼童。语本《书经。伊训》:「臣下不匡其刑墨,具训于蒙士。」唐。孔颖达。正义:「蒙,谓蒙稚卑小之称。」
《漢語大詞典》:宗塾
教育宗室子弟的学塾。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九:“恭逢皇上六旬万寿,率土臚欢,普天同庆。 端履 宗塾秋课以‘一人有庆’为题,令作五言排律。”
《漢語大詞典》:南北宅
宋 代皇室子弟的学塾,有南北两处,故称。宋史·职官志五:“ 咸平 初,遂命诸王府官,分兼南北宅教授。南宫者, 太祖 太宗 诸王之子孙处之,所谓睦亲宅也。”
《漢語大詞典》:训蒙师(訓蒙師)
旧称学塾的启蒙老师。也叫塾师。 明 李贽 《豫约·感慨平生》:“幼时不必言,从训蒙师时又不必言。”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谳狱引律同而不同:“其对面有楼翼然,一年少女子适俯窗下窥,训蒙师仰首见之。”
《漢語大詞典》:训塾(訓塾)
训蒙的学塾。 明 姜绍书 韵石斋笔谈·宋砚:“询其所自,皆由古寺中得之,或见于乡村训塾。”
分類:学塾
《国语辞典》:幼学琼林(幼学琼林)  拼音:yòu xué qióng lín
书名。旧日学塾所用的一种启蒙书,编缀辞章上习用的故实,为有韵的俪语,以便记诵。简称为「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