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42,分103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作孝
修孝
忘孝
孝乌
孝情
名孝
孝睦
重孝
孝祀
出孝
廉孝
孝熙
孝笋
终孝
孝性
《漢語大詞典》:作孝
犹言带孝。北齐书·神武娄后传:“后未崩,有童謡曰:‘九龙母死不作孝。’及后崩, 武成 不改服,緋袍如故……帝於昆季次实九,盖其徵验也。”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吏部主事 高筠 母丧,亲戚为举哀, 筠 曰:‘我不能作孝。’”
分類:带孝
《漢語大詞典》:修孝
实行孝道。韩非子·八说:“修孝寡欲如 曾 、 史 , 曾 、 史 不战攻,则国何利焉?”
《韵府拾遗 效韵》:忘孝
礼记祭义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故君子顷步而弗敢忘孝也
《漢語大詞典》:孝乌(孝烏)
古人以为乌鸦幼雏长大后,能衔食哺养其母,故称“孝乌”。 宋 吴淑 事类赋·鸟兽:“伊莫黑之孝乌,实至阳之纯精。” 明 唐顺之 《朝谒长陵》诗:“寝园驯象守,松柏孝乌翔。”
《漢語大詞典》:孝情
孝顺父母的诚心。战国策·齐策四:“ 北宫 之女 婴儿子 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於孝情者也。” 鲍彪 注:“情,犹诚。”
《韵府拾遗 效韵》:名孝
唐书裴敬彝传曾祖子通隋开皇中以太中大夫居母丧哭丧明有白鸟巢家越兄弟八人皆为名孝诏表门阙世谓义门裴氏
《漢語大詞典》:孝睦
孝顺长辈,敦睦亲属。旧唐书·裴向传:“内外支属百餘人, 向 所得俸禄,必同其费,及领外任,亦挈而随之。有孤惸疾苦不能自恤, 向 尤周给。至今称其孝睦焉。”宋史·孝义传·姚宗明:“当 庆历 初,有司以 姚氏 十世同居闻于朝, 仁宗 詔復其家……自 庆历 以后又五十餘年,而其家孝睦不替。”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元年:“ 抱朴 母 陈氏 ,少通经义,以孝睦称。”
《國語辭典》:重孝  拼音:zhòng xiào
最重的孝服,在直系亲属的丧礼时所穿。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妻也!……也是宿世缘,将重孝不披轻孝来穿。」《儒林外史》第六回:「赵氏穿著重孝,出来拜谢。」
分類:丧服
《漢語大詞典》:孝祀
祭祀,享祭。《诗·小雅·楚茨》:“苾芬孝祀,神嗜饮食。” 郑玄 笺:“女之以孝敬享祀也。” 马瑞辰 通释:“尔雅·释詁:‘享,孝也。’享训为孝,故享祀亦谓之孝祀……《笺》谓‘以孝敬享祀’,失之。” 明 宋濂 《金华张氏先祀记》:“则俾三族之嗣人轮掌其租入,以供孝祀燕私之事。”
分類:祭祀享祭
《漢語大詞典》:出孝
既葬后除丧。孝,居丧之谓。《新唐书·韦挺传》:“既葬,隣伍会集,相与酣醉,名曰出孝。”
分類:除丧居丧
《漢語大詞典》:廉孝
即孝廉。 汉 时由郡国荐举孝廉,贡送朝廷。文选·班固〈西都赋〉:“总礼官之甲科,羣百郡之廉孝。” 吕向 注:“言聚甲科孝廉之人列于禁卫。”
《漢語大詞典》:孝熙
谓孝德光明盛美。《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八·汉安世房中歌》:“大矣孝熙,四极爰轃。”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隋太庙歌:“孝熙严祖,师象敬宗,惟皇肃事,有来雝雝。” 宋 秦观 《代贺兴龙节表》:“昭哉嗣服,纘六圣之洪休;大矣孝熙,备三宫之至养。”《宋史·乐志七》:“舞具八佾,乐备六成。大矣孝熙,厉意专精。”
《漢語大詞典》:孝笋(孝筍)
亦作“ 孝笋 ”。 三国志·吴志·孙晧传“司空 孟仁 ( 孟宗 )卒” 裴松之 注引《楚国先贤传》:“ 宗 母嗜笋,冬节将至。时笋尚未生, 宗 入竹林哀嘆,而笋为之出,得以供母,皆以为至孝之所致感。”后因以“孝笋”为称颂孝子之典。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君亲惟一,臣子惟寧。忠泉出井,孝笋生庭。” 清 钮琇 觚賸续编·志贞姑妙霓诗:“组训功为慈云积,滫瀡心唯孝笋知。”
分類:称颂孝子
《韵府拾遗 效韵》:终孝(终孝)
裴子野志略散骑常侍袁瑜荐会稽郭道事继母至孝家贫产子忧不能字谓其妻曰伤慈以终孝吾无恨也遂瘗之
《漢語大詞典》:孝性
孝顺的德性。南史·臧严传:“ 严 字 彦威 ,幼有孝性,居父忧以毁闻。孤贫勤学,行止书卷不离手。”新唐书·孝友传·张琇:“ 买得 孝性天至,宜赐矜宥。”
分類:孝顺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