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8,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孤存
保存
遗生
满天飞
物质
齐量
灭除
只立
记持
全息
群族
俨存
潜在
外围
比价
《漢語大詞典》:孤存
孤单地存在。 唐 韩愈 《祭十二郎文》:“维我皇祖,有孙八人,惟兄与我,后死孤存。”
分類:孤单存在
《國語辭典》:保存  拼音:bǎo cún
保管收存,使事物、性质、意义、作风等继续维持下去,不受损害或发生变化。《南史。卷二六。袁湛传》:「自念负罪私门,阶荣望绝,保存性命,以为幸甚,不谓叨窃宠灵,一至于此。」
《漢語大詞典》:遗生(遺生)
(1).忘却自我的存在。庄子·达生:“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 成玄英 疏:“故弃世事则形逸而不劳,遗生涯则神凝而不损也。”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忘欢而后乐足,遗生而后身存。”
(2).捐躯;献身。吕氏春秋·士节:“二曰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 高诱 注:“惟意所在,不必生也,故曰遗生也。” 晋 陶潜 《读史述九章·程杵》诗:“遗生良难,士为知己,望义如归,允伊二子。”泛指去世。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六:“ 谦 怪语曰:‘何不进耶?’对曰:‘遗生已久,无宜干突。’始悟是鬼。”
(3).馀生;残留的生命。《宋书·周朗传》:“自华夷争杀,戎夏竞威,破国则积尸竟邑,屠将则覆军满野,海内遗生,盖不餘半。”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淄水:“昔 齐懿公 游 申池 , 邴歜 、 阎职 二人害公於竹中,今池无復髣髴,然水侧尚有小小竹木,以时遗生也。”
《國語辭典》:满天飞(滿天飛)  拼音:mǎn tiān fēi
比喻四处传扬或无所不在。如:「动乱时代,人心惶惶,谣言满天飞。」《儒林外史》第二三回:「若说做官,只怕纱帽满天飞,飞到他头上,还有人摭了他的去哩!」
《國語辭典》:物质(物質)  拼音:wù zhí
具有质量,占有空间的实体,称为「物质」。
《漢語大詞典》:齐量(齊量)
标准的度量。周礼·春官·典同“凡为乐器,以十有二律为之数度,以十有二声为之度量” 汉 郑玄 注:“齐量,侈弇之所容。” 孙诒让 正义:“钟之侈弇,亦以十二律所容之齐量算之。”
分類:标准度量
《漢語大詞典》:灭除(滅除)
消除,使不存在。史记·外戚世家褚少孙论:“丈夫当时富贵,百恶灭除,光耀荣华,贫贱之时,何足累之哉!” 唐 白居易 《郡斋暇日忆庐山草堂》诗:“灭除残梦想,换尽旧心肠。” 元 李寿卿《度柳翠》第一折:“为亡灵灭除灾障,佛座前虔诚供养。”
《國語辭典》:只立(隻立)  拼音:zhī lì
孤立。《三国志。卷四二。蜀书。郤正传》:「少以父死母嫁,单茕只立。」《宋书。卷九三。隐逸传。陶潜传》:「嗟余寡陋,瞻望靡及。顾惭华鬓,负景只立。」
《漢語大詞典》:记持(記持)
犹言记存在心。神僧传·鉴空:“少小苦贫,虽勤於学,而寡记持。”景德传灯录·惟俨和尚:“更有一般底,只向纸背山记持言语,多被经论惑。” 明 袁宏道 《与汪观察书》:“今兄声华日整,德位俱高, 东林 莲漏之约,犹记持否?”
分類:存在
《漢語大詞典》:全息
反映物体在空间存在时的整个情况的全部信息。
《漢語大詞典》:群族
1.指生存在一起的同类。 唐 刘长卿 《山鸜鹆歌》:“朝去秋田啄残粟,暮入寒林啸羣族。”
2.聚居。 清 恽敬 《释蟪蛄》:“蟪蛄大如幺贝,身羽,足深緑色,羣族菅茅中。”
《漢語大詞典》:俨存(儼存)
很分明地保存、存在。 清 钱学伦 《语新》卷上:“春秋虽高,幽閒贞静,儼存大家风范。” 李大钊 《再论问题与主义》:“还有方在待晓的一个希望,犹尚俨存。” 夏衍 《写方生重于写未死》:“可是他们‘灵魂深处’,却依然还俨存着一个难攻不落的‘小资产阶级的王国。’”
《國語辭典》:潜在(潛在)  拼音:qián zài
潜藏于内在。如:「潜在力量」。
《國語辭典》:外围(外圍)  拼音:wài wéi
1.围绕于某事物中心而存在的外层或外部区域。《后汉书。卷七一。皇甫嵩朱俊列传。朱俊》:「贼今外围周固,内营逼急。」《红楼梦》第五五回:「秋纹回头见了平儿,笑道:『你又在这里充什么外围的防护。』」
2.指圆状物外圈的周长。《宋史。卷七六。律历志九》:「阳经双环:外围二丈三尺二寸八分。」
《國語辭典》:比价(比價)  拼音:bǐ jià
1.不同商品价格的比率。
2.当发包工程、器材、货物或变卖产业时,比较承包人或买主所提出的书面价格。如:「公家购物,一定要先比价,然后挑其中价钱较低的。」
3.等价,价值相当。唐。畅璀 良玉比君子赋:「彼其良玉,焜焜煌煌,莹若既兼缜密,灿乎其有文章,积千金而比价,掩十城以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