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687,分11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典故(续上)
五月渡泸
断鹤两翅
谢墩名字
二十四友
题字
反复字
字茕孤(又作:泛毓字孤)
三接恩
信美
瓜字初分
焚稿
何郎傅粉
风病辞
云散风流
俸钱散
典故
五月渡泸
 
渡泸

相关人物
诸葛亮(字孔明)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
「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曰:……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南朝宋·裴松之注:「《汉书地理志》曰:泸惟水出牂牁郡句町县。」

例句

苏卿持节终还汉,葛相行师自渡泸。 贾岛 巴兴作

典故
断鹤两翅
 
相关人物
颜延之(字延年)

参考典故
铩羽


《昭明文选》卷二十一南朝宋·颜延年(延之)《五君?五首·嵇中散》
「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唐·李善注引:「《淮南子》曰:『飞鸟铩羽。』许慎曰:『铩,残羽也』。」

例句

鸾凤有铩翮,先儒曾抱麟。 杜甫 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

振此铩翮,扇之腾翻。 裴潾 前相国赞皇公早葺平泉山居暂还憩旋起赴诏命作镇浙右辄抒怀赋四言诗十四首奉寄之十三

断鹤两翅鸣何哀,絷骥四足气空横。 韩愈 寒食日出游

捐躯辰在丁,铩翮时方蜡。 韩愈 县斋有怀

典故
墩犹姓谢
 
谢墩名字


《宋诗钞·临川诗钞》
我名公字偶相同,我屋公墩在眼中。公去我来墩属我,不应敦姓尚随公。
《全宋诗》卷五百四十一〈王安石四·谢公墩〉~6497~
走马白下门,投鞭谢公墩。昔人不可见,故物尚或存。问樵樵不知,问牧牧不言。摩挲苍苔石,点检屐齿痕。想此絓长樯,想此倚短辕。想此玩云月,狼籍盘与樽。井径亦已没,漫然禾黍村。摧藏羊昙骨,放浪李白魂。亦已同山丘,缅怀莳兰荪。小草戏陈迹,甘棠咏遗恩。万事付鬼箓,耻荣何足论。天机自开阖,人理孰畔援。公色无惧喜,傥知祸福根。涕泪对桓伊,暮年无乃昏。
典故 
相关人物
刘琨(字越石)
 
欧阳建
 
石崇
 
陆机
 
陆云


《晋书》卷六十二〈刘琨列传〉~679~
刘琨字越石,中山魏昌人,汉中山靖王胜之后也。祖迈,有经国之才,为相国参军、散骑常侍。父蕃,清高冲俭,位至光禄大夫。琨少得俊朗之目,与范阳祖纳俱以雄豪著名。年二十六,为司隶从事。时征虏将军石崇河南金谷涧中有别庐,冠绝时辈,引致宾客,日以赋诗。琨预其间,文咏颇为当时所许。秘书监贾谧参管朝政,京师人士无不倾心。石崇、欧阳建、陆机、陆云之徒,并以文才降节事谧,琨兄弟亦在其间,号曰「二十四友」。

例句

珍重昔年金谷友,共来泉际话幽魂。 李玖 四丈夫同赋

嗣世衰微谁肯忧,二十四友日日空追游。 韦应物 金谷园歌

典故
凡客题凤
     
题门
  
题凤在门

相关人物
吕安
 
嵇喜
 
嵇康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简傲〉~769~
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安后来,值康不在,喜出户延之,不入。题门上作「凤」字而去。喜不觉,犹以为欣,故作。「凤」字,凡鸟也。
《太平广记》卷二百三十五〈交友·嵇康〉~800~
嵇康素与吕安友,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安来,值康不在。兄喜出迎,安不前。题门上作「凤」字而去,喜不悟。康至云:「凤凡鸟也。」

简释

凡鸟:喻庸才。唐张九龄《杂诗》之二:“凡鸟已相噪,凤凰安得知。”


例句

凡鸟已相噪,凤皇安得知。 张九龄 杂诗五首

谒客唯题凤,偷儿欲觇毡。 李端 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

郁抑不自言,凡鸟何由知。 李群玉 别狄佩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王维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粉壁已沉题凤字,酒垆犹记姓黄人。 胡宿 感旧

丞相幕中题凤人,文章心事每相亲。 钱起 过张成侍御宅

忽看童子扫花处,始愧夕郎题凤来。 钱起 酬赵给事相寻不遇留赠

闻莺忽相访,题凤久裴回。 陈子昂 酬田逸人游岩见寻不遇题隐居里壁

典故
反复字

相关人物
葛洪


《抱朴子》卷五十〈外篇·自叙〉~652~
洪者,君之第三子也。生晚,为二亲所娇饶,不早见督以书史。年十有三,而慈父见背,夙失庭训,饥塞困瘁,躬执耕穑,承星履草,密勿畴袭。又累遭兵火,先人典籍荡尽,农隙之暇无所读。乃负笈徒步行借,又卒于一家,少得全部之书。益破功日伐薪卖之,以给纸笔,就营田园处,以柴火写书。坐此之故,不得早涉艺文。常乏纸,每所写,反覆有字,人鲜能读书也。

例句

莫惊反掌字,当取葛洪规。 李峤

典故
字茕孤
 
泛毓字孤

相关人物
泛毓


《昭明文选》卷四十南朝梁·任彦升(昉)《奏弹刘整》
「泛毓字孤,家无常子。」唐·李善注引王隐《晋书》曰:「泛毓字稚春,济北人也,敦睦九族,青士号其家,儿无常母,衣无常主也。」
《晋书》卷九十一《泛毓传》
泛毓字稚春,济北卢人也。奕世儒素,敦睦九族,客居青州,逮毓七世,时人号其家「儿无常父,衣无常主」。毓少履高操,安贫有志业。父终,居于墓所三十馀载,至晦朔,躬扫坟垄,循行封树,还家则不出门庭。或荐之武帝,召补南阳王文学、秘书郎、太傅参军,并不就。

例句

泛毓字孤,郗鉴吐哺。 李瀚 蒙求

遥知为吏去,有术字茕孤。 李频 送台州唐兴陈明府

典故
三接恩
   
三顾隆中
 
答三顾
  
蜀主思孔明
 
访葛侯

相关人物
刘备
 
孔明
 
诸葛亮(字孔明)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94~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99~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閒,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昭明文选》卷三十七〈表上·出师表〉~672~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閒,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唐·李善注引《汉晋春秋》曰:「诸葛亮家于南阳之邓县。」《荆州图副》曰:「邓城旧县西南一里,隔沔有诸葛亮宅,是刘备三顾处。」

简释

三顾:咏帝王爱才求贤。唐杜甫《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例句

赤墀高崱屴,一见如三顾。 储光羲 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

乏才叨八使,徇禄非三顾。 元晦 越亭二十韵

得主劳三顾,惊人肯再鸣。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

忆昔南阳顾草庐,便乘雷电捧乘舆。 李山甫 代孔明哭先主

蜀主思孔明,晋家望安石。 李白 赠友人三首之三

百年明素志,三顾起新恩。 杜牧 川守大夫刘公早岁寓居敦行里有题壁十韵今之置第乃获旧居洛下大僚因有唱和叹咏不足辄献此诗

南阳三顾地,幸偶价千金。 杨衡 冬夜举公房送崔秀才归南阳

授钺虚三顾,持衡旷万机。 武元衡 西亭题壁寄中书李相公

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 汪遵 南阳

茆室承三顾,花源接九重。 沈佺期 陪幸韦嗣立山庄

誓将雄略酬三顾,岂惮征蛮七纵劳。 胡曾 泸水

帝幄期松子,臣庐访葛侯。 苏颋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应制

典故
信美
 
非吾土

相关人物
王粲(字仲宣)


《昭明文选》卷十一〈赋己·游览·登楼赋〉~489~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丘。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例句

此地非吾土,闲留又一年。 李频 秋夜山中思归送友人

故园汉上林,信美非吾土。 杜牧 题池州弄水亭

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 杜甫 成都府

危楼送远目,信美奈乡情。 牛征 登越王楼即事

典故
分瓜
  
破瓜年


晋·孙绰《情人诗》
碧玉破瓜时,相为情颠倒。感郎不羞赧,回身就郎抱。(据)《艺文类聚》卷四十三引

例句

桂形浅拂梁家黛,瓜字初分碧玉年。 李群玉 醉后赠冯姬

犹怜最小分瓜日,奈许迎春得藕时。 段成式 戏高侍御七首

典故 
荧草

相关人物
羊祜(字叔子)
 
谢弘微


《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祜历职二朝,任典枢要,政事损益,皆咨访焉,势利之求,无所关与。其嘉谋谠议,皆焚其草,故世莫闻。凡所进达,人皆不知所由。或谓祜慎密太过者,祜曰:「是何言欤!夫入则造膝,出则诡辞,君臣不密之诫,吾惟惧其不及。不能举贤取异,岂得不愧知人之难哉!且拜爵公朝,谢恩私门,吾所不取。」
《宋书》卷五十八《谢弘微传》
六年,东宫始建,领中庶子,又寻加侍中。弘微志在素宦,畏忌权宠,固让不拜,乃听解中庶子。每有献替及论时事,必手书焚草,人莫之知。上以弘微能营膳羞,尝就求食。弘微与亲故经营,既进之后,亲人问上所御,弘微不答,别以馀语酬之,时人比汉世孔光。

例句

藏弓身已退,焚稿事难闻。 刘长卿 秋日夏口涉汉阳献李相公

对客默焚稿,何人知谏书。 杨巨源 和卢谏议朝回书情即事寄两省阁老兼呈二起居谏院诸院长

焚草淹轻秩,藏书厌旧编。 权德舆 和张秘监阁老献岁过蒋大拾遗因呈两省诸公并见示

护衣直夜南宫静,焚草清时左掖深。 权德舆 奉和韦谏议奉送水部家兄上后书情寄诸兄弟仍通简南宫亲旧并呈两省阁老院长

幸因焚草暇,书札访沉冥。 权德舆 送陆拾遗祗召赴行在

典故
何郎傅粉
  
何郎
 
何郎面
  
傅粉何郎
 
傅粉疏狂
  
傅粉郎君
 
姓何应解傅
 
汤饼试何郎
 
汤饼试平叔
 
汤饼赐都尉
 
热承汗
 
疑粉
  
试汤饼

相关人物
何晏(字平叔)
 
曹睿(魏明帝)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容止〉~608~
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南朝梁·刘孝标注引《魏略》曰:「晏性自喜,动静粉帛不去手,行步顾影。」
《三国志》卷九〈魏书·曹真·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桓范〉~608~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曰:「晏性自喜,动静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
《太平御览》卷一百五十四〈皇亲部二十·驸马〉~88~
晋·裴启《语林》曰:「何晏字平叔,以主婿拜驸马都尉,美姿仪,帝每疑其傅粉,后夏月赐以汤饼,大汗出,以朱衣自拭之,尤皎然。」

简释

何郎:称赞青年男子貌美,或指情郎或驸马。唐李贺《同沈驸马赋得御沟水》:“幸因流浪处,暂得见何郎。”


例句

汤饼赐都尉,寒冰颁上才。 刘禹锡 翠微寺有感

何郎独在无恩泽,不似当初傅粉时。 刘禹锡 题于家公主旧宅

平叔正堪汤饼试,风流不合问年颜。 方干 赠山阴崔明府

郎若姓何应解傅,女能窥宋不劳施。 罗隐

熏香荀令偏怜少,傅粉何郎不解愁。 李端 赠郭驸马之一

幸因流浪处,暂得见何郎。 李贺 同沈驸马赋得御沟水

香传贾娘手,粉离何郎面。 杨巨源 独不见

何郎载酒别贤侯,更吐歌珠宴庾楼。 卢邺 和李尚书命妓钱崔侍御

典故
风病辞

相关人物
姜肱(字伯淮)


《后汉书》卷五十三《姜肱传》
桓帝乃下彭城使画工图其形状。肱卧于幽闇,以被韬面,言患眩疾,不欲出风。工竟不得见之。……乃私告其友曰:「吾以虚获实,遂藉声价。明明在上,犹当固其本志,况今政在阉竖,夫何为哉!」乃隐身遁命,远浮海滨。

例句

耻以风病辞,胡然泊湘岸。 杜甫 舟中苦热遣怀奉呈阳中丞通简台省诸公

典故
云散风流
  
风流云雨散

相关人物
王粲(字仲宣)


《昭明文选》卷二十三〈诗丙·赠答一·赠蔡子笃诗〉~02~
翼翼飞鸾,载飞载东。云徂,言戾旧邦。舫舟翩翩,以溯大江。蔚矣荒涂,时行靡通。慨我怀慕,君子所同。悠悠世路,乱离多阻。济岱江行,邈焉异处。风流云散,一别如雨。人生实难,愿其弗与。瞻望遐路,允企伊伫。烈烈冬日,肃肃凄风。潜鳞在渊,归雁载轩。苟非鸿雕,孰能飞翻?虽则追慕,予思罔宣。瞻望东路,惨怆增叹。率彼江流,爰逝靡期。君子信誓,不迁于时。及子同寮,生死固之。何以赠行?言授斯诗。中心孔悼,涕泪涟洏。嗟尔君子,如何勿思!唐·李善注引《鹦鹉赋》曰:何今日以雨绝。陈琳檄吴将校曰:雨绝于天。然诸人同有此言,未详其始。
典故
俸钱散

相关人物
黄香(字文彊)


《后汉书》卷八十上〈文苑列传·黄香〉~265~
延平元年,迁魏郡太守。郡旧有内外园田,常与人分种,收谷岁数千斛。香曰:「田令『商者不农』,王制『仕者不耕』,伐冰食禄之人,不与百姓争利。」乃悉以赋人,课令耕种。时被水年饥,乃分奉禄及所得赏赐班赡贫者,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荒民获全。

例句

俸钱时散士子尽,府库不为骄豪虚。 杜甫 惜别行送刘仆射判官

《漢語大詞典》:铩翮(鎩翮)
犹铩羽。 晋 左思 《蜀都赋》:“鸟鎩翮,兽废足。” 唐 刘禹锡 《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因令属和重以自述故是成六十二韵》:“鎩翮重叠伤,兢魂再三褫。” 宋 欧阳修 《述怀》诗:“鎩翮追羣翔,孤唳惊众听。” 明 吾丘瑞 《运甓记·诸贤渡江》:“豹虎劘牙,鵷鸞鎩翮,胸怀技痒难禁。”
《漢語大詞典》:二十四友
指 晋惠帝 时以文才而屈节出入于秘书监 贾谧 之门的 石崇 、 欧阳建 、 陆机 、 陆云 、 刘琨 、 左思 、 潘岳 等二十四人。晋书·阎缵传:“世俗浅薄,士无廉节, 贾謐 小儿,恃宠恣睢,而浅中弱植之徒,更相翕习,故世号为 鲁公 二十四友。” 唐 韦应物 《金谷园歌》:“嗣世衰微谁肯忧,二十四友日日空追游。”参阅晋书·贾充传
《漢語大詞典》:金谷友
指富有才华之至友。 唐 李玖 《四丈夫同赋》诗:“珍重昔年 金谷 友,共来泉际话幽魂。”参见“ 二十四友 ”。
《漢語大詞典》:二十四友
指 晋惠帝 时以文才而屈节出入于秘书监 贾谧 之门的 石崇 、 欧阳建 、 陆机 、 陆云 、 刘琨 、 左思 、 潘岳 等二十四人。晋书·阎缵传:“世俗浅薄,士无廉节, 贾謐 小儿,恃宠恣睢,而浅中弱植之徒,更相翕习,故世号为 鲁公 二十四友。” 唐 韦应物 《金谷园歌》:“嗣世衰微谁肯忧,二十四友日日空追游。”参阅晋书·贾充传
《漢語大詞典》:凡鸟(凡鳥)
(1).普通的鸟。 汉 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褻之者固以为园囿之凡鸟,外廐之下乘也。” 宋 曾巩 《鸿雁》诗:“性殊凡鸟自知时,飞不乱行聊渐陆。”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赋鹤》:“全不学凡鸟奔驰日夜劳,也不受人世弓和缴。他是守清虚,爱寂寥。” 郭沫若 《女神·凤凰涅槃》:“凤又舞,凰又唱,一群的凡鸟,自天外来观葬。”
(2).“凤”的拆字。借指庸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 嵇康 与 吕安 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 安 后来,值 康 不在, 喜 出户延之,不入。题门上作‘凤’字而去。 喜 不觉,犹以为忻。故作‘凤’字,凡鸟也。”按,说文:“凤,神鸟也……从鸟,凡声。”拆开来就是“凡鸟”。这是 吕安 对 嵇喜 的讽刺。 喜 , 康 兄。 唐 王维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诗:“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3).隐指“凤”字。《红楼梦》第五回:“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國語辭典》:吕安题凤(呂安題鳳)  拼音:lǚ ān tí fèng
吕安访嵇康不遇,却碰见俗不可耐的嵇喜,因此只在门上题了「凤」字便离去。因凤字可拆为凡鸟,用以讥笑嵇喜凡庸。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后比喻造访不遇。明。许自昌《水浒记》第一八折:「须知子猷访戴步蹁跹,谁知吕安题凤惜留连?」
分類:造访不遇
《漢語大詞典》:题凡鸟
犹题凤。 唐 王维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诗:“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参见“ 题凤 ”。
《國語辭典》:题凤(題鳳)  拼音:tí fèng
晋代吕安在嵇喜门上题「凤」字的故事,「凤」字拆解为凡鸟,意指嵇喜乃凡俗之士,不可相善。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
分類:访友
《國語辭典》:题字(題字)  拼音:tí zì
1.在书画、器物上写字。一般具有纪念或标示作用。如:「同学们在毕业照背面题字留念。」唐。卢照邻〈悲昔游〉:「题字于扶风之柱,系马于骊山之松。」
2.书画、器物上的署名或题款。如:「这幅画上的题字娟秀脱俗。」宋。梅尧臣〈得曾巩秀才所附滁州欧阳永叔书答意〉诗:「袖衔藤纸书,题字远已认。」
《國語辭典》:题凤(題鳳)  拼音:tí fèng
晋代吕安在嵇喜门上题「凤」字的故事,「凤」字拆解为凡鸟,意指嵇喜乃凡俗之士,不可相善。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
分類:访友
《漢語大詞典》:三顾(三顧)
(1).指 汉 末 刘备 三次往 隆中 访聘 诸葛亮 。 宋 陈亮 《酌古论·诸葛孔明下》:“雍容草庐,三顾后起。” 清 魏源 《定军山武侯祠》诗:“三顾起 南阳 ,六出来 渭 岸。”
(2).泛指一再顾访或诚意邀请。 唐 沈佺期 《陪幸韦嗣立山庄》诗:“茆室承三顾,花源接九重。”参见“ 三顾草庐 ”。
《漢語大詞典》:三顾草庐(三顧草廬)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 刘备 往访 诸葛亮 ,凡三往,乃见。后 诸葛亮 上 后主 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諮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以“三顾草芦”比喻对贤才的诚心邀请。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一折:“我住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刘绍棠 《小荷才露尖尖角》:“你算是河边巧遇 姜子牙 ,不必三顾茅庐请 诸葛 了。”
《國語辭典》:三顾茅庐(三顧茅廬)  拼音:sān gù máo lú
汉末刘备往访诸葛亮,凡三次,才得见。见《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后用以比喻敬贤之礼或诚心邀请。南朝梁。徐陵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黄石兵法,宁可再逢,三顾茅庐,无由两遇。」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我住著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也作「茅庐三顾」、「草庐三顾」、「三顾草庐」。
《漢語大詞典》:三顾草庐(三顧草廬)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 刘备 往访 诸葛亮 ,凡三往,乃见。后 诸葛亮 上 后主 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諮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以“三顾草芦”比喻对贤才的诚心邀请。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一折:“我住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刘绍棠 《小荷才露尖尖角》:“你算是河边巧遇 姜子牙 ,不必三顾茅庐请 诸葛 了。”
《國語辭典》:草庐三顾(草廬三顧)  拼音:cǎo lú sān gù
比喻帝王礼贤下士,或比喻诚心邀请。参见「三顾茅庐」条。《晋书。卷九二。庾阐传》:「夷吾相桓,汉登萧张;草庐三顾,臭若兰芳。」
《國語辭典》:瓜字初分  拼音:guā zì chū fēn
瓜字在隶书及南北朝魏碑体中,可拆成二个八字,隐有二八一十六的意思,故以此比喻女子十六岁。唐。李群玉 醉后赠冯姬诗:「桂形浅拂梁家黛,瓜字初分碧玉年。」
《國語辭典》:破瓜  拼音:pò guā
1.比喻女子十六岁。因瓜字在隶书及南北朝的魏碑体中,可拆成二个八字,二八一十六,故当时人以「破瓜」表示女子芳龄。《乐府诗集。卷四五。清商曲辞二。宋。汝南王。碧玉歌三首之一》:「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正当它破瓜初,二八芳年。」
2.女子初次与人性交。《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那杜十娘自十三岁破瓜,今一十九岁,七年之内,不知历过了多少公子王孙。」
《漢語大詞典》:焚稿
(1).犹焚草。烧掉底稿。旧唐书·高士廉传:“ 士廉 既任遇益隆,多所表奏,成輒焚稿,人莫知之。”宋史·张庭坚传:“ 庭坚 言论深切,退輒焚稿。”参见“ 焚草 ”。
(2).焚烧诗文手稿。红楼梦第九七回回目:“ 林黛玉 焚稿断痴情, 薛寳釵 出闺成大礼。”
《國語辭典》:焚草  拼音:fén cǎo
1.章奏缮就,焚去草稿。古名臣以示谨密。《南史。卷二○。谢弘微传》:「每献替及陈事,必手书,焚草,人莫之知。」
2.烧草。唐。李华〈衢州龙兴寺故律师体公碑〉:「焚草为香,采花为供,年十有五,琼章鹤姿。」
《漢語大詞典》:何郎粉
即傅粉 何郎 。 三国 魏 何晏 性自喜,好修饰,平日粉白不去手。因以“何郎粉”借指年轻俊美的男子。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 张郎 倘得相亲傍,乍相逢厌见 何郎 粉,看邂逅偷将 韩寿 香。”亦省作“ 何粉 ”。 明 王骥德 《男王后》第三折:“嫂嫂,你本琼岛仙郎,错做金宫艷质,如今幸亲 何 粉,敢惜 韩 香?”参见“ 何郎 ”。
《漢語大詞典》:何郎
(1). 三国 魏 驸马 何晏 仪容俊美,平日喜修饰,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人称“傅粉 何郎 ”。后即以“何郎”称喜欢修饰或面目姣好的青年男子。见世说新语·容止三国志·魏志·曹爽传 裴松之 注引《魏略》。 唐 宋璟 《梅花赋》:“儼如傅粉,是谓 何郎 。” 唐 许浑 《夏日戏题郭别驾东堂》诗:“犹恐 何郎 热,冰生白玉盘。”
(2).借作驸马的美称。 唐 刘禹锡 《题于家公主旧宅》诗:“ 何郎 独在无恩泽,不似当初傅粉时。”
(3).指 南朝 梁 诗人 何逊 。 何逊 青年时即以文学著称,为当时名流所称道。 唐 李商隐 《漫成》诗之三:“雾夕咏芙蕖, 何郎 得意初。” 宋 刘克庄 《沁园春·维扬作》词:“甚都无人诵, 何郎 诗句,也无人报,书记平安。” 明 高启 《梅花》诗之一:“自去 何郎 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4).借指才高的年轻男子。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七折:“ 何郎 俊才调凌云, 谢女 艳容华濯露。”
《國語辭典》:傅粉  拼音:fù fěn
在脸上抹粉。《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广川惠王刘越传》:「前画工画望卿舍,望卿袒裼傅粉其傍。」《儒林外史》第三四回:「这两人,面如傅粉,唇若涂朱,举止风流,芳兰竟体。」
分類:傅粉搽粉
《國語辭典》:傅粉郎  拼音:fù fěn láng
美男子。参见「傅粉何郎」条。
《國語辭典》:傅粉何郎  拼音:fù fěn hé láng
三国时何晏脸色白净,魏明帝以为他抹粉。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后用以称美男子。唐。李端〈赠郭驸马〉诗:「熏香荀令偏怜少,傅粉何郎不解愁。」
《國語辭典》:粉郎  拼音:fěn láng
美男子。多指所爱的男子。元。无氏名〈喜春来。梦回酒醒〉曲:「玉人低唤粉郎呵,休睡波,良夜苦无多。」
分類:何晏仪容
《國語辭典》:风流云散(風流雲散)  拼音:fēng liú yún sàn
风吹云散,踪迹全无。比喻人生的离别。《文选。王粲。赠蔡子笃诗》:「风流云散,一别如雨。」《红楼梦》第一○六回:「众姐妹风流云散,一日少似一日。」也作「风流雨散」、「云散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