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孔雀  拼音:kǒng què
动物名。鸟纲鹑鸡目雉科。形略似雉,体长三尺馀,翼短小,雄者特壮丽,尾有长羽,能开张作扇状,极美观,为著名观赏鸟,产于热带。也称为「凤友」。
《漢語大詞典》:孔雀屏
(1).指 窦毅 招婿终得 唐高祖 李渊 事。新唐书·后妃传上·昭成窦皇后:“﹝ 竇毅 ﹞常谓主曰:‘此女有奇相,且识不凡,何可妄与人?’因画二孔雀屏间,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射者閲数十,皆不合。 高祖 最后射,中各一目,遂归於帝。”后以为择婿之典。 明 沈受先《三元记·招婿》:“不用屏中图孔雀,管教仙子近嫦娥。”
(2).绘有孔雀的屏风。 元 张昱 《醉题》诗:“清霄酒压杨花梦,细雨鐙深孔雀屏。”
《漢語大詞典》:孔雀扇
用孔雀尾制作的长柄大扇。椭圆形,径约三尺,柄长丈余,为宫廷仪仗用品。清史稿·舆服志四:“世子仪卫,吾仗四,立瓜四,卧瓜二,骨朵二。红罗四龙曲柄盖一。红罗绣四季花伞一,红罗销金瑞草伞二,红罗绣四季花扇二,青罗绣孔雀扇二。”
《漢語大詞典》:孔雀翎
孔雀的尾羽。 清 代装饰在官帽上,以表示品级。《清会典·礼部四·冠服》:“孔雀翎,翎端三圆文者,贝子戴之。二圆文者,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駙戴之。一圆文者,内大臣,一、二、三、四等侍卫,前锋护军各统领、参领、前锋侍卫,诸王府长史、散骑郎、一等护卫均得戴之。翎根并缀蓝翎。” 清 赵翼 《王将军拔栅歌》:“天子非常赐颜色,小校超迁十二级;擢官游击阶将军,孔雀修翎长一尺。” 清 李德庵 等《夷艘入寇记》:“时, 琦善 已罢大学士,夺孔雀翎,而 怡良 復奏呈 英 夷 香港 伪示,语极狂悖,于是上益震怒,籍 琦善 家产,锁逮来京。”
《國語辭典》:孔雀石  拼音:kǒng què shí
成分为水合碳酸铜,呈翠绿或草绿色。主要产于含铜硫化物矿床的氧化带,是原生含铜矿物氧化后形成的表生矿物,炼铜的次要原料。块大色美的孔雀石可以用于琢磨各种装饰品,粉末用于制作颜料。也称为「石绿」。
《分类字锦》:织孔雀毛(织孔雀毛)
齐书文惠太子传善制珍玩之物织孔雀毛为裘光彩金翠过于雉头矣
分类:
《国语辞典》:孔雀开屏(孔雀开屏)  拼音:kǒng què kāi píng
雄性孔雀,尾有长羽,能张开成扇状,有翠绿斑纹,非常美丽,藉以吸引异性。
《国语辞典》:孔雀王朝  拼音:kǒng què wáng cháo
古印度旃陀罗及多于西元前三一七年所建立的王朝。他赶走外族部队,统一印度北部,建立一个专制集权国家。传至阿育王,完成统一大业。死后,帝国便逐渐衰亡。
《国语辞典》:屏开金孔雀(屏开金孔雀)  拼音:píng kāi jīn kǒng què
比喻挑选女婿。参见「雀屏中选」条。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六出:「屏开金孔雀,围春昼。」
《国语辞典》: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  拼音:kǒng què dōng nán fēi
诗名。古乐府诗,作者不详。叙述焦仲卿因其妻不能容于母亲而逼其仳离,终致双双殉情的悲哀故事。以诗中首句而得名。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为我国长篇叙事诗杰作。
《国语辞典》:小实孔雀豆(小实孔雀豆)  拼音:xiǎo shí kǒng què dòu
植物名。豆科孔雀豆属,乔木。二回羽状复叶,羽片三至四对,小叶六至九对,椭圆形,对生,总叶柄及羽片柄均呈淡褐色以至深褐色,叶背面粉白。花成总状花序,花金黄色。荚果,开裂时二裂瓣作螺旋状缠绕卷曲。种子近圆形,两面凸形,似心形,橙红色而有光泽,俗称为「相思豆」。
《分类字锦》:东南孔雀(东南孔雀)
李白 东南孔雀何处栖,庐江小吏仲卿妻。
分类:夫妇
《分类字锦》:屏画孔雀(屏画孔雀)
唐书后妃传高祖太穆皇后窦氏父毅在周为上柱国尚武帝姊襄阳长公主毅常谓主曰此女有奇相且识不凡何可妄与人因尽二孔雀屏间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射者阅数十皆不合高祖最后射中各一目遂归于帝
《漢語大詞典》:屏间孔雀(屏間孔雀)
指 唐 代 窦毅 画二孔雀于屏间,能射中其目者则择为婿的故事。见新唐书·后妃传上·太穆窦皇后。 明 高明 《琵琶记·奉旨招婿》:“屏间孔雀人难中,幕里红丝谁敢牵。”
《分类字锦》:裙裁孔雀
丁六娘 十索诗 裙裁孔雀罗,红绿相参对。
分类:纱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