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乞子
(1).求子嗣。三国志·魏志·曹爽传“著述凡数十篇” 裴松之 注引 晋 皇甫谧 列女传:“ 爽 从弟 文叔 ,妻 譙郡 夏侯文寧 之女,名 令女 。 文叔 早死,服闋,自以年少无子,恐家必嫁己,乃断髮以为信…… 司马宣王 闻而嘉之,听使乞子字养,为 曹氏 后,名显于世。” 晋 周处 《风土记》:“便拜而乞愿:乞富、乞寿、乞子。惟得乞一,不得兼求。”
(2).求乞的人。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明 之末世,五遭倾覆。一命之士,文学之儒,无不建义旗以抗仇敌者。下至贩夫乞子,儿童走卒,执志不屈,而仰药剚刃以死者,不可胜计也。”
(3).詈词。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四年:“ 知训 尝召兄弟饮。 知誥 不至, 知训 怒曰:‘乞子不欲酒,欲剑乎!’”
《國語辭典》:夺嫡(奪嫡)  拼音:duó dí
以庶子身分夺取嫡长子的继嗣地位。《晋书。卷六五。王导传》:「初,帝爱琅邪王裒,将有夺嫡之议,以问导。」也作「夺适」。
《漢語大詞典》:乏嗣
缺乏子嗣。旧唐书·穆宁传:“ 寧 以长子属母弟曰:‘惟尔所适,苟不乏嗣,吾无累矣。’”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七篇:“﹝ 吴承恩 ﹞为有 明 一代 淮郡 诗人之冠,而贫老乏嗣,遗稿多散佚。”
分類:缺乏子嗣
《漢語大詞典》:贤息(賢息)
对他人子嗣的敬称。 宋 王安石 《枢密使张昪嫡母追封德国太夫人刘氏可追封许国太夫人制》:“以有贤息,掌予机密。” 宋 洪适 《同寮祭吕母文》:“某等定交,贤息并游莲府,登堂之拜未遂,就木之计已闻。”
《國語辭典》:广嗣(廣嗣)  拼音:guǎng sì
子孙众多。《后汉书。卷三○下。郎顗传》:「方今之福,莫若广嗣,广嗣之术,可不深思?」
《國語辭典》:孤嗣  拼音:gū sì
孤单的子嗣。《文选。曹植。王仲宣诔》:「翩翩孤嗣,号恸崩摧。」
《漢語大詞典》:微胤
卑贱的子嗣。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巴郡太守太山但望》:“幸有微胤,乞以代之。”
分類:卑贱子嗣
《國語辭典》:艰子(艱子)  拼音:jiān zǐ
生不出儿子。《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此人向来艰子,后行取到吏部,在北京纳宠,连生三子,科第不绝。」
《國語辭典》:有子万事足(有子萬事足)  拼音:yǒu zǐ wàn shì zú
有孩子的人诸事均感满足。如:「他一回到家,儿女就争著趋前撒娇,真是有子万事足。」
《漢語大詞典》:枝嗣
旁支的子嗣。晋书·吕隆载记:“陛下往运神略,开建西夏,德被苍生,威振遐裔。枝嗣不臧,迭相篡弑。”
分類:旁支子嗣
《漢語大詞典》:凶嗣
凶恶的子嗣。后汉书·梁统传论:“况乃倾侧孽臣,传宠凶嗣,以至破家伤国,而岂徒然哉!”
分類:凶恶子嗣
《国语辞典》:借腹生子  拼音:jiè fù shēng zǐ
旧时不孕夫妻借助代孕者怀孕,婴孩产下后交予委托者作为子嗣抚养。产后,孕母与所生子女在法律上不具母子关系。
《国语辞典》:延寿添嗣(延寿添嗣)  拼音:yán shòu tiān sì
延长寿命,增加子嗣。如:「张家喜欢大行布施,斋僧供佛,为的是替他家的老爷延寿添嗣。」
《国语辞典》:螽斯之庆(螽斯之庆)  拼音:zhōng sī zhī qìng
颂扬子嗣繁盛的喜事。宋。刘克庄〈转对劄子〉:「陛下春秋鼎盛,螽斯之庆未艾,椒聊之实必蕃。」
《国语辞典》:螽斯之徵  拼音:zhōng sī zhī zhēng
比喻子嗣繁盛的徵兆。《三国志。卷二四。魏书。高柔传》:「如此,则螽斯之徵,可庶而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