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连婚(連婚)
通婚,连姻。 句道兴 本搜神记:“ 雍州 刺史 梁元纬 以帝连婚。”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公直》:“既连婚国相,父子崇赫。” 清 蒲松龄 《八月为毕载老覆颜山赵启》:“向日连婚,遂成画阁金兰好;他年长姒,犹是周亲姊妹行。”
分類:通婚
《國語辭典》:联婚(聯婚)  拼音:lián hūn
两个家族中因有人结婚而形成关系。也作「连婚」。
《國語辭典》:冥婚  拼音:míng hūn
俗称人鬼通婚为「冥婚」。《旧唐书。卷九二。萧至忠传》:「韦庶人又为亡弟赠汝南王洵与至忠亡女为冥婚合葬,及韦氏败,至忠发墓,持其女柩归,人以此讥之。」也称为「幽婚」。
分類:男女婚姻
《漢語大詞典》:迎婚
犹迎娶。《东周列国志》第十三回:“ 鲁庄公 集羣臣商议,为 齐 迎婚之事。”
分類:迎娶
《國語辭典》:幽婚  拼音:yōu hūn
俗称人鬼通婚为「幽婚」。晋。干宝《搜神记》卷一六:「温休者,盖幽婚也。其兆先彰矣。」也称为「冥婚」。
《國語辭典》:二婚  拼音:èr hūn
再婚。《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他也是续弦了,原对老身说,不拘头婚二婚,只要人才出众。」
《漢語大詞典》:婚娅(婚婭)
指有婚姻关系的亲戚。新唐书·顾彦朗传:“ 建 素有吞噬心,以 彦朗 与婚婭,久未忍。”新唐书·儒学传中·柳冲:“ 山东 之人质,故尚婚婭,其信可与也……及其弊,则尚婚婭者先外族,后本宗。”
分類:婚姻亲戚
《漢語大詞典》:婚戚
有婚姻关系的亲戚。《宋书·后妃传·王藻》:“清官显宦,或由才升,一叨婚戚,咸成恩假。”
分類:婚姻亲戚
《國語辭典》:婚阀(婚閥)  拼音:hūn fá
与显贵人家缔结婚姻。《旧唐书。卷一五一。王锷传》:「锷附太原王翃为从子,以婚阀自炫。」
分類:婚姻门第
《漢語大詞典》:别婚
另娶。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五:“﹝ 李频 ﹞遗其糟糠,别婚士族。”
《國語辭典》:订婚(訂婚)  拼音:dìng hūn
在结婚仪式前,双方所举办的订定婚约仪式,是民间由来已久的习俗,不具任何的法律效力。也称为「过定」、「文定」。
《韵府拾遗 元韵》:士婚
宋书礼志太常丞孙诜议以为聘币之典损益惟义历代行事取制士婚魏书高祖纪太和十七年九月诏曰厮养之户不得与士民婚
《漢語大詞典》:交婚
通婚,联姻。《公羊传·僖公元年》“ 楚 人伐 郑 ” 汉 何休 注:“ 楚 称人者,为 僖公 讳与夷狄交婚,故进使若中国,又明嫁娶当慕贤者。”魏书·序纪·昭成帝:“秋七月, 慕容元真 遣使奉聘,求交婚,帝许之。”
《漢語大詞典》:头婚(頭婚)
旧谓童男或童女同他人结婚。 清 李渔 《奈何天·软诓》:“当初许他的时节,并不曾查访根由,只説他是头婚正娶。”
《国语辞典》:宝石婚(宝石婚)  拼音:bǎo shí hūn
西洋习俗称结婚四十五周年为「宝石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