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小帖儿(小帖儿)  拼音:xiǎo tiě ér
旧式婚礼习俗在男女双方议亲之后,用红色全帖写上双方的生辰八字互换,此帖称为「小帖儿」。
《国语辞典》:开门封儿(开门封儿)  拼音:kāi mén fēng ér
近代传统婚礼习俗之一,有大开门、小开门两种。男方至女家迎娶时,女方家人向男家索取的靴帽等礼物或金钱。收受开门封儿后,始让新娘上轿出嫁。《通俗常言疏證。妇女。开门封儿》引《金陵杂志》:「江北之俗,女家苛索男家,必索开门封儿,否则不发轿也。」
《国语辞典》:集团结婚(集团结婚)  拼音:jí tuán jié hūn
集合多对即将完婚的新人,同时举行婚礼。
《国语辞典》:结婚进行曲(结婚进行曲)  拼音:jié hūn jìn xíng qǔ
指在婚礼上新人进、出场时所演奏的进行曲。在西方的婚礼上常用的结婚进行曲有华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中的〈婚礼合唱〉,以及孟德尔颂的《仲夏夜之梦》中的〈结婚进行曲〉。
《国语辞典》:一女不吃两家茶(一女不吃两家茶)  拼音:yī nǚ bù chī liǎng jiā chá
一个女子不能许配给两家。旧时订婚礼上,男方须送茶叶给女方,所以女子许配人家,称为「吃茶」。《醒世恒言。卷五。大树坡义虎送亲》:「爹把孩子从小许配勤家,一女不吃两家茶。」
《国语辞典》:网路婚礼(网路婚礼)  拼音:wǎng lù hūn lǐ
将实况在网路上直接播放的婚礼方式。
《国语辞典》:喝交杯  拼音:hē jiāo bēi
婚礼中,新郎、新娘两人交杯共酌。参见「合卺」条。
《国语辞典》:扁簪  拼音:biǎn zān
一种略呈扁形的发簪。如:「她头上别了一个扁簪。」《清稗类钞。礼制类。大婚礼节》:「仍戴双喜如意,加添扁簪富贵绒花,戴朝珠,乃就合卺宴。」
《国语辞典》:宝轿(宝轿)  拼音:bǎo jiào
旧式婚礼中,供新娘乘坐的轿子。也称为「喜轿」。
《漢語大詞典》:子孙饽饽(子孫餑餑)
旧时婚礼仪式中给新娘、新郎做的饽饽。旧时以为新婚夫妇食后可多子多孙。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进门便放下金盏银臺,行交杯合卺礼。接着扣铜盆,吃了孙餑餑,放捧盒,挑长寿麵;吃完了,便搭衣襟,倒宝瓶,对坐成双,金钱撒帐。但觉洞房中欢声满耳,喜气扬眉。” 爱新觉罗·溥仪 《我的前半生》第三章六:“行过‘合卺礼’,吃过了‘子孙饽饽’,进入这间一片暗红色的屋子里。”
《漢語大詞典》:走袋
旧俗婚礼时,新郎新娘踏过铺在地上的长串麻袋,以象征传宗接代。袋与代谐音。《新民晚报》1988.7.8:“‘揭盖’后喝‘交杯酒’,随后,司仪 陈教授 又喝:‘走袋!’”
《国语辞典》:柯驾(柯驾)  拼音:kē jià
笺帖中的用语。称婚礼中的媒人。
《国语辞典》:老姏  拼音:lǎo mán
旧俗婚礼中搀扶新娘的人。也作「老蛮」。
《国语辞典》:乾宅  拼音:qián zhái
旧时传统习惯,是以乾坤代表男女,故在婚礼上称男家为「乾宅」。
《国语辞典》:八卦米筛(八卦米筛)  拼音:bā guà mǐ shāi
婚礼习俗中,悬挂在迎亲礼车上面,绘有八卦图样的米筛,用以驱魔避邪。此说源自民间桃花女斗周公传说,元杂剧《桃花女破法嫁周公》正以此为题材。如:「都什么时代了,还在流行八卦米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