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63,分65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典故(续上)
狐假虎威(又作:狐威假白额)
胡威
胡威绢
细柳威
雷霆威
刘孝威
南威
清白传家
陶武威
王商止讹
威凤
威弧
匈奴俯伏
顼冥收威
悬旌
典故 
狐威假白额

相关人物
江一


《战国策》卷十四〈楚策一·荆宣王问群臣〉~482~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一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简释

狐假虎威:喻依仗别人的威势恐吓他人。元方回《梅雨大水》:“狐假虎威饶此辈,鼠穿牛角念吾民。”


例句

虎威狐更假,隼击鸟逾喧。 李商隐 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

狐威假白额,枭啸得黄昏。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

典故
胡威
 
胡家清白

相关人物
胡质
 
胡威

参考典故
问绢


《三国志》卷二十七《魏书·胡质传》
「子威嗣。六年,诏书褒述质清行,赐其家钱谷。」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晋阳秋》曰:「威字伯武。少有志尚,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馀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疋,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馀,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馀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

例句

双溪泊船处,候吏拜胡威。 权德舆 送卢评事婺州省觐

荀氏风流远,胡家清白齐。 皇甫冉 送李万州赴饶州觐省

不拟优游同陆贾,已回清白遗胡威。 许浑 贺少师相公致政

镜中鸾影胡威去,剑外花归卫玠还。 许浑 送段觉之西蜀结婚

典故 
相关人物
胡威
 
胡质


《三国志》卷二十七《魏书·胡广传》
「子威嗣。六年,诏书褒述质清行,赐其家钱谷。语在徐邈传。威,咸熙中官至徐州刺史。」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晋阳秋》:「威字伯虎。少有志尚,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中十馀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疋。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馀,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

例句

采兰度汉水,问绢过荆州。 岑参 送陶铣弃举荆南觐省

君怀一匹胡威绢,争拭酬恩泪得乾。 李商隐 送郑大台文南觐

独揽还珠美,宁唯问绢情。 钱起 送李四擢第归觐省

典故
营门柳
 
亚夫垒
  
亚夫细柳营
 
儿战将军
 
太尉营
 
如儿戏
 
应夫营
 
柳作赢
  
棘门戏
 
棘门灞上
  
汉将儿战
 
汉将营
 
灞上儿战
 
细柳威
  
细柳旧营
 
细柳豪雄
 
细柳军
 
赢伴将军

相关人物
周亚夫
 
徐厉


《史记》卷五十七《绛侯周勃世家》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冑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月馀,三军皆罢。乃拜亚夫为中尉。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细柳仓在雍州咸阳县西南二十里也。」

简释

如儿戏:指军纪松散、衰败之师、唐杜牧《感怀诗一首》:“凶门爪牙辈,穰穰如儿戏。”

细柳营:咏治军有方、军容整肃。唐王维《观猎》:“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例句

柳营无事诣莲宫,步步犹疑是梦中。 令狐楚 游义兴寺寄上李逢吉相公

回来看觅莺飞处,即是将军细柳营。 刘商 行营送人

风流近接平津阁,气色高含细柳营。 吴融 太保中书令军前新楼

细柳旧营犹锁月,祁连新冢已封苔。 吴融 彭门用兵后经汴路三首

棠梨宫里瞻龙衮,细柳营前著豹裘。 崔峒 送冯八将军奏事毕归滑台幕府

天子旌旗过细柳,匈奴运数尽枯杨。 崔融 从军行

密雪曙连葱岭道,青松夜起柳营风。 方干 王将军

犹恐犬戎临虏塞,柳营时把阵图看。 施肩吾 赠边将

云泉日日长松寺,丝管年年细柳营。 李咸用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李商隐 二月二日

芙蓉王俭府,杨柳亚夫营。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

问绢莲花府,扬旗细柳营。 李嘉祐 奉酬路五郎中院长新除工部员外见简

棠梨宫里瞻龙衮,细柳营前著豹裘。 李嘉祐 送马将军奏事毕归滑州使幕

前军细柳北,后骑甘泉东。 李白 上之回

细柳开营揖天子,始知灞上为婴孩。 李白 司马将军歌

上宰调梅寄,元戎细柳威。 李义 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军大总管张仁亶

灞水楼船渡,营门细柳开。 李贺 送秦光禄北征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杜审言 春日京中有怀

凶门爪牙辈,穰穰如儿戏。 杜牧 感怀诗一首

未闻细柳散金甲,肠断秦川流浊泾。 杜甫 即事

箭入昭阳殿,笳吟细柳营。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

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 杜甫 春远

只嗟蒿里月,非复柳营春。 权德舆 哭刘四尚书

棘门乃儿戏,从古多其人。 权德舆 细柳驿

细柳肃军令,条侯信殊伦。 权德舆 细柳驿

笛怨柳营烟漠漠,云愁江馆雨萧萧。 武元衡 送张六谏议归朝

隋家堤上已成尘,汉将营边不复春。 段成式 折杨柳七首

亚夫营畔柳濛濛,隋主堤边四路通。 汪遵(一作遒) 杨柳

未尽交河虏,犹屯细柳兵。 清江 早发陕州途中赠严秘书

说剑尝宗漆园吏,戒严应笑棘门军。 独孤及 得柳员外书封寄近诗书中兼报新主行营兵马因代书戏答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王维 观猎

校猎长杨苑,屯军细柳营。 卢纶 皇帝感词

群鹤栖莲府,诸戎拜柳营。 卢纶 送从叔程归西川幕

二月春风何处好,亚夫营畔柳青青。 罗隐 送前南昌崔令替任映摄新城县(一作崔合映替任)

独上层城倚危槛,柳营春尽马嘶闲。 羊士谔 春望

亚夫高垒静,充国大田秋。 羊士谔 送张郎中副使自南省赴凤翔府幕

起衔轩后敕,醉别亚夫营。 贯休 送卢舍人朝觐

已见氛清细柳营,莫更春歌落梅曲。 贺朝 从军行

长杨跨武骑,细柳接戎轩。 郑愔 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军大总管张仁亶

归觐屡经槐里月,出师常笑棘门军。 钱起 送马员外拜官觐省

莲花幕下悲风起,细柳营边晓月临。 灵一 哭卫尚书

秋郊细柳道,走马一夕还。 韦应物 寄畅当

亚夫重过柳营门,路指岷峨隔暮云。 高骈 赴西川途经虢县作

细柳连营石堑牢,平安狼火赤星高。 鲍溶 赠李黯将军

典故
雷霆威

相关人物
贾山


《汉书》卷五十一《贾山传》
「孝文时,言治乱之道,借秦为谕,名曰《至言》。其辞曰:『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今人主之威,非特雷霆也;势重,非特万钧也。』」唐·颜师古注:「霆,疾雷也。」「特,独也。」

例句

蜂虿终怀毒,雷霆可震威。 杜甫 遣愤

典故
刘孝威

相关人物
刘孝威


《梁书》卷四十一《刘潜传》
「刘潜字孝仪,秘书监孝绰弟也。幼孤,与兄弟相励勤学,并工属文。孝绰常曰『三笔六诗』,三即孝仪,六孝威也。」「第六弟孝威,初为安北晋安王法曹,转主簿,以母忧去职。服阕,除太子洗马,累迁中舍人,庶子,率更令,并掌管记。大同九年,白雀集东宫,孝威上颂,其辞甚美。」

例句

征南官属似君稀,才子当今刘孝威。 韩翃 送刘评事赴广州使幕

典故
相关人物
南威


《战国策》卷二十三〈魏策二·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846~
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酒酣,请鲁君举觞。鲁君兴,避席择言曰:「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敖燔炙,和调五味而进之,桓公食之而饱,至旦不觉,曰:『后世必有以味亡其国者。』晋文公得南之威,三日不听朝,遂推南之威而远之,曰:「后世必有以色亡其国者。」楚王登强台而望崩山,左江而右湖,以临彷徨,其乐忘死,遂盟强台而弗登,曰:「后世必有以高台陂池亡其国者。」今主君之尊,仪狄之酒也;主君之味,易牙之调也;左白台而右闾须,南威之美也。
《昭明文选》卷三十四、三国魏·曹子建(植)《七启》
「南威为之解颜,西施为之巧笑。」唐·李善注引《战国策》:「晋文公得南威,三日不听朝。遂推而远之曰:后世必有以色亡其国者。」

例句

南威病不起,西子老兼至。 罗隐 庭花

美人尽如月,南威莫能匹。 聂夷中 公子行

典故
清白传家

相关人物
胡威


《三国志》卷二十七〈魏书·胡质传〉~743~
威,咸熙中官至徐州刺史,有殊绩,历三郡守,所在有名。卒于安定。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晋阳秋》曰:「威字伯虎。少有志尚,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中十馀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疋,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馀,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
典故
陶武威

相关人物
陶侃
 
陶舆


《晋书》卷六十六《陶侃传》附《陶舆传》
臻弟舆,果烈善战,以功累迁武威将军。……自是每战辄克,贼望见舆军,相谓曰:「避陶武威。」无敢当者。

例句

上客钟大理,主人陶武威。 韩翃 送卢大理赵侍御祭东岳兼寄孟兖州

典故
王商止讹

相关人物
王商(字子威)


《汉书》卷八十二〈王商史丹傅喜列传·王商〉~3370~
元帝崩,成帝即位,甚敬重商,徙为左将军。而帝元舅大司马大将军王凤颛权,行多骄僭。商论议不能平凤,凤知之,亦疏商。建始三年秋,京师民无故相惊,言大水至,百姓奔走相蹂躏,老弱号呼,长安中大乱。天子亲御前殿,召公卿议。大将军凤以为太后与上及后宫可御船,令吏民上长安城以避水。群臣皆从凤议。左将军商独曰:「自古无道之国,水犹不冒城郭。今政治和平,世无兵革,上下相安,何因当有大水一日暴至?此必讹言也,不宜令上城,重惊百姓。」上乃止。有顷,长安中稍定,问之,果讹言。上于是美壮商之固守,数称其议。而凤大惭,自恨失言。

例句

桓谭非谶,王商止讹。 李瀚 蒙求

典故

《汉书》卷八〈宣帝纪〉~259~
神爵元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诏曰:「朕承宗庙,战战栗栗,惟万事统,未烛厥理。乃元康四年嘉谷玄稷降于郡国,神爵仍集,金芝九茎产于函德殿铜池中,九真献奇兽,南郡获白虎威凤为宝。晋·晋灼注:「凤之有威仪者也,与《尚书》『凤皇来仪』同意。」

例句

众芳信妍媚,威凤难栖止。 刘禹锡 令釜相公见示赠竹二十韵仍命继和

天生众禽各有类,威凤文章在仁义。 刘禹锡 飞鸢操

威凤高其翔,长鲸吞九洲。 杜甫 晦日寻崔戢李封

典故 
星弧射狼


《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
「厕下一星,曰天矢。矢黄则吉;青、白、黑,凶。其西有句曲九星,三处罗:一曰天旗,二曰天苑,三曰九游。其东有大星曰狼。狼角变色,多盗贼。下有四星曰弧,直狼。」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弧九星,在狼东南,天之弓也。以伐叛怀远,又主备贼盗之知奸邪者。弧矢向狼动移,多盗;明大变色,亦如之。矢不直狼,又多盗;引满,则天下尽兵也。」晋·晋灼注:「有狼、孤之星也。」
《汉书》卷八十七上〈 扬雄列传上〉~3536~
河东赋以劝,其辞曰:「伊年暮春,将瘗后土,礼灵祇,谒汾阴于东郊,因兹以勒崇垂鸿,发祥隤祉,钦若神明者,盛哉铄乎,越不可载已!于是命群臣,齐法服,整灵舆,乃抚翠凤之驾,六先景之乘,掉星之流旃,彏天狼之威弧。张耀日之玄旄,扬左纛,被云梢。奋电鞭,骖雷辎,鸣洪钟,建五旗。羲和司日,颜伦奉舆,风发飙拂,神腾鬼趡;千乘霆乱,万骑屈桥,嘻嘻旭旭,天地稠。簸丘跳峦,涌渭跃泾秦神下詟,蹠魂负沴;河灵矍踢,华蹈衰。遂臻阴宫,穆穆肃肃,蹲蹲如也」。晋·晋灼注:「有狼、弧之星也。」

例句

应须日驭西巡狩,不假星弧北射狼。 杜牧 奉和白相公圣德和平致兹休运岁终功就合咏盛明呈上三相公长句四韵

威弧不能弦,自尔无宁岁。 杜甫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

典故
匈奴俯伏

相关人物
王商(字子威)


《汉书》卷八十二《王商传》
「代匡衡为丞相,益封千户,天子甚尊任之。为人多质有威重,长八尺馀,身体鸿大,容貌甚过绝人。河平四年,单于来朝,引见白虎殿。丞相商坐未央廷中,单于前,拜谒商。商起,离席与言,单于仰视商貌,大畏之,迁延却退。天子闻而叹曰:『此真汉相矣!』」

例句

匈奴遥俯伏,汉相俨簪裾。 王维 上张令公

典故
顼冥收威

相关人物
玄冥
 
颛顼


《礼记注疏》卷十七〈月令〉~340~
「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旦七星中,其日壬癸。其其帝颛顼,其神玄冥。」东汉·郑玄注:「此黑精之君水官之臣。」
《春秋左传·昭公十八年》
「禳火于玄冥回禄。」晋·杜预注:「玄冥,水神。」
《淮南子》卷三《天文训》
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玄冥,执权而治冬。

例句

电光䃸磹赪目䁔,顼冥收威避玄根。 韩愈 陆军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

典故
相关人物
楚威王


《战国策》卷十四《楚策一》
楚王曰:「……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今君欲一天下,安诸侯,存危国,寡人谨奉社稷以从。」

例句

将心感知己,万里寄悬旌。 岑参 送郭仆射节制剑南

壮心看舞剑,别绪应悬旌。 崔日用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杜牧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窜逐宦湘浦,摇心剧悬旌。 柳宗元 游石角过小岭至长乌村

常时望连茹,今日剧悬旌。 权德舆 奉酬张监阁老雪后过中书见赠加两韵简南省僚旧

泪闻横吹落,心逐去旌悬。 钱起 奉送户部李郎中充晋国副节度出塞

《國語辭典》:狐假虎威  拼音:hú jiǎ hǔ wēi
狐狸与老虎同行,借老虎的威风吓走百兽,却使老虎误信百兽乃畏狐狸而走。见《战国策。楚策一》。后比喻凭恃有权者的威势恐吓他人、作威作福。《警世通言。卷三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居中的人还要扣些谢礼,他把中人就自看做一半债主,狐假虎威,需索不休。」《文明小史》第三○回:「这些人只要等到署了个缺,得了个差使,就狐假虎威的发作起来了。」也作「狐虎之威」、「狐藉虎威」、「虎威狐假」。
《漢語大詞典》:问绢(問絹)
三国志·魏志·胡质传“ 威 , 咸熙 中官至 徐州 刺史”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 威 字 伯虎 ,少有志尚,厉操清白。 质 之为 荆州 也, 威 自京都省之……临辞, 质 赐绢一疋,为道路粮。 威 跪曰:‘大人清白,不审於何得此绢?’ 质 曰:‘是吾俸禄之餘,故以为汝粮耳。’”后遂用“问绢”作为人清慎之典。亦以咏归觐省亲。 唐 杜甫 《送窦九归成都》诗:“读书 云阁观 ,问绢 锦官城 。” 仇兆鳌 注:“ 竇九 恐是 成都 竇少尹 之子,故用问绢事,时盖以省覲归 成都 耶。” 唐 钱起 《送李四擢第归觐省》诗:“独揽还珠美,寧唯问绢情。”
分類:为人
《漢語大詞典》:胡威绢(胡威絹)
晋 胡威 少有志向,厉操清白。父 质 为 荆州 刺史, 威 往省。告归, 质 赐绢一匹, 威 跪曰:“大人清白,不审於何得此绢?” 质 曰:“是俸禄之餘,故以为汝道路粮耳。” 威 始受之。见三国志·魏志·胡威传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晋书·胡威传。后以“胡威绢”为父子以清廉互励的典实。 唐 李商隐 《送郑大台文南觐》诗:“君怀一匹 胡威 绢,争拭酬恩泪得乾。” 唐 李商隐 《为柳珪谢京兆公启》之二:“虽才非 张载 ,未刊 剑阁 之铭;而志慕 胡威 ,敢问 荆州 之绢。”
《漢語大詞典》:亚夫营(亞夫營)
汉 将 周亚夫 驻军 细柳 (今 陕西省 咸阳市 西南 渭河 北),防御 匈奴 ,营中戒备森严。 文帝 亲来劳军亦不得入,及至以天子名义下诏令,始开营门。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后因以“ 亚夫 营”称戒备森严的军营。 唐 杜甫 《春远》诗:“故乡归不得,地入 亚夫 营。”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誓师》:“不怕烟尘四面生,江头尚有 亚夫 营。”
《國語辭典》:柳营(柳營)  拼音:liǔ yíng
1.军营。参见「细柳营」条。唐。卢纶 送从叔归西川幕诗:「群鹤栖莲府,诸戎拜柳营。」唐。施肩吾 赠边将诗:「犹恐犬戎临虏塞,柳营时把阵图看。」
2.地名。隶属台南市柳营区。四周与东山区、下营区、六甲区、新营区为邻。清康熙时,漳、泉两州即有移民来此开发。有纵贯铁路及公路经过。
《漢語大詞典》:棘门军(棘門軍)
汉书·周亚夫传载: 汉文帝 时, 匈奴 入侵。以 刘礼 屯兵 霸上 , 徐厉 屯兵 棘门 , 周亚夫 屯兵 细柳 ,以备胡。 文帝 亲自劳军,到 霸上 、 棘门 军,皆直驰而入;到 细柳 军, 周亚夫 军容整饬,以军礼相见。 文帝 感慨地称赞 周亚夫 :“此真将军矣!乡者 霸上 、 棘门 如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后因以“棘门军”称纪律松弛的军队。 唐 钱起 《送马员外拜官觐省》诗:“归覲屡经 槐里 月,出师常笑 棘门 军。” 唐 独孤及 《得柳员外书戏答》诗:“説剑常宗 漆园 吏,戒严应笑 棘门 军。”
《國語辭典》:细柳营(細柳營)  拼音:xì liǔ yíng
汉代周亚夫为将军时,屯兵于细柳,军纪森严,天子欲入军营,亦须依军令行事。见《史记。卷五七。绛侯周勃世家》。后以细柳营比喻模范军营或泛指一般军营。唐。王维 观猎诗:「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五出:「纷纷将士愿移家,细柳营中起暮笳。」也称为「柳营」。
《國語辭典》:南威  拼音:nán wēi
1.人名。春秋时晋国的美女。晋文公得之,三日不上朝,遂推而远之。见《战国策。魏策二》。后用以代称美女。《文选。曹植。七启》:「南威为之解颜,西施为之巧笑。」《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盖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论其淑媛。」也称为「南之威」。
2.橄榄的别名。参见「橄榄」条。
3.形容南方气候的炎热。《文选。曹植。苦热行》:「赤阪横西阻,火山赫南威。身热头且痛,鸟墯魂来归。」
《國語辭典》:威凤(威鳳)  拼音:wēi fèng
1.凤有威仪,故称为「威凤」。《宋书。卷二八。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获威凤。」
2.比喻难得的人才。
分類:瑞鸟威仪
《漢語大詞典》:威弧
星官名。即弧矢。汉书·扬雄传上:“掉犇星之流旃,彏天狼之威弧。” 汉 张衡 《思玄赋》:“弯威弧之拨剌兮,射 嶓冢 之封狼。” 明 刘基 《起夜来》诗:“威弧歷落连天狼,两旗欲动风不扬。”参见“ 弧矢 ”。
《漢語大詞典》:弧矢
(1).弓箭。《易·繫辞下》:“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上封 泰山 ,进次 滎阳 旃然河 上,见黑龙,命弧矢射之,矢发龙潜藏。”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五年:“初,帝御弧矢,以弦激致目眚,至是始愈。”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董如彪》:“汝欲食羊豕,我偏以汝饲虎狼,遽喝下马,夺其弧矢。”
(2).谓武功。 明 杨一清 《甘凉道中书事感怀》诗:“弧矢威天下,雷霆震域中。” 清 昭梿 啸亭杂录·不忘本:“上尝曰:‘ 周 家以稼穡开基,我国家以弧矢定天下,又何可一日废武?’”
(3).指兵事,战乱。 唐 杜甫 《草堂》诗:“弧矢暗江海,难为游五湖。” 元 高文秀《渑池会》楔子:“奉命离京出帝都,驱驰鞍马又当途。只因玉璧亲临 赵 ,弧矢之间显丈夫。”
(4).古代国君世子生,以桑弧蓬矢射天地四方,期其有志于远大。后因以“弧矢”喻生男孩。亦指男子当从小立大志。礼记·内则:“国君世子生……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 南朝 宋 鲍照 《征北世子诞育上疏》:“弧矢夙陈,珪璋攸覿。” 宋 陆游 《鹅湖夜坐书怀》诗:“士生始堕地,弧矢志四方。” 明 吾丘瑞 《运甓记·剪发延宾》:“弧矢怀樽俎,嘆铜驼荆棘,干戈旁午,英雄困尘土。”
(5).古星名。又名天弓。属井宿。简称弧。共九星,在天狼星东南,八星如弓形,外一星象矢,分属于大犬、南船两星座。 唐 卢仝 《月蚀诗》:“弧矢引满反射人,天狼呀啄明煌煌。” 清 陈梦雷 《拟古十九首·明月何皎皎》诗:“天狼耀其精,弧矢不敢张。”
(6).古数学名词。谓弓形的运算及其应用。 明 徐渭 《函三馆记》:“乃其举世界之中之外之诸有,至於竭 恒 沙之数而不可殫,即 隶首 復兴,弧矢勾股操其法……亦日且不给矣。”《四库全书总目·天文算法类二·弧矢算术》:“弧矢之法,始於 元 郭守敬 《授时歷草》,其有《弧背求矢草》,立天元一为矢云云…… 明 唐顺之 谓为步日躔月离源头,作《弧矢论》以示 顾应祥 , 应祥 遂演为是书。”
(7).指弓形。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若更於大方之外,增四弧矢,如周礼衍羡之法,以证围径真旨,而方田少广诸章,其餘事耳。”
(8).或指弓形的高。 茅以昇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桥》:“我国石拱,一般都是半圆形,如 卢沟桥 。但这个桥( 赵州桥 )的拱形却不是半个圆,而只是圆弧的一段,因而拱顶在拱脚水平线上的高度,不是圆的半经,而是大大小于半经,这个高度叫做弧矢。”
《國語辭典》:悬旌(懸旌)  拼音:xuán jīng
1.比喻心神不定。《战国策。楚策一》:「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文选。张协。杂诗十首之七》:「羁旅无定心,翩翩如悬旌。」
2.比喻军队远行。《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献帝传》:「荡定西陲,悬旌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