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严凌(嚴凌)
谓严峻而有威势。 田涛 《希望》:“他简直没有改变,态度那么严凌逼人, 升云 听他哼了一句,知道他下面一定又要责备他辜负了他的希望。”
分類:严峻威势
《漢語大詞典》:养信(養信)
谓保持、培养威信。荀子·礼论:“龙旗九斿,所以养信也。” 杨倞 注:“信谓使万人见而信之,相至尊也。”一说,保持培养神圣的威势。 王先谦 集解引 郝懿行 曰:“古多借信为伸,此又借信为神,神与伸皆同声之字,故可相通。”
《漢語大詞典》:飙霆(飆霆)
亦作“颷霆”。 狂风迅雷。比喻威势。 明 张居正 《得道长生颂》:“赏一行,则雨露均濡;威一振,则颷霆同迅。”
《漢語大詞典》:氛焰(氛燄)
犹气焰。喻指人的威势、意气。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其氛燄所及,视 乾隆 时,何啻十倍。”
《國語辭典》:倒了架  拼音:dǎo le jià
丢脸、出丑。《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天教我这番倒了架也!倘是个不良人,这样神力,如何敌得?」也作「倒了柴」。
《漢語大詞典》:震主之威
谓使君主畏忌的威势。史记·淮阴侯列传:“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晋书·明帝纪:“属 王敦 挟震主之威,将移神器。” 清 朱琦 《名实论》:“古有负盖名之功而思持其后,挟震主之威而唯恐不终。”
《國語辭典》:望风而靡(望風而靡)  拼音:wàng fēng ér mǐ
草木随风伏倒。形容为强大的气势所折服倾倒,或为敌人气势所震慑,未作战就溃败了。《汉书。卷六○。杜周传》:「天下莫不望风而靡,自尚书近臣皆结舌杜口,骨肉亲属莫不股栗。」《三国演义》第一回:「贼势浩大,官军望风而靡。」也作「望风披靡」。
《漢語大詞典》:养势(養勢)
蓄养威势。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以正治国:“饰权养势以实其民,飞言儛事以惑敌人。”
分類:蓄养威势
《国语辞典》:气焰熏天(气焰熏天)  拼音:qì yàn xūn tiān
熏天,熏炙天空。形容威势极盛。气焰熏天比喻人的气势如火焰般逼人。《群音类选。官腔类。卷一一。双忠记。巡守雍丘》:「独不见气焰熏天,谁敢当。」《孽海花》第五回:「正是堂上一呼,堂下百诺;气焰熏天,公卿倒屣。」
《国语辞典》:狐藉虎威  拼音:hú jiè hǔ wēi
比喻凭恃有权势者的威势恐吓他人、作威作福。参见「狐假虎威」条。《宋书。卷九四。恩倖传。序》:「曾不知鼠凭社贵、狐藉虎威;外无逼主之嫌,内有专用之功。」
《国语辞典》:虎威狐假  拼音:hǔ wēi hú jiǎ
凭恃有权者的威势恐吓他人、作威作福。参见「狐假虎威」条。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或以隼翼鴳披,虎威狐假;沾渍锋镝,脂膏原野。」
《国语辞典》:撼山拔树(撼山拔树)  拼音:hàn shān bá shù
形容力量或威势浩大,几可摇动山岳,拔起树木。元。无名氏《梧桐叶》第二折:「风呵,兀的不傒倖杀人也,方才撼山拔树,飞沙走石般起。」
《国语辞典》:力蹙势穷(力蹙势穷)  拼音:lì cù shì qióng
力量威势局促穷尽而不得伸展。唐。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率皆纵臾而不克,踯躅而不进,力蹙势穷,吞志而没。」
《国语辞典》:挟贵倚势(挟贵倚势)  拼音:xié guì yǐ shì
倚仗权贵和威势。清。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一:「端邸挟贵倚势,盛气陵人,汉大臣中,稍有才具者,必遭忌剋。」也作「挟权倚势」。
《国语辞典》:挟权倚势(挟权倚势)  拼音:xié quán yǐ shì
倚仗权贵和威势。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他本是个君子人则待挟权倚势,吹一吹登时教人烟灭灰飞。」《孤本元明杂剧。认金梳。第二折》:「堪恨这挟权倚势的儿曹辈,乱作胡为。」也作「挟贵倚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