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姻弟  拼音:yīn dì
称谓。姻亲中同辈相互间的谦称或姻亲中长辈对晚辈的谦称。《儒林外史》第五○回:「姻弟席上被官府锁了客去,这个脸面却也不甚好看!」
《國語辭典》:姻伯  拼音:yīn bó
称谓。对兄弟的岳父、姊妹的翁舅或亲疏前辈等的称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这个人不是别人,却是我的一位姻伯。」
《漢語大詞典》:邑姻
同邑中的姻亲。《歧路灯》第一回:“邑姻有仕於 中州 者,知 灵宝公 至叔大人,已传四世。”
分類:姻亲
《漢語大詞典》:赘姻(贅姻)
谓入赘成婚。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二:“不数月, 川 督出缺,余蒙恩升授,为昔年赘姻作幕之地,旧游重来,一时传为佳话。”
分類:入赘成婚
《分类字锦》:夙奉良姻
柳宗元祭杨凭詹事文某以通家承德夙奉良姻
分类:翁婿
《骈字类编》:弦姻
左传见弦子下
《韵府拾遗 真韵》:婿父曰姻(婿父曰姻)
后汉书顺帝纪注妻父曰婚婿父曰姻
《国语辞典》:内外姻党(内外姻党)  拼音:nèi wài yīn dǎng
和父母亲有血统关系的亲戚。唐。皇甫枚《三水小牍。卷上。王知古为狐招婿》:「食毕,保母复问知古世嗣宦族及内外姻党,知古具言之。」
《国语辞典》:闾党姻娅(闾党姻娅)  拼音:lǘ dǎng yīn yà
党,乡党。古代以二十五家为闾,五百家为党。婿父称姻,两婿互称曰娅。闾党姻娅为乡里亲戚的泛称。清。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母哀毁骨立,水浆不入口七日。闾党姻娅,一时咸以孝女称,至今弗衰也。」
分类:乡党五百
《国语辞典》:两世姻缘(两世姻缘)  拼音:liǎng shì yīn yuán
1.比喻夫妻恩爱,愿来世再结姻缘。
2.杂剧名。元乔吉作。叙述才子韦皋与名妓韩玉箫相爱,却因韦皋上京应试,玉箫相思病殁,后玉箫再世转生,十八年后与韦皋缔结絪缘的故事。
《国语辞典》:前世姻缘(前世姻缘)  拼音:qián shì yīn yuán
上辈子结下的夫妻缘分。《初刻拍案惊奇》卷九:「想是前世姻缘,我等当为撮合。」
分类:缘分夫妇
《国语辞典》:三笑姻缘(三笑姻缘)  拼音:sān xiào yīn yuán
俗传明苏州才子唐伯虎遇大学士华鸿山家婢女秋香,惊悦其美貌,婢亦以一笑报之,如是者凡三遇,唐乃变更姓名,卖身华府为奴,终娶得秋香为妾的故事。简称为「三笑」。
《国语辞典》:共叙旧姻(共叙旧姻)  拼音:gòng xù jiù yīn
彼此原有怨隙成见的亲戚,抛弃旧怨,重新和好。《幼学琼林。卷二。外戚类》:「共叙旧姻,曰原有瓜葛之亲。」
《国语辞典》:婚姻暴力  拼音:hūn yīn bào lì
婚姻暴力为家庭暴力的一种,依《家庭暴力防治法》所述,家庭暴力指家庭成员间实施身体、精神或经济上之骚扰、控制、胁迫或其他不法侵害之行为;而婚姻暴力依该法应指前述不法侵害行为发生在配偶或前配偶、现有或曾有同居关系者。参见「家庭暴力」条。
分类:暴力家庭
《国语辞典》:婚姻恳谈(婚姻恳谈)  拼音:hūn yīn kěn tán
一种以培养婚姻缔结者良好沟通的方式,以促进亲密关系与创造美满婚姻为目的的研习课程与活动。婚姻恳谈源自西元1952年西班牙巴塞隆纳Gabriel Calvo神父帮助夫妻深入沟通并改善关系的心理学方法,后来为各地教会陆续采用,也成为社福单位的服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