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东京六姓(東京六姓)
指 东汉 六个皇后的族党。 东京 ,代指 东汉 。《文选·庾亮〈让中书令表〉》:“是以前后二 汉 ,咸以抑后党安,进婚族危。向使 西京 七族、 东京 六姓,皆非姻党,各以平进,纵不悉全,决不尽败。” 李善 注:“ 东京 六姓: 章德 竇后 、 和熹 邓后 、 安思 阎后 、 桓思 竇后 、 顺烈 梁后 、 灵思 何后 。”
《國語辭典》:顶名冒姓(頂名冒姓)  拼音:dǐng míng mào xìng
顶替、冒用他人的姓名。《儒林外史》第四五回:「恐系外乡光棍,顶名冒姓,理合据实回明,另缉审结云云。」
分類:冒充他人
《漢語大詞典》:称名道姓(稱名道姓)
称呼姓名。《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今日两贼相逢,何用称名道姓,君为芦中之事,我为船上之人,意义足亦可知,富贵不须相忘。”
分類:称呼姓名
《骈字类编》:翠姓
急就篇注见上
《漢語大詞典》:吹律定姓
吹律定声,以别其姓。 汉 班固 《白虎通·姓名》:“圣人吹律定姓以纪其族。” 陈立 疏证引 马骕 绎史:“圣人兴起,不知其姓,当吹律定声以别其姓。”又引 惠士奇 礼说·世奠系鼓琴瑟:“司商,乐官也。人始生,吹律合之,定其姓名。”参阅 汉 王符 潜夫论·卜列
《漢語大詞典》:强姓
亦作“彊姓”。 豪门大族。宋书·沈文秀传:“ 弥之 青州 强姓,门族甚多。”新唐书·萧铣传:“ 景珍 遣 徐德基 、 郭华 率彊姓数百迎謁。”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官远不及,强姓主盟,有不从者,挞伐大申。”
《骈字类编》:杞姓
春秋襄公四年秋七月戊子夫人姒氏薨注成公妾襄公母姒杞姓疏于时诸国把鄫之徒皆姒姓据大者言之故云姒杞姓疑是把女而未审故也
《分类字锦》:南枝同姓
杨万里 蜡梅诗 南枝本同姓,唤我作他杨。
《分类字锦》:内姓之选(内姓之选)
常衮授李琬宗正卿制尧亲九族礼重于敦序汉睦诸刘秩存乎宗正内姓之选岂伊异人
分类:卿监
《國語辭典》:平头百姓(平頭百姓)  拼音:píng tóu bǎi xìng
普通庶民。《儒林外史》第三回:「家门口这些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
《国语辞典》:平章百姓  拼音:pián zhāng bó xìng
百姓,百官。「平章百姓」指辨明各官员的职守。《书经。尧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隋书。卷二五。刑法志》:「内以平章百姓,外以和协万邦,寔曰轻平,称为简易。」
《漢語大詞典》:十姓百名
许多不同姓名的人。庄子·则阳:“丘里者,合十姓百名而以为风俗也。”
《漢語大詞典》:十姓部落
见“ 十箭 ”。
《漢語大詞典》:十箭
唐 时 西突厥 分其国为十部,每部命一人统辖,赐箭一支,号为十箭。亦称“ 十设 ”、“ 十姓部落 ”。新唐书·突厥传下:“可汗分其国为十部,部以一人统之,人授一箭,号十设,亦曰十箭……其下称一箭曰一部落,号十姓部落。”
《分类字锦》:使百姓见(使百姓见)
后汉书郭贺传贺字乔卿为荆州刺史有殊政显宗巡狩到南阳特见嗟叹赐以三公之服黼黻冕旒敕行部去幨帷使百姓见其容服以彰有德
分类:
《骈字类编》:犬姓
琅嬛记客有曰犬姓卢鸡姓朱沈尚书曰鸡既姓朱则鸭姓奚也坐上一人谓鸭姓奚至今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