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娣姒  拼音:dì sì
1.诸妾互称,年长的为姒,年幼的为娣。《尔雅。释亲》:「女子同出,谓先生为姒,后生为娣。」晋。郭璞。注:「同出谓俱嫁事一夫。」
2.妯娌。《仪礼。丧服》:「《传》曰:『娣姒妇者,弟长也。』」汉。郑玄。注:「娣姒妇者,兄弟之妻相名也。长妇谓稚妇为娣妇,娣妇谓长妇为姒妇。」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钟、郝为娣姒,雅相亲重,钟不以贵陵郝,郝亦不以贱下钟。」
《漢語大詞典》:太姒
亦作“ 大姒 ”。 有莘氏 之女, 周文王 妻, 武王 母。诗·大雅·思齐:“ 大姒 嗣徽音,则百斯男。” 毛 传:“ 大姒 , 文王 之妃也。”史记·管蔡世家:“ 武王 同母兄弟十人,母曰 太姒 , 文王 正妃也。”后用为贤母的典实。 宋 岳珂 愧郯录·孝明后制:“既侔 大姒 之贤,宜易小君之号,貽谋百世,正位六宫。”
《漢語大詞典》:任姒
周文王 母 太任 与 周武王 母 太姒 的合称。古代认为二人是贤惠后妃的典范。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美 皇 英 之女 虞 兮,荣 任 姒 之母 周 。” 颜师古 注:“ 任 , 太任 , 文王 之母; 姒 , 太姒 , 武王 之母也。”《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伏惟皇太后膺大圣之姿,体乾坤之德,齐踪 虞妃 ,比跡 任姒 。” 宋 苏辙 《请太皇太后受册表》:“伏惟太皇太后陛下,躬 任 姒 之至德,蹈 舜 禹 之休功。” 元 揭徯斯 《艺文监贺表》:“陛下如日东升,以天下养,虽任寄 伊 霍 之重,足以发皇明,必治资 任 姒 之贤,有以基王化。”《晚清文学丛钞·廿世纪世界文明灯弹词》:“也是他未脱经生论几章, 任 姒 餘风犹未熄。”
《國語辭典》:姚姒  拼音:yáo sì
虞舜与夏禹的合称。唐。韩愈〈进学解〉:「上规姚姒,浑浑无涯。」
分類:虞舜夏禹
《國語辭典》:褒姒  拼音:bāo sì
人名。周幽王的宠妃,生卒年不详。褒人所献,姓姒,故称为「褒姒」。褒姒生性不爱笑,幽王为取悦褒姒,举烽火召集诸侯,诸侯匆忙赶至,却发觉并非寇匪侵犯,只好狼狈退走。后来犬戎入寇,王举烽火示警,诸侯以为又是骗局而不愿前往,致使幽王被犬戎所弑,褒姒亦被劫掳。
《漢語大詞典》:大姒
见“ 太姒 ”。
《漢語大詞典》:太姒
亦作“ 大姒 ”。 有莘氏 之女, 周文王 妻, 武王 母。诗·大雅·思齐:“ 大姒 嗣徽音,则百斯男。” 毛 传:“ 大姒 , 文王 之妃也。”史记·管蔡世家:“ 武王 同母兄弟十人,母曰 太姒 , 文王 正妃也。”后用为贤母的典实。 宋 岳珂 愧郯录·孝明后制:“既侔 大姒 之贤,宜易小君之号,貽谋百世,正位六宫。”
《國語辭典》:姒妇(姒婦)  拼音:sì fù
古代弟妻对兄妻的称呼。《尔雅。释亲》:「娣妇谓长妇为姒妇。」
《漢語大詞典》:子姒
三代 的 夏 , 姒 姓; 商 , 子 姓。因以“子姒”称 商 代和 夏 代。 南朝 梁 萧统 《七契》之八:“固以德苞 子 姒 ,道迈 虞 唐 ,六合寧泰,四宇咸康。”
分類:三代
《漢語大詞典》:伯姒
兄嫂。 清 戴名世 《郭烈妇传》:“﹝烈妇﹞告家人曰:‘吾受兄嫂恩至厚,待与诀,即从夫死。’……拜辞舅姑及家众人,执 永嗣 手曰:‘勉之!以若累吾伯姒矣。’”
《國語辭典》:姒娣  拼音:sì dì
妯娌。《镜花缘》第四○回:「苟能姒娣和睦,妯娌同心,互相敬爱,彼此箴规,即是克尽悌道。」
分類:妯娌
《國語辭典》:娣姒  拼音:dì sì
1.诸妾互称,年长的为姒,年幼的为娣。《尔雅。释亲》:「女子同出,谓先生为姒,后生为娣。」晋。郭璞。注:「同出谓俱嫁事一夫。」
2.妯娌。《仪礼。丧服》:「《传》曰:『娣姒妇者,弟长也。』」汉。郑玄。注:「娣姒妇者,兄弟之妻相名也。长妇谓稚妇为娣妇,娣妇谓长妇为姒妇。」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钟、郝为娣姒,雅相亲重,钟不以贵陵郝,郝亦不以贱下钟。」
《分类字锦》:诸姒(诸姒)
杨万里夫人邹氏墓铭敬事尊章为诸姒率
分类:娣姒
《漢語大詞典》:姬姒
(1). 有莘氏 之女, 周文王 妻 太姒 。宋史·乐志十三:“《七德之舞》,四朝用康。有如 姬姒 ,助集 周 邦。”
(2).谓 周 和 夏 。 明 张居正 《辛未会试程策》:“故论开济,则功軼于 姬 姒 ;颂熙洽,则治匹乎 唐 虞 。”
《韵府拾遗 纸韵》:羲姒
晏殊表受羲姒之珍录
《骈字类编》:兴姒(兴姒)
唐书来济傅帝将以武氏为后济諌曰王者立后以承宗庙母天下宜择礼义名家幽闲令淑者副四海之望称神祗之意故文王兴姒关雎之化蒙被百姓其福如彼
《分类字锦》:姨姒叔妹
庾信李氏墓志铭诸姑伯姊穆温良兮姨姒叔妹欢未央兮
分类:偶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