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斗姑娘(鬥姑娘)
一种儿童玩物。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赤包儿》:“斗姑娘,形如小茹,赤如珊瑚,圆润光滑,小儿女多爱之,故曰斗姑娘。”
《国语辞典》:灰姑娘  拼音:huī gū niáng
1.欧洲民间传说中的故事,《格林童话》中有此记载。叙述一个名叫仙蒂瑞拉的女孩,性情善良,受到后母及其与前夫生的二个女儿虐待,每天要不停的工作,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只能睡在灶灰里,才能暖和一点,所以称她为「灰姑娘」。后因受到仙女的帮助,在舞会中结识王子,两人经过一番波折,结为连理,改变了她的生活。
2.比喻本为平凡,不起眼的女孩,因受到别人的帮助,而在短时间内改头换面,成为令人羡慕的对象。
《漢語大詞典》:黄花姑娘
处女的俗称。 王西彦 《古城的忧郁·蹂躏》:“是啊,这样的缺德事情,一个黄花姑娘呀!”
分類:处女
《漢語大詞典》:花姑娘
(1).侵 华 日 军称供他们侮弄的女子。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七回:“﹝伪联合村公所﹞村长就是‘二日本’ 王怀当 ……每日便派村警,四村催粮要款,抓民伕,派花姑娘。” 茅盾 《劫后拾遗》六:“ 日本 人多么精明,他们平时每到一个码头,妓女是自己带去的。现在是战时,要花姑娘自然征用。”
(2).指妓女。 沈从文 《主妇集·贵生》:“我们五爷花姑娘弄不了他的钱,花骨头可迷住了他。”
《國語辭典》:老姑娘  拼音:lǎo gū niáng
1.年老未婚的女子。如:「她一直专注于求学及工作,转眼间已成为一个老姑娘。」元。关汉卿《玉台镜》第二折:「老姑娘手把著头稍自领,索什么嘱付叮咛。」
2.排行最末的女儿。《跻春台。卷一。节寿坊》:「祭奠已毕,即请老姑娘,把接姑延嗣之意告知青云。」《红楼复梦》第四六回:「我是老太太的宝贝女儿,诸事偏疼些儿。这会有了三个姐姐,他老人家一准要多疼顾些老姑娘。」
《漢語大詞典》:金姑娘娘
亦称“ 金四娘 ”。 传说中的驱蝗神。 清 褚华 《沪城备考·订误·钦赐仰殿》:“ 金姑娘娘 ,驱蝗神也,其祀盛於 崇禎 庚辰辛巳间。田家赛神多用之。或称 金四娘 。” 清 褚人穫 《坚瓠馀集·金姑娘娘》:“ 康熙 癸未夏, 吴中 乏雨。有人自 江 北来,传有一妇,趁柴舡,行数里即欲去,云我非人,乃驱蝗使者,即俗所称 金姑娘娘 。”
《漢語大詞典》:闺娃(閨娃)
女孩儿;姑娘。《天雨花》第十回:“至于求偶怀春事,小小闺娃不动心。”《再生缘》第三五回:“闺娃已死 昆明 水,我寒家,深愧虚攀坦腹贤。”
《漢語大詞典》:弱女
犹女孩儿,姑娘。 晋 陶潜 《和刘柴桑》:“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氏:“先生车马宫室,多不与人同,弱女相从,即先生当知其不可。”《西游补》第一回:“如此青青春野,恐一班孌童弱女,又不免惹事缠人。”
《漢語大詞典》:山女
生长在山区的姑娘。 唐 王勃 《深湾夜宿》诗:“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调砧。” 明 镏嵩 《广州杂咏》之三:“ 越 童荡桨唱蛮歌,山女簪花艷綺罗。”
《國語辭典》:姑姑  拼音:gū gu
1.称谓。称父亲的姊妹。元。曾瑞《留鞋记。楔子》:「你和姐姐在铺儿里坐,我往姑姑家里走一遭去也。」也称为「姑妈」、「姑母」。
2.小姑。元。郑光祖《智勇定齐》第一折:「姑姑,父亲唤你哩,咱见去来。」
3.尼姑、道姑。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一折:「道士每住满全真院,庄家每閒看神仙传,姑姑每屯满七真堂。」
《漢語大詞典》:螺女
(1).神话传说人物。俗称田螺姑娘。传说 晋 侯官 人 谢端 少孤,得一大螺如斗,贮瓮中。每晨见有饭饮汤火。疑之,于篱外窥见一少女自瓮中出,至灶下燃火。 端 乃到灶下问之曰:“新妇从何所来,而相为炊?”答曰:“我天汉中白水素女也,天帝哀卿少孤,恭慎自守,故使我权为守舍炊烹。”事见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五。 元 杨维桢 《五月八日纪游三十六天洞灵洞》诗:“牛车望乞待箸书,螺女行厨时进供。”
(2).兰草的别名。 清 曹寅 《戏题西轩草木》诗:“螺女栖香入露丛,鼠姑含孕怯春风。”
《漢語大詞典》:春桃
短篇小说。许地山作。1934年发表。农村姑娘刘春桃与李茂结婚,当天因兵祸逃难失散。春桃独自一人逃难至北平,途中与难民刘向高相识,两人相依为命,以捡破烂为生。李茂逃至东北,参加义勇军,在战斗中失去双腿,后流浪北平街头,偶遇春桃。春桃将李茂接回家中。向高为使春桃夫妻团圆,悄然出走,李茂为了成全春桃和向高,上吊自杀。最后李茂被救,向高也回来,三人和睦相处。
《漢語大詞典》:鱼姊(魚姊)
指年岁较大的渔家姑娘。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舟语·蛋家艇:“其女大者曰鱼姊,小曰蜆妹,鱼大而蜆小,故姊曰鱼而妹曰蜆云。” 清 韩崶 《哀沙面》诗:“鱼姊蜆妹十五六,倚门一笑人尽夫。”
《漢語大詞典》:小大姐
旧时指贫苦劳动人家的姑娘。 元 杨文奎 《儿女团圆》第三折:“你常好似要便宜的小大姐。”《中国歌谣资料·十二月长工》:“五月长工五月中,打一部秧架子与长工,十八个小大姐来下踏,后头无秧骂长工。”《东北人民抗日歌谣选·小大姐》:“小大姐,刚十七,一心不愿嫁女婿。上山参加抗日军,等到胜利配夫妻。”
《國語辭典》:讨人(討人)  拼音:tǎo rén
旧时妓院中买来预备当妓女的女孩子。《海上花列传》第三回:「善卿低头一想道:『阿是要买个讨人?』双珠点头道:『说好哉呀,五百块洋钱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