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76,分5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妙音
妙义
妙喜
精妙
要妙
妙悟
妙旨
妙相
妙趣
妙有
妙曲
妙简
妙意
妙契
妙觉
《國語辭典》:妙音  拼音:miào yīn
奇妙或美妙的声音。《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恩卿妙音,六院推首。某相遇之初,每闻绝调,辄不禁神魂之飞动。」《西游记》第二回:「弟子诚心听讲,听到老师父妙音处,喜不自胜,故不觉作此踊跃之状。」
《漢語大詞典》:妙义(妙義)
微妙的义理。 南朝 梁简文帝 《请幸同泰寺开讲》:“被微言於王舍,集妙义於寳坊。” 南朝 陈 徐陵 《丹阳上庸路碑》:“后王降德,於众兆民,高文象纬,妙义几神。” 清 吴伟业 《赠苍雪》诗:“稽首香花巖,妙义足今古。”
分類:微妙义理
《漢語大詞典》:妙喜
佛教语。东方佛国名,佛名 阿閦 。《维摩诘经·阿閦佛国品》:“是时佛告 舍利弗 ,有国名 妙喜 ,佛号 无动 ,是 维摩詰 於彼国殁,而来生此。” 宋 苏轼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之八:“ 浄名 毗耶 中, 妙喜 恒 沙外。”
《國語辭典》:精妙  拼音:jīng miào
精致巧妙。《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儒林外史》第二回:「后面两大股文章,尤其精妙。」也作「精巧」。
《國語辭典》:要妙  拼音:yāo miào
精微美好的样子。《文选。成公绥。啸赋》:「音要妙而流响,声激嚁而清厉。」唐。沈既济《任氏传》:「察神人之际,著文章之美,传要妙之情,不止赏玩风态而已。」也作「要眇」。
《國語辭典》:妙悟  拼音:miào wù
神悟,超越寻常的领悟。《宋史。卷四二七。道学列传一。邵雍》:「妙悟神契,洞彻蕴奥,汪洋浩博,多其所自得者。」《元史。卷二六。仁宗本纪三》:「仁宗天性慈孝,聪明恭俭,通达儒术,妙悟释典。」
《漢語大詞典》:妙旨
(1).精微幽深的旨意。艺文类聚卷五七引 汉 傅毅 《七激》:“达 牺 农 之妙旨,照 虞 夏 之典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何故信凡人之臆説,迷大圣之妙旨。”梁书·沈约传:“穷其妙旨,自谓入神之作。”
(2).好的意见,计谋。三国志·吴志·胡综传:“使臣微言妙旨,不得上达。”
《漢語大詞典》:妙相
(1).佛教语。庄严的相貌。 南朝 梁简文帝 《大爱敬寺刹下铭》:“儼如常住,妙相长存。” 清 吴伟业 《寿继起和尚》诗:“不羡紫衣夸妙相,惟凭白足徧四方。”
(2).美丽的景象。 元 耶律楚材 《和抟霄韵代水陆疏文》之四:“山色水光呈妙相,鸟啼猿啸露圆音。”
《國語辭典》:妙趣  拼音:miào qù
巧妙有趣。如:「这本书的内容妙趣无穷。」
《漢語大詞典》:妙有
(1).道家指超乎“有”和“无”以上的原始存在。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太虚辽廓而无阂,运自然之妙有。” 李善 注:“妙有谓一也。言大道运彼自然之妙一,而生万物也……《老子》曰:‘道生一。’ 王弼 曰:‘一,数之始而物之极也。’谓之为妙有者,欲言有,不见其形,则非有,故谓之妙;欲言其无,物由之以生,则非无,故谓之有也。斯乃无中之有,谓之妙有也。” 唐 李白 《九华山联句》:“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
(2).佛教指非有之有。与非空之空的“真空”相对。 南朝 梁 萧统 《令旨解法身义》:“寄以名相,故説妙有,理絶名相,何妙何有。”《景德传灯录·荷泽大师〈显宗纪〉》:“湛然常寂,应用无方,用而常空,空而常用。用而不有,即是真空;空而不无,便成妙有。”
《国语辞典》:妙曲  拼音:miào qǔ
美妙的曲子。《后汉书。卷四九。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仲长统》:「弹〈南风〉之雅操,发清商之妙曲。」三国魏。嵇康〈琴赋〉:「尔乃理正声,奏妙曲,扬白雪,发清角。」
《國語辭典》:妙简(妙簡)  拼音:miào jiǎn
精心选择。《后汉书。卷七九。儒林列传。序》:「时樊准、徐防并陈敦学之宜,又言儒职多非其人,于是制诰公卿妙简其选。」《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高贵乡公髦》:「宜妙简德行,以充其选。」
分類:精选
《漢語大詞典》:妙意
灵妙的意想,灵感。 明 高启 《青丘子歌》:“妙意俄同鬼神会,佳景每与江山争。”
深奥的意义。妙,通“ 眇 ”,深远。《关尹子·九药》:“非言非意在彼微言妙意之上。” 宋 苏轼 《惠州李氏潜珍阁铭》:“悼此江之独西,叹妙意之不陈。”
《漢語大詞典》:妙契
神妙的契合。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形容》:“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尘。” 宋 秦观 《和程给事赟闍黎化去之什》:“早因妙契窥 曹洞 ,竟以清芬继 肇生 。” 明 唐顺之 《登孙登啸台》诗:“清浄同 河上 ,沉冥异 竹林 ,坐超惟默理,妙契守雌心。”
分類:神妙契合
《漢語大詞典》:妙觉(妙覺)
佛家语。谓佛果的无上正觉。《三藏法教》:“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性。” 唐 李邕 《楚州淮阴县婆罗树碑》:“妙觉常圆,什门上首。” 清 龚自珍 《法性即佛性论》:“法名不觉本无性,佛名妙觉觉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