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燕脂坡
汉 代 长安 妓坊。后亦泛指妓女聚居之处。 宋 苏轼 《百步洪》之二:“不学 长安 閭里侠,貂裘夜走 燕脂坡 。”一本作“臙脂坡”。 王十朋 集注引 李厚 曰:“ 臙脂坡 , 长安 妓馆坊名。” 程善之 《古意》诗:“ 燕支坡 上夜灯出,不知买醉谁家楼。”
《漢語大詞典》:靴腰子
对妓女的戏称。《官场现形记》第十三回:“ 胡统领 见他赖得净光,格外动了疑心,不但怪 文老爷 不该割我上司的靴腰子,并怪 龙珠 不该应不念我往日之情,私底下同别人要好。”
分類:妓女戏称
《漢語大詞典》:烟花女(煙花女)
亦作“烟花女”。 妓女。 欧阳予倩 《关王庙》:“叹世间就这般人情冷暖,也难怪烟花女无义的 苏三 。”
分類:妓女
《國語辭典》:烟花簿(煙花簿)  拼音:yān huā bù
妓女的名册。元。戴善甫《风光好》第二折:「我本不乐作娼,则向那烟花簿上勾抹了我的名儿胜如赏。」
分類:妓女名籍
《漢語大詞典》:烟月鬼狐(煙月鬼狐)
亦作“烟月鬼狐”。 指妓女。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三折:“本是个显要龙图职,怎伴着烟月鬼狐缠。”
分類:妓女
《漢語大詞典》:移茶客人
旧时上海妓院的定例,初次逛院的客人要挑选一个合意的妓女。这种嫖客称“移茶客人”
《國語辭典》:冶叶倡条(冶葉倡條)  拼音:yě yè chāng tiáo
比喻妓女及其侍婢。唐。李商隐〈燕台〉诗四首之一:「蜜房羽客类芳心,冶叶倡条遍相识。」宋。周邦彦〈尉迟杯。隋堤路〉词:「冶叶倡条俱相识,仍惯见珠歌翠舞。」也称为「倡条冶叶」。
《漢語大詞典》:野味儿(野味兒)
旧时妓女戏称陌生的男子(多指公子哥儿)。 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一折:“妹夫,那里有个野味儿,请他来同席,怕做甚么!” 明 朱有燉 《小桃红》第一折:“送了些兔羔儿新子弟,野味儿谎书生!”
《國語辭典》:养瘦马(養瘦馬)  拼音:yǎng shòu mǎ
旧时鸨母蓄养雏妓,长大后转售豪门富室以图利,称为「养瘦马」。唐。白居易〈有感〉诗三首之二:「莫养瘦马驹,莫教小妓女。」《野叟曝言》第三四回:「便鬨传了扬州一府,凡是养瘦马的,都领他去相看,他总不中意。」
《漢語大詞典》:幺二
亦作“么二”。
(1).骨牌名。旧时妓院中妓女有长三、幺二的等级名称,幺二是次一等的妓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回:“因为东西 棋盘街 都是么二妓女麕聚之所,众人也误认了他做么二,其实他与那一箇妓院聚了四五十箇妓女的么二妓院,有天渊之隔呢。” 鲁迅 《南腔北调集·关于女人》:“ 民国 初年我就听说, 上海 的时髦是从长三幺二传到姨太太,之流。”
(2).贬称次等的。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六:“因为到那儿去压诗谜的人,多是幺二女士和瘪三男士,他们并不问你字句的通不通,其实有多少连字都不认识,只是和赌单双有无一样,猜着好玩而已。”
《国语辞典》:养婆娘(养婆娘)  拼音:yǎng pó niáng
旧时指男人在外包养妓女,或有婚外情。《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那福僧每日只是吃酒赌钱,养婆娘,做子弟,把钱钞不著疼热的使用。」
《国语辞典》:柳门花户(柳门花户)  拼音:liǔ mén huā hù
妓院。妓女聚居的地方。也作「柳户花门」、「花门柳户」。
《国语辞典》:熟魏生张(熟魏生张)  拼音:shú wèi shēng zhāng
比喻互不熟悉的人或妓女接待客人,不分生客熟客。参见「生张熟魏」条。
《国语辞典》:叫二排局  拼音:jiào èr pái jú
宴席中,主人或客人召唤第二批妓女陪酒。《文明小史》第四八回:「后来还是花好好台面上主人金道台闹著叫二排局。」
《国语辞典》:海上花列传(海上花列传)  拼音:hǎi shàng huā liè zhuàn
小说名。清韩邦庆所作,共六十回,以苏州方言来描写上海妓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