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花选(花選)
指评选出的妓女中的俊美者。《花月痕》第四三回:“传来本年花选,第一 巫云 ,第二 玉岫 伺候。”
《國語辭典》:烟月牌(煙月牌)  拼音:yān yuè pái
1.妓馆的招牌。《水浒传》第七二回:「四个转过御街,见两行都是烟月牌。」
2.借称妓女的身分。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一折:「想别人家奴胎,也得个自在,轮到我跟脚里都世袭了烟月牌。」
《國語辭典》:条子(條子)  拼音:tiáo zi
1.长条形的物品。如:「布条子」、「纸条子」。也作「条儿」。
2.便条、短柬。《儒林外史》第四八回:「报录人拿出条子来看,知道是选了徽州府学训导。」
3.长官对部属下的简单手谕。如:「下条子」。
4.特指召妓的字条。借指妓女。《官场现形记》第二四回:「忽然又笑著问黄胖姑道:『近来有什么好条子没有?』黄胖姑道:『有有有!明天我荐给你。』」
5.黑道人物称警察。如:「几个不良少年看见警察,就大喊:『条子来咯!』」
《国语辞典》:钱树子(钱树子)  拼音:qián shù zi
称妓女,因为妓院或鸨母,可以凭恃妓女赚钱而得名。唐。段安节〈乐府杂录〉:「许和子者,本吉州永新县乐家女也……善歌,能变新声。……及卒,谓其母曰:『阿母,钱树子倒矣。』」
《漢語大詞典》:花局
有妓女陪侍的酒宴。 清 恽敬 《答方九江书》:“若酒场花局,诗席文坛, 敬 方折节天下士大夫,醉固不狂,醉亦如醒也。”
《國語辭典》:妓弟  拼音:jì dì
宋元时,俗称妓女为「弟子」,故称为「妓弟」。《醒世恒言。卷三一。郑节使立功神臂弓》:「那几个员外,隔夜点了妓弟,一家带著一个寻常间来往说得著行首。」
分類:妓女时俗
《漢語大詞典》:丁字帘(丁字簾)
(1).丁字形的卷帘。 清 钱谦益 《留题秦淮丁家水阁》诗:“夕阳凝望春如水,丁字帘前是 六朝 。” 清 黄景仁 《步蟾宫》词:“一层丁字帘儿底,只绣著花儿不理。”亦省作“ 丁字 ”、“ 丁帘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带三分暖收丁字,隔一重纱放午晴。” 刘国钧 《月词》之六:“偷向丁帘深处立,怕他花影妬腰支。”
(2).地名。在 南京市 利涉桥 畔。 明 末为妓女聚居的地方。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 桃根 桃叶 无人问, 丁字帘 前是断桥。”
《國語辭典》:嫖客  拼音:piáo kè
狎玩娼妓的人。《儒林外史》第四二回:「那嫖客进来坐下,王义安就叫他称出几钱银子来,买了一盘子驴肉,一盘子煎鱼,十来筛酒。」
《國語辭典》:卖客(賣客)  拼音:mài kè
娼妓妆扮妖艳,招揽客人的行为。元。周密《武林旧事。卷六。酒楼》:「每处各有私名妓数十辈,皆时妆袨服,巧笑争妍。夏月茉莉盈头,春满绮陌,凭槛招邀,谓之:『卖客』。」
《國語辭典》:开荒剑(開荒劍)  拼音:kāi huāng jiàn
第一次使用的剑。比喻锋利的杀人武器或非常厉害的手段。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三折:「为头儿先吃俺开荒剑,则他那性命不在皇天。」明。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秀才每难托志诚心,好吃开荒剑。」
《漢語大詞典》:局钱(局錢)
付给侍宴妓女的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九回:“去年六月间, 唐玉生 代我叫过一个,我却连名字也忘了,并且那一个局钱还没有开发他呢。”
分類:付给妓女
《國語辭典》:小先生  拼音:xiǎo xiān sheng
成绩优异而被老师指定为指导其他同学的学生。也称为「小老师」。
《漢語大詞典》:香尖
旧指妓女的小鞋。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妓女·妓鞋行酒:“ 元 杨铁崖 好以妓鞋纤小者行酒,此亦用 宋 人例。而 倪元镇 以为秽,每见之輙大怒避席去…… 元镇 洁癖,固宜有此。晚年受 张士诚 粪渍之酷,可似引满香尖时否?”
分類:妓女
《漢語大詞典》:胭花
亦作“臙花”。 谓浓妆艳抹的女子。旧时特指妓女。 唐 吕岩 《敲爻歌》:“也饮酒,也食肉,守定胭花断淫慾。”《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石郎驸马传》:“你是招容胭花女,风流门下贱夫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二:“ 吴大郎 上下一看,只见不施脂粉,淡雅梳妆,自然内家气象,与那臙花队里的迥别。”
《國語辭典》:上劲(上勁)  拼音:shàng jìn
1.精神振奋不懈。如:「那份工作,他愈做愈上劲!」《官场现形记》卷三二:「承尧翁的吹嘘,又顺尧翁替兄弟上劲,真正感激得很!」
2.献媚、为了讨好别人而表露出谀媚姿态。如:「不要因为对方拚命上劲,就把持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