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13,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
妇人
夫妇
妇女
少妇
新妇
妇子
妇道
小妇
寡妇
思妇
幼妇
妇德
中妇
老妇
子妇
《國語辭典》:妇人(婦人)  拼音:fù rén
1.女子通称,又专指已嫁女子。《三国演义》第一一回:「乘车而回,路遇一美妇人,来求同载。」《三国演义》第三二回:「城中无粮,可发老弱残兵并妇人出降,彼必不为备,我即以兵继百姓之后出攻之。」
2.古代专称士的妻子。《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
《國語辭典》:夫妇(夫婦)  拼音:fū fù
1.夫妻。《易经。序卦》:「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汉。班固〈西都赋〉:「四海之内,更造夫妇。」
2.匹夫匹妇、平民男女。《礼记。中庸》:「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韩非子。五蠹》:「夫妇所明知者不用,而慕上智之论,则其于治反矣。」
《國語辭典》:妇女(婦女)  拼音:fù nǚ
成年女性的总称。汉。刘向《说苑。卷一○。敬慎》:「吊死问疾,七年不饮酒,不食肉,外金石丝竹之声,远妇女之色。」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诸色杂卖》:「或军营放停,乐人动鼓乐于空闲,就坊巷引小儿妇女观看,散糖果子之类,谓之『卖梅子』,又谓之『杷街』。」
《國語辭典》:少妇(少婦)  拼音:shào fù
年轻而已婚的妇人。唐。沈佺期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诗:「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國語辭典》:新妇(新婦)  拼音:xīn fù
1.新娘。《战国策。宋卫策》:「卫人迎新妇。」明。杨慎《丹铅杂录。卷一。戏妇》:「今此俗世尚多有之,娶妇之家,新婿避匿,群男子竞作戏调,以弄新妇,谓之谑亲。」
2.儿媳妇。《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周郁妻》:「郁父伟谓阿曰:『新妇贤者女,当以道匡夫。』」
3.弟妇。《尔雅。释亲》:「女子谓兄之妻为嫂,弟之妻为妇。」晋。郭璞。注:「犹今言新妇是也。」
4.泛指妇人。《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一三。古辞。焦仲卿妻》:「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昔夫人临终,以小郎嘱新妇。」
《國語辭典》:妇子(婦子)  拼音:fù zǐ
妇人和幼子。《书经。召诰》:「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以哀吁天。」《诗经。豳风。七月》:「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國語辭典》:妇道(婦道)  拼音:fù dào
妇人应遵守的行为准则。《礼记。大传》:「其夫属乎子道者,妻皆妇道也。」《韩诗外传》卷一:「君子以为得妇道之宜,故举而传之,扬而歌之。」
《國語辭典》:妇道人家(婦道人家)  拼音:fù dao rén jia
妇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舅太太是个妇道人家,懂得甚么;便口口声声总说姑老爷是个独一无二的好人。」也称为「妇道家」。
分類:女子
《國語辭典》:小妇(小婦)  拼音:xiǎo fù
1.年轻的少妇。唐。李颀〈古意〉诗:「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2.小老婆。《汉书。卷九八。元后传》唐。颜师古。注:「小妇,妾也。」《红楼梦》第九回:「小妇养的!动了兵器了。」也称为「小妻」。
《國語辭典》:小妇人(小婦人)  拼音:xiǎo fù rén
1.古时妇女自称之辞。戏曲小说中常用。《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今早张千进城,两个乘早将尸首埋藏停当,却来回复我小妇人。望青天爷爷明鉴!」
2.书名。美国女作家阿尔考特的作品。西元一八六八年出版。以美国南北战争时代为背景,描写马区家四姊妹的个性及生活。
《國語辭典》:寡妇(寡婦)  拼音:guǎ fù
丧夫的妇人。《礼记。坊记》:「寡妇之子,不有见焉,则弗友也。君子以辟远也。」《儒林外史》第一回:「只因你父亲亡后,我一个寡妇人家,只有出去的,没有进来的。」
《國語辭典》:思妇(思婦)  拼音:sī fù
1.怀有忧思的妇人。《文选。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二首之二》:「东南有思妇,长叹充幽闼。」《文选。王微。杂诗》:「思妇临高台,长想凭华轩。」
2.一种鸟。《文选。宋玉。高唐赋》:「姊归思妇,垂鸡高巢,其鸣喈喈。」唐。李善。注:「思妇,亦鸟名也。」
《漢語大詞典》:幼妇(幼婦)
少女。借指“妙”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捷悟:“幼妇,少女也,於字为妙。” 唐 唐彦谦 《送樊琯司业归朝》诗:“齏辛寻幼妇,醴酒忆先王。”参见“ 幼妇碑 ”。
分類:少女
《漢語大詞典》:幼妇碑(幼婦碑)
即 曹娥 碑。因碑背上题“黄绢幼妇,外孙齏臼”八字,故名。 唐 张说 《故括州刺史赠工部尚书冯公神道碑》:“ 魏主 来顾,赏幼妇之碑。 秦 师不侵,尊死士之壠。” 唐 杜甫 《偶题》诗:“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 胡韫玉 《重展亡友朝露墓》:“何因再证三生石,无奈重摩幼妇碑。”参见“ 幼妇辞 ”。
分類:曹娥八字
《國語辭典》:妇德(婦德)  拼音:fù dé
妇人应具有的美德。《礼记。昏义》:「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醒世姻缘传》第六四回:「夫妇宜家,允著刚柔之匹。惟兹妇德无愆,方见夫纲莫斁。」
《漢語大詞典》:中妇(中婦)
(1).指后妃。大戴礼记·千乘:“是以母弟官子咸有臣志,莫敢援於外大夫,中妇私謁不行,此所以使五官治执事政也。” 孔广森 补注:“《毛诗序》曰:后妃内有进贤之志,而无险詖私謁之心。”
(2).次子之妻。《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长安有狭斜行》:“三子俱入室,室中自生光。大妇织綺紵,中妇织流黄。” 明 唐顺之 《弟妇王氏墓志铭》:“弟妇姓 王 氏……余父 永州 守 有怀 翁之中妇,余弟郡学生 正之 之妻也。” 清 季麒光 《田妇行》:“大妇前行中妇随,少妇红颜能荷耜。”
(3).指妻子。 唐 卢照邻 《横吹曲辞》:“寄书谢中妇,时看鸿雁天。” 唐 李贺 《恼公》诗:“月明中妇觉,应笑画堂空。” 叶葱奇 注:“中妇,指其妻。” 清 龚自珍 《行路易》诗:“中妇岂不姝?座客岂不都?”
《國語辭典》:老妇(老婦)  拼音:lǎo fù
1.年老的妇女。《易经。大过卦》:「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
2.年长妇人的自称。《战国策。赵策四》:「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國語辭典》:子妇(子婦)  拼音:zǐ fù
1.儿子与媳妇。《礼记。内则》:「子妇孝者敬者,父母舅姑之命,勿逆勿怠。」
2.媳妇。《后汉书。卷六九。何进传》:「张让子妇,太后之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