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71,分85页显示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酒家胡
六铢衣
仙姑
六珈
鞶帨
娘行
莲船
巧妇
素妆
遗腹
宫额
宫事
娘娘
受月
妈妈
《漢語大詞典》:酒家胡
原指酒家当垆侍酒的胡姬。后亦泛指酒家侍者或卖酒妇女。 汉 辛延年 《羽林郎》诗:“昔有 霍 家奴,姓 冯 名 子都 。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壚。” 宋 黄庭坚 《奉和文潜赠无咎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但见索酒郎,不见酒家胡。” 明 程嘉燧 《青楼曲》之四:“碧盌银罌白玉壶,鷫鸘典付酒家胡。”亦省作“ 酒胡 ”。 宋 刘筠 《大酺赋》:“復有俳优 旃孟 ,滑稽 淳于 ,詼谐 方朔 ,调笑酒胡,纵横謔浪,突梯囁嚅。” 明 王世贞 《再过曹甥子念饮畅作》:“主人送客欲就枕,东家酒胡索酒钱。”
《漢語大詞典》:六铢衣(六銖衣)
(1).佛经称 忉利天 衣重六铢,谓其轻而薄。见《长阿含经·世纪经·忉利天品》。后称佛、仙之衣为“六銖衣”。 唐 宋之问 《奉和幸大荐福寺》诗:“欲知皇刼远,初拂六銖衣。” 唐 顾况 《归阳萧寺》诗:“身披六銖衣,亿刧为大仙。” 前蜀 韦庄 《送福州王先辈南归》诗:“八韵赋吟 梁苑 雪,六銖衣惹 杏园 风。名标玉籍仙坛上,家寄 闽山 画障中。”
(2).常借指妇女所着轻薄的纱衣。 宋 周邦彦 《鹊桥仙》词:“晚凉拜月,六銖衣动,应被 姮娥 认得。” 清 俞兆晟 《吴宫曲》:“自裁白紵六銖衣,回雪流风侍君侧。”
《國語辭典》:仙姑  拼音:xiān gū
1.女性的仙人。如:「何仙姑」。《红楼梦》第五回:「宝玉见是一个仙姑,喜的忙来作揖。」
2.敬称女性道士。明。高濂《玉簪记》第一四出:「小生潘必正,下第羞归,暂投女真观中安息,偶见仙姑修容,光彩艳丽夺人。」
3.女乩童。
4.蝼蛄的别名。参见「蝼蛄」条。也作「仙蛄」。
《漢語大詞典》:六珈
古贵族妇女发簪上的玉饰。《诗·鄘风·君子偕老》:“君子偕老,副笄六珈。” 毛 传:“副者,后夫人之首饰编髮为之。笄,衡笄也。珈,笄饰之最盛者,所以别尊卑。” 郑玄 笺:“珈之言加也。副既笄而加饰,如今步摇上饰。”古时王后和诸侯夫人编发作假髻,称为副;副需用衡笄别在头上,衡笄即横簪,笄上加玉饰叫珈。珈数多寡不一,“六珈”为侯伯夫人之饰。《诗·鄘风·君子偕老》:“君子偕老,副笄六珈。” 毛 传:“副者,后夫人之首饰编髮为之。笄,衡笄也。珈,笄饰之最盛者,所以别尊卑。” 郑玄 笺:“珈之言加也。副既笄而加饰,如今步摇上饰。”古时王后和诸侯夫人编发作假髻,称为副;副需用衡笄别在头上,衡笄即横簪,笄上加玉饰叫珈。珈数多寡不一,“六珈”为侯伯夫人之饰。后汉书·舆服志下:“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繆,一爵九华,熊、虎、赤羆、天鹿、辟邪, 南山 丰大特六兽,所谓‘副笄六珈’者。”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二:“曩见 四印斋 藏 圆圆 ( 陈圆圆 )像凡三帧:一明璫翠羽,一六珈象服,一緇衣裙练。”
《國語辭典》:鞶帨  拼音:pán shuì
大带与佩巾。汉。扬雄《法言。寡言》:「今之学也,非独为之华藻也,又从而绣其鞶帨。」
《漢語大詞典》:娘行
(1).女性通称。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料得娘行不自由,眉上新愁压旧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英:“若要勿言,须歌一曲,为娘行侑酒。”
(2).指妇女上了年纪。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巧言·吴妓张兰》:“ 吴 妓 张兰 色丽而年已娘行。”
《漢語大詞典》:莲船(蓮船)
(1).采莲的船。 北周 庾信 《咏画屏风》之二三:“跂石多时望,莲船始復归。”
(2).旧时比喻妇女的鞋子过大,用以讥讽妇女足未缠小。 清 沈起凤 《谐铎·营卒守义》:“ 庄太史 家有婢……面黑而麻,裙底莲船约尺二。” 清 旷望生 《小脚文》:“夫闺媛娇纵性成,或以慈母爱怜,反致莲船之盈尺。”
《國語辭典》:巧妇(巧婦)  拼音:qiǎo fù
1.工于妇事的妇女。唐。白居易 见小侄龟儿咏灯诗并腊娘制衣因寄行简诗:「巧妇才人常薄命,莫教男女苦多能。」
2.鹪鹩的别名。参见「鹪鹩」条。
《漢語大詞典》:素妆(素粧)
见“ 素粧 ”。
亦作“ 素妆 ”。 淡妆。谓妇女装饰打扮淡雅不浓艳。 晋 张协 《洛禊赋》:“浮素妆以蔽水,洒玄醪於中河。” 宋 王明清 《挥麈馀话》卷一:“素粧无珠玉饰,绰约若仙子。”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闺塾》:“素妆纔罢,款步书堂下,对净几明窗瀟洒。” 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六:“咖啡馆小室尽头账台上坐着一素妆妇人,室中间站着一半老的徐娘,眉宇间隐隐还含贵倨之态,却往来招呼顾客。”
《國語辭典》:遗腹(遺腹)  拼音:yí fù
妇人怀孕后,丈夫因故死亡,腹中未生之儿,称为「遗腹」。《史记。卷四三。赵世家》:「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西游记》第九回:「痛夫已被贼人所杀,岂可腼颜从贼?止因遗腹在身,只得忍耻偷生。」
《漢語大詞典》:宫额(宫額)
古代宫中妇女以黄色涂额作为妆饰,因称妇女的前额为宫额。 唐 李商隐 《又效江南曲》:“扫黛开宫额,裁裙约楚腰。” 宋 辛弃疾 《鹧鸪天·赋梅》词:“冰做骨,玉为容,常年宫额鬢云鬆。” 元 乔吉 《清江引·佳人病酒》曲:“罗帕粉香宫额上掩,宿酒春初散。”
《漢語大詞典》:宫事
(1).古代指妇女在家庭中承担的事务,如女工、养蚕及其他室内劳作等。仪礼·士昏礼:“父送女,命之曰:‘戒之敬之,夙夜毋违命。’母施衿结帨,曰:‘勉之敬之,夙夜无违宫事。’” 陆德明 释文:“则姑命妇之事。”大戴礼记·夏小正:“妾子始蚕。先妾而后子,何也?曰:事有渐也。言自卑事者始。执养宫事。执,操也;养,长也。” 王聘珍 解诂:“宫,蚕室也。事,谓蚕事。”
(2).谓太子宫中的有关事宜。新唐书·李勣传:“ 晋王 为皇太子,授詹事,兼左卫率,仪同中书门下三品。帝曰:‘吾儿方位东宫,公旧长史,以宫事相委,勿以资屈为嫌也。’”
《國語辭典》:娘娘  拼音:niáng niáng
称谓:(1)古代对皇后或贵妃的称呼。《三国演义》第三回:「人告何太后曰:『今大将军矫诏召外兵至京师,欲灭臣等,望娘娘垂怜赐救。』」《三侠五义》第一五回:「娘娘不觉失声道:『嗳哟!包卿!苦煞哀家了!』」(2)称女性神明。如:「注生娘娘」。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西顶娘娘庙在万寿寺西八、九里,每至四月,自初一起,开庙半月,繁盛与万寿寺同。」(3)对妇女的尊称。《儒林外史》第五三回:「他家那些娘娘们房里,一个人一个斗大的夜明珠挂在梁上,照的一屋都亮,所以不点蜡烛!」(4)子女对母亲的称呼。《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四。目连缘起》:「娘娘且是亲生母,我是娘娘亲福(腹)儿。」
《國語辭典》:娘娘(孃孃)  拼音:niáng niáng
称谓。一种对母亲的称呼。《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五。汉将王陵变》:「傥若一朝拜金阙,莫忘娘娘哺乳恩。」
《漢語大詞典》:受月
方言。谓妇女坐月子。
《國語辭典》:妈妈(媽媽)  拼音:mā ma
称谓:(1)对母亲的称呼。宋。洪迈《夷坚丙志。卷一○。黄法师醮》:「黄师见夫人在坐,叔介至前,即仆地曰:『妈妈在此,……。』」《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三出》:「奴家爹爹王德用,身为宰执,名号黑王。妈妈两国夫人刘氏。」(2)对年长妇人的称呼。明。无名氏《白兔记》第二出:「东村头张妈妈,西村头李妈妈。」《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两个见是个妇人,无甚妨碍,便动问道:『妈妈何来?为甚这般苦楚?可对我们说知则个。』」(3)对老妻的称呼。《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张士廉,年过六旬,妈妈死后,孑然一身,并无儿女。」《刘知远诸宫调。第一二》:「衙内告夫人:『妈妈尊察,只取得他来,交为一妳母足矣。』」(4)鸨母。即妓女的假母。《大宋宣和遗事。亨集》:「师师闻道,諕得魂不著体,急离坐位,说与他娘……,李妈妈听得这话,慌忙走去告报与左右二厢捉杀使孙荣。」元。无名氏《云窗梦》第二折:「妾身是洛阳乐籍张妈妈是也。来到这汴梁闻知这郑一女儿月莲,因不挣钱,赌气要卖。」也称为「妈儿」。(5)婢女对女主人的称呼。《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四二出》:「(净、贴)妈妈,莫要提起。(未)照管头撞。(丑)你与我请府眷轿先去,我一面备马来。」《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告妈妈,不是锦儿多口,不如妈妈且归,明日爹爹自归来。」(6)对婆婆的称呼。《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恼得心头火气冲,不知那个是妈妈,不知那个是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