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发舒(發舒)
(1).犹放纵;任意妄为。史记·陈涉世家:“客出入愈益发舒,言 陈王 故情…… 陈王 斩之。”明史·佞倖传·逯杲:“ 杲 益发舒,势出 达 上。”
(2).扩散;发散。汉书·梁王刘立传:“ 永始 中,相 禹 奏 立 对外家怨望,有恶言。有司案验,因发淫乱事,奏 立 禽兽行,请诛。太中大夫 谷永 上疏曰:‘……案事者乃验问恶言,何故猥自发舒?’” 宋 范成大 《问天医赋》:“燥刚以发舒,酸苦以涌洩,杵臼无停鸣,鐺鼎不暇涤。”《宋史·乐志十一》:“维莫之春,五阳发舒。日之夕矣,三星在隅。”
(3).犹言立功扬名,得志显达。 明 袁宏道 《寿李母曹太夫人八十序》:“盖天下唯至翕生至张,山以翕为体,而夭乔以蕃为用。故唯母之凝结,乃 献夫 之所以发舒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素秋:“居三年,公子又下第。 恂九 大为扼腕,奋然曰:‘榜上一名,何遂艰难若此……今见大哥不能发舒,不觉中热,十九岁老童,当效驹驰也。’”
(4).抒发;发泄。 明 方孝孺 《与讷斋先生》:“辱书惠……惊喜交至,若接晤言,而书辞恳惻,上昭国恩,次述先美,穆乎仁义之发舒,自非积诸中者深且厚,何能至是乎?” 清 刘大櫆 《与左君书》:“谨撰序文以往,聊用发舒其怀念之情。” 章炳麟 《与刘光汉书》:“今者奉教君子,吾道因以不孤,积年鬱结,始一发舒,胜得清酒三升也。” 李大钊 《现在与将来》:“他们的现在,不是他们的人生,是他们发舒兽欲的机会。”
(5).指阐发。 李劼人 《天魔舞》第二六章:“他从没有把这常识发舒出来,引证到事实上,更不必说影响他人了。”
(6).犹高昂,亢奋。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督抚·秦中丞:“既訐上官得志,意气益发舒,人多畏恶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司文郎:“数日榜放,生竟领荐, 王 下第……俄, 餘杭 生至,意气发舒,曰:‘盲和尚,汝亦啖人水角耶?今竟何如?’”
(7).犹放达。明史·周忱传:“歷 宣德 、 正统 二十年间,朝廷委任益专。两遭亲丧,皆起復视事。 忱 以此益发舒,见利害必言,言无不听。”明史·郑一鹏传:“ 一鹏 性伉直,居諫垣中最敢言……时诸臣进言多获谴,而 一鹏 间得俞旨,益发舒言事。”
(8).犹言无约束。明史·徐阶传:“会问 阶 知人之难。 阶 对曰:‘大奸似忠,大诈似信。惟广听纳,则穷凶极恶,人为我攖之……即不实,小者置之,大则薄责而容之,以鼓来者。’帝称善。言路益发舒。”明史·申时行传:“及 居正 卒, 张四维 、 时行 相继柄政,务为宽大……而言路为 居正 所遏,至是方发舒。”
(9).指花展开。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养兰诀》:“草木经夏,焦灼之后,必得此一番浓厚露气,濡养两月,方得含膏孕秀,以待来春发舒。”
(10).犹施展。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 魏 汤 二尚书敭歷槐棘,多所发舒。”
(11).犹言充分发展。 孙中山 《〈民报〉发刊词》:“十八世纪之末,十九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鋭于千载。”
《國語辭典》:昏乱(昏亂)  拼音:hūn luàn
1.神智错乱迷惘。《汉书。卷七三。韦贤传》:「玄成深知其非贤雅意,即阳为病狂,卧便利,妄笑语昏乱。」《文选。扬雄。甘泉赋》:「徒徊徊以徨徨兮,魂眇眇而昏乱。」
2.昏味暴虐,不明治道。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檄移》:「故兵出须名,振此威风,暴彼昏乱。」《东周列国志》第一八回:「衰弱者扶之,强横者抑之,昏乱不共命者,率诸侯讨之。」
3.时代黑暗,社会混乱。《老子》第一六章:「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庄子。渔父》:「廷无忠臣,国家昏乱。」
《國語辭典》:妄人  拼音:wàng rén
狂妄无知、言行荒唐的人。《孟子。离娄下》:「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
分類:无知妄为
《漢語大詞典》:李阳(李陽)
(1). 晋 王衍 妻 郭氏 , 贾后 之亲,借势妄为,性贪戾, 衍 不能禁。时有京师大侠 李阳 , 郭氏 素惮之。 衍 因借口谓 郭 曰:“非但我言卿不可, 李阳 亦谓不可。” 郭氏 方有所收敛。事见《晋书·王戎传》。后因以指悍妻所畏服的人。 宋 苏轼 《戏赠孙公素》诗:“不须戚戚如 冯衍 ,便与时时説 李阳 。” 王文诰 注:“ 孙公素 ……娶 程公 之女,性极妒悍,故云。”
(2). 晋 李阳 与 石勒 邻居,性猛好斗,早年为争麻池,曾与 石勒 迭相殴击。后 石勒 举事成,戏谓 李阳 曰:“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事见《晋书·石勒载记下》。后引以为斗殴的典实。 唐 韩愈 《斗鸡联句》:“毒手饱 李阳 ,神槌困 朱亥 。”
《漢語大詞典》:庸妄
浅陋妄为。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取士下:“究竟功名气节人物,不及 汉 唐 远甚,徒使庸妄之辈充塞天下。” 章炳麟 《文学说例》:“是皆庸妄宾僚,俶造斯语。”亦指浅陋妄为之人。 唐 陆龟蒙 《卜肆铭》:“故幽赞之蓍,前列之龟,乃化为庸妄之器。” 宋 苏轼 《上张安道养生诀论》:“幸深加宝秘,勿使庸妄窥之,以泄至道。”
分類:浅陋妄为
《漢語大詞典》:辄肆(輒肆)
任意妄为。 明 张居正 《答两广殷石汀计招海寇书》:“今公在 广 ,料彼不敢輒肆,彼不入 广 ,必走 闽 ,却令 闽 人招之,或可得也。”
分類:任意妄为
《漢語大詞典》:矫妄(矯妄)
假冒妄为;巧诈狂妄。后汉书·张宗法雄等传论:“ 安顺 以后,风威稍薄……剽人盗邑者不闋时月,假署皇王者盖以十数,或託验神道,或矫妄冕服。” 唐 刘知几 史通·探赜:“ 收 之矫妄,其可尽言乎?” 宋 司马光 《叙清河郡君》:“君性和柔敦实,自始嫁至于瞑目,未尝见其有忿懥之色、矫妄之言。”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奏黜寺丞冯必政:“寺丞 冯必政 者,妖妇 焦奉真 之姪,轻佻矫妄,士伦耻之。”
《漢語大詞典》:自逞
(1).放纵自己;逞性妄为。续资治通鉴·顺帝至正二十五年:“阁下外假 元 名,内怀自逞,一旦轻我,遂留前使。”
(2).自我显示(才能、力量等)。 明 高明 《琵琶记·奉旨招婿》:“我住 东京 极有名声,论媒婆,非自逞,今朝事体,管取完成。”《四游记·洞宾私遣椿精》:“师父为推之气数, 龙祖 必胜,是自逞其先见之明也。”《水浒后传》第六回:“那法官自逞其能,故略略与他取笑而已。” 郭沫若 《前茅·暴虎辞三》:“粤有 李广 之孙,其名为 禹 ,昔饮宫中,自逞雄武。”
《漢語大詞典》:昏墨
指官吏枉法妄为,贪赃受贿。语出左传·昭公十四年:“己恶而掠美为昏,贪以败官为墨,杀人不忌为贼。《夏书》曰,‘昏、墨、贼,杀’, 皋陶 之刑也。”《隋书·刑法志》:“杀伤有法,昏墨有刑,此盖常科,易为条例。” 清 萧山庸闲叟 《〈秋女士赞〉序》:“乃一班昏墨官吏,施其野蛮手段,杀及无辜,竟使热心毅力之豪侠家,断送於 轩亭 市口,岂不寃哉!”
《漢語大詞典》:昏妄
无知妄为。 鲁迅 《华盖集·这个与那个》:“现在的昏妄举动,胡涂思想,那时也早已有过,并且都闹糟了。” 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 邓伯道 弃子救侄,想来也不过‘弃’而已矣,昏妄人也必须说他将儿子捆在树上,使他追不上来才肯歇手……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分類:无知妄为
《漢語大詞典》:浅妄(淺妄)
浅薄妄为。 宋 苏轼 《张文定公墓志铭》:“有 张君平 者,以疏导京东积水,始輟用 汴 夫。其后浅妄者争以裁减费役为功, 河 日以堙塞。”
分類:浅薄妄为
《漢語大詞典》:陵肆
自高自大,任意妄为。后汉书·窦宪传:“ 宪 既负重劳,陵肆滋甚。”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四年:“橈心於邪儒之説,交臂於陵肆之徒。” 宋 叶适 《题陈寿老文集后》:“近宗 欧 曾 ,远揖 秦 汉 ,未脱模拟之习,徒为陵肆之资。”
《漢語大詞典》:讹作(訛作)
(1).胡作妄为。 宋 吕陶 《太中大夫武昌程公墓志铭》:“ 彭 人有为 灌口 神取妇者, 潭 人有祭 张太保 神者,皆讹作乱俗,一惩以法。”
(2).误作。 清 杨复吉 《梦阑琐笔·丛谈》:“‘黄梅时节家家雨’,係 赵师秀 约友诗,见《清苑斋集》,今讹作 司马温公 。《四时读书乐》诗,係 宋 末 仙居 翁森 作,《治家格言》,係本朝 崑山 朱用纯 作,今俱讹作 朱子 。流俗相传,牢不可破。”
分類:讹作妄为
《漢語大詞典》:凶僭
犹言非分妄为。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一:“三月己丑, 镇 定 州各遣使言 幽州 刘守光 凶僭之状,请推为尚父,以稔其恶。”
分類:非分妄为
《漢語大詞典》:谲妄(譎妄)
欺诈妄为。新唐书·裴延龄传:“ 陆贄 为宰相,帝素所信重,极论其譎妄不可任。帝以为排媢,愈益厚 延龄 。”
分類:欺诈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