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毋违(毋違)
不得违误。旧时公文套语。儒林外史第三三回:“即敦请该生即日束装赴院,以便考验,申奏朝庭,引见擢用,毋违,速速!”
《國語辭典》:高升  拼音:gāo shēng
往上升迁。如:「步步高升」。
《國語辭典》:高升(高昇)  拼音:gāo shēng
往上升。如:「步步高升」。《西游记》第一三回:「不一时,红日高升,三藏昏昏沉沉,也辨不得东西南北。」
《國語辭典》:费神(費神)  拼音:fèi shén
1.耗费精神。如:「这事真费神。」
2.托人或谢人帮忙的客气话。如:「请费神代为删改。」
《國語辭典》:好说(好說)  拼音:hǎo shuō
1.客气话,用以表示对方所言过奖,或过谦之词。《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薛婆看了,誇美不尽。……三巧儿道:『好说,我正要与你老人家请个实价。』」《金瓶梅》第三回:「妇人微笑道:『奴家自幼失学。』婆子道:『好说!好说!』」
2.同意、好商量。《红楼梦》第九六回:「别的事都好说,林ㄚ头倒没有什么。若宝玉真是这样,这可叫人作了难了。」
3.好好的说。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三折:「(正旦云)我至死也不随顺你。(刘员外云)好说好说罢!倒是我跪著你,再与你磕头。」
《漢語大詞典》:升恒
亦作“升恆”。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后用为祝颂事业发达的套语。 清 唐孙华 《寿座主讲学仇先生二十六韵》:“师恩惭报効,祗是祝升恆。” 郭沫若 《归去来·前线归来五》:“江山无限好,戎马万夫雄。国运升恒际,清明在此躬。”
《國語辭典》:屈尊  拼音:qū zūn
降尊俯就的意思,今每用为客套语。《儒林外史》第一回:「一个堂堂县令,屈尊去拜一个乡民。」《红楼梦》第十三回:「怎么屈尊大妹妹一个月在这里料理料理,我就放心了。」
《國語辭典》:赐复(賜復)  拼音:sì fù
1.以特恩免除徭役。《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陛下识知寺舍,每来辄加厚恩,愿赐复十年。」
2.公函书牍中的常用语,请人答覆的意思。也作「赐覆」。
《國語辭典》:恃爱(恃愛)  拼音:shì ài
依恃他人的恩爱和宠信。后书信中常用此语,表示自谦。南朝梁。武帝 子夜歌二首之一:「恃爱如欲进,含羞未肯前。」
《國語辭典》:帽子  拼音:mào zi
1.戴在头上,用以遮阳、避雨、保暖或装饰的用品。《儒林外史》第三九回:「老和尚含著眼泪,自己除了帽子。」
2.加上不恰当、挖苦或罪嫌的词。比喻罪名或坏名誉。如:「高帽子」、「绿帽子」。
《漢語大詞典》:启者
旧时书信中开始陈述之套语。 清 林则徐 《致琦善》书:“敬启者:客岁冬腊两月,连肃贺笺。” 鲁迅 《书信集·致蒋抑卮》:“拜启者:前尝由 江户 奉一书,想经察入。”
《漢語大詞典》:公鉴(公鑒)
请求对方共同鉴察的敬词。旧时常用为书信套语。
《國語辭典》:钦此(欽此)  拼音:qīn cǐ
古代皇帝诏书的结尾用语。清。洪升《长生殿》第一○出:「奉圣旨,郭子仪授为天德军使。钦此。」《儒林外史》第三四回:「礼部侍郎徐,为荐举贤才事,奉圣旨,庄尚志著来京引见。钦此。」
《漢語大詞典》:敢言之
古时下属对上言事时的套语。汉书·王莽传上:“三公言事,称‘敢言之’。” 汉 王充 论衡·谢短:“郡言事二府曰‘敢言之’。”
《國語辭典》:恕罪  拼音:shù zuì
原谅罪过。《三国演义》第二二回:「小弟张飞误有冒渎,望乞恕罪。」《儒林外史》第四五回:「我弟兄是寒士,蒙云峰先生厚爱,凡事不恭,但望恕罪。」
《國語辭典》:候教  拼音:hòu jiào
恭候指教。宴客时的用语。《儒林外史》第一五回:「帖子上是:『明日湖亭一卮小集,候教!胡缜拜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