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匡山
(1).山名。即 江西省 的 庐山 。梁书·处士传·刘慧斐:“尝还都,途经 寻阳 ,游於 匡山 。” 唐 韩愈 《游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诗:“偶到 匡山 曾住处,几行衰泪落烟霞。” 宋 叶适 《送赵季清兼谢所惠诗》:“又言謫 匡山 , 五老 烟霞鲜。” 明 徐复祚《投梭记·魔见》:“庙食 匡山 已百春,威灵显赫四方闻。”参见“ 匡庐 ”。
(2).山名。在 四川省 江油县 西,亦名 大匡山 、 大康山 。 唐 杜甫 《不见》诗:“ 匡山 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3).山名。在 浙江省 龙泉县 。此山四旁奋起,而中部低下,状如箕匡,故名。
《漢語大詞典》:匡庐(匡廬)
指 江西 的 庐山 。相传 殷 周 之际有 匡俗 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后汉书·郡国志四·庐江郡“ 寻阳 南有 九江 ,东合为 大江 ” 刘昭 注引 南朝 宋 慧远 《庐山记略》:“有 匡俗 先生者,出 殷 周 之际,隐遯潜居其下,受道於仙人而共岭,时谓所止为仙人之庐而命焉。” 唐 白居易 《草堂记》:“ 匡庐 奇秀,甲天下山。” 明 吴国伦 《鄱阳湖》诗:“欲向 匡庐 卧白云, 宫亭 水色昼氤氲。” 鲁迅 《热风·估〈学衡〉》:“ 匡庐 峨眉 ,山也,则曰纪游,采硫访碑,务也,则曰日记。” 林伯渠 《庐山即景步董老初游庐山韵》:“ 匡庐 胜境都争识,流水高山特逞奇。”参见“ 匡俗 ”。
《國語辭典》:掉臂  拼音:diào bì
1.挥手不顾而去。《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日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
2.閒适自在的样子。宋。邵雍 龙门道中作诗:「侯门见说深如海,三十年来掉臂行。」
《漢語大詞典》:云蒸(雲蒸)
(1).云气升腾。《淮南子·原道训》:“风兴云蒸,事无不应。” 明 李梦阳 《野风》诗:“月滉鱼龙醒,云蒸豺虎骄。”
(2).指升腾的云气。文选·左思〈吴都赋〉:“歊雾漨浡,云蒸昏昧。” 刘良 注:“水气蒸而为云。”
(3).水气,水蒸气。 宋 梅尧臣 《送临江军监酒李太博》诗:“雾气多成雨,云蒸易损衣。”
(4).热气腾腾貌。 南朝 梁简文帝 《和赠逸民应诏》:“乾迴龙动,云蒸冰焕。” 元 袁桷 《次韵李伯宗苦热》:“角枕云蒸纹欲断,蜡灯烟暖泪难禁。”
(5).比喻盛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陈思 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瑯;并体貌英逸,故俊才云蒸。” 鲁迅 《〈唐宋传奇集〉序例》:“惟自 大历 以至 大中 中,作者云蒸,鬱术文苑。”
(6).比喻英豪奋起。 汉 班固 《典引》:“海内云蒸,雷动电熛。” 严复 《主客平议》:“况今者全球云蒸,五洲趾错,物竞之风潮甚大。”
《漢語大詞典》:云兴(雲興)
(1).云起。诗·曹风·候人“薈兮蔚兮,南山朝隮” 毛 传:“薈、蔚,云兴貌。” 南朝 陈后主 《五言画堂良夜履长在节歌管赋诗迾筵命酒十韵成篇》:“云兴四山霾,风动万籟答。” 唐 韦应物 《答刘西曹》诗:“篇翰如云兴, 京洛 颇优游。” 宋 陆游 《舟中》诗:“云兴山叠见,海近地势坼。”
(2).趁时奋起。 晋 陆机 《辨亡论上》:“于时云兴之将带州,飇起之师跨邑。”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奋臂云兴,腾跡虎噬。”
分類:云起奋起
《國語辭典》:作兴(作興)  拼音:zuò xīng
1.兴办、发起。《红楼梦》第三七回:「既是三妹妹高兴,我就帮著你作兴起来。」《红楼梦》第七○回:「咱们的诗社散了一年,也没有人作兴。」
2.抬举、推崇。《醒世恒言。卷二六。薛录事鱼服證仙》:「若非我将吴下旧谱传授与你,看你整治些甚样肴馔出来?能使各位爷这般作兴你?」《儒林外史》第四九回:「只因上年国子监里有一位虞博士,著实作兴这几个人。」
3.流行、盛行。《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只因宋时极作兴是个元宵,大张灯火,御驾亲临,君民且乐。」《文明小史》第八回:「我们外国规矩,是向来不作兴送客的。」
4.或许、可能。《文明小史》第二五回:「这作兴赵宣子的家人们听见的。」《老残游记》第七回:「只因大盗相传有这个规矩,不作兴害镖局的。」
5.凑热闹。《荡寇志》第一一回:「李逵叫道:『阿也也!让你们去罢,我是不要作兴。』」
6.照顾、促成。《醒世姻缘传》第一五回:「不过是每人作兴了千把银子,扶持了个飞过海的前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一二回:「这个陈侍郎老大有些不足天师处,心上分明要去作兴那个僧家。」
7.应该、可以。《海上花列传》第二三回:「话出了嘴,一世勿作兴忘记格。」
《國語辭典》:发动(發動)  拼音:fā dòng
1.开始动作。《史记。卷一二八。褚少孙补龟策传》:「闻古五帝、三王发动举事,必先决蓍龟。」
2.引发、启动。如:「发动群众」、「发动机车」。
3.将分娩时的阵痛。
《國語辭典》:发表(發表)  拼音:fā biǎo
1.呈奏表章。《三国志。卷一二。魏书。崔毛徐何刑鲍司马传。崔琰》:「后太祖为魏王,训发表称赞功伐,褒述盛德。」
2.宣布表达。如:「对于这次的事件,有关单位尚未发表言论,说明处理方式。」「张老师应邀到海外发表论文。」
《漢語大詞典》:发潜(發潛)
(1).奋起于潜藏之中。 元 柳贯 《赠王玄翰》诗:“清观我故友,有子在穷阎。技富愈思蓄,时来当发潜。”
(2).揭发潜伏的坏人坏事。 明 李东阳 《明故资善大夫礼部尚书傅公墓志铭》:“纳忠闲邪,公在讲幄;发潜诛諛,公在史局。”
《國語辭典》:攘袂  拼音:ráng mèi
捋胳膊,捲衣袖。形容振奋而起。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注》:「有奇石,如二人像,攘袂相对。」《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先贤玉摧于前,来哲攘袂于后。」
《漢語大詞典》:奋迹(奮跡)
见“ 奋跡 ”。
亦作“奋蹟”。 谓奋起投身从事某活动。 明 归有光 《嘉靖庚子科乡试对策五道》之四:“ 光武 承 王莽 之乱,奋迹 南阳 。”明史·谭广传:“ 广 长身多力,奋跡行伍至大将,大小百餘战,未尝挫衄。” 清 方苞 《汉高帝论》:“后世开创之君,大抵奋迹干戈扰攘之中,任威权、骋谋诈以得其志。”
《國語辭典》:挥袂(揮袂)  拼音:huī mèi
1.袂,袖子。挥袂指挥动袖子。《文选。曹植。七启》:「挥袂则九野生风,慷慨则气成虹蜺。」
2.挥手告别。唐。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之八:「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唐。沈既济《任氏传》:「任氏不得已,遂行。崟以马借之,出祖于临皋,挥袂别去。」
《漢語大詞典》:郁起(鬱起)
(1).蓬勃兴起。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自风雅寝声,莫或抽绪,奇文鬱起,其《离骚》哉!”
(2).谓纷纷耸起。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法云寺:“祇洹鬱起,宝塔高凌。”
(3).勃然奋起。 南朝 梁 沈约 《郊居赋》:“值龙颜之鬱起,乃凭风而矫翼。”
《漢語大詞典》:虎跃(虎躍)
猛虎腾跃。比喻人得时奋起。 明 唐顺之 《西峪草堂记》:“倐而蠖屈,倐而虎跃,则余不能窥也已。”
《漢語大詞典》:抚翼(撫翼)
拍击翅膀。比喻奋起。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子布 擅名,遭世方扰,抚翼桑梓,息肩 江 表。”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是以 伍员 濯溉於 宰嚭 , 张王 抚翼於 陈相 。” 李善 注:“ 陈餘 因 张耳 抚翼而奋飞。”一说,谓相扶持翼佐,亦通。参阅 李周翰 注。
《漢語大詞典》:震发(震發)
奋发,奋起。国语·周语上:“阳癉愤盈,土气震发。” 韦昭 注:“震,动也。发,起也。”新唐书·艺文志序:“而怪奇伟丽,往往震发於其閒。” 宋 梅尧臣 《冬雷》诗:“震发固有时,曷常事凭怒。”
分類:奋发奋起
《漢語大詞典》:齐奋(齊奮)
共同奋起。宋史·文天祥传:“约日齐奋,有进无退。”
分類:共同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