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68,分3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奉宸
入奉
奉教
肃奉
奉报
奉高
公奉
奉璋
敬奉
奉礼
修奉
面奉
奉辞
奉时
尊奉
《分类字锦》:奉宸
见上注
分类:将领
《韵府拾遗 肿韵》:入奉
王俭褚彦回碑文出陪銮躅入奉帷殿
《漢語大詞典》:奉教
接受教导。 战国 乐毅 《报燕惠王书》:“臣虽不佞,数奉教於君子矣。” 宋 吕祖谦 《答陈同甫书》:“委曲之教,极见诚意,自此谨当奉教。” 明 刘基 《郁离子·九难》:“ 郁离子 曰:‘唯唯,愿奉教。’”
《漢語大詞典》:肃奉(肅奉)
恭敬地接受或遵奉。晋书·礼志下:“钦承旧章,肃奉典制。” 隋炀帝 《设斋愿疏》:“肃奉明詔,暂輟监国,巡慰 淮扬 ,衔龥毗黎。”
《漢語大詞典》:奉报(奉報)
(1).报答。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聂师道:“某即昔年 扬州 紫极宫 中为盗者,感先生至仁之心,今以奉报。”《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承兄盛德,必当奉报,不敢有忘!” 鲁迅 《书信集·致黄苹荪》:“奉报先生殷殷之谊,当俟异日耳。”
(2).犹奉告。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二:“忽復闻鬼语,士人方怒叱之,乃云非敢为厉,有少事奉报耳。”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插画家正在物色,稍迟仍当奉报也。”
分類:报答奉告
《分类字锦》:奉高(奉高)
太康地记奉高者以事东岳帝王禅代之处也
分类:封禅
《漢語大詞典》:公奉
犹俸禄。奉,通“ 俸 ”。南史·褚裕之传:“﹝ 褚球 ﹞仕 齐 为 溧阳 令,在县清白,资公奉而已。”
分類:俸禄
《分类字锦》:奉璋
髦士攸宜。
诗济济辟王左右奉璋郑笺璋璋瓒也祭祀之礼王祼以圭瓒诸臣助之亚祼以璋瓒
分类:宗庙
《國語辭典》:敬奉  拼音:jìng fèng
1.恭敬地遵从与奉行。《左传。宣公十五年》:「后之人或者将敬奉德义,以事神人,而申固其命。」《宋史。卷四三七。儒林列传七。魏了翁》:「复为文谕以厚伦止讼,其民敬奉条教不敢犯。」
2.以物赠人的敬辞。宋。陆游〈戒杀〉诗:「岂无园中蔬,敬奉君子宴。」《醒世姻缘传》第四二回:「但前日儿子进学送他的那谢礼,原不应与他那许多。我一为实是怕他无赖,二为敬奉先生不嫌过厚。」
3.表示接到长辈的信或上级公文的敬语。如:「敬奉指示」。
《韵府拾遗 荠韵》:奉礼(奉礼)
书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传率义奉礼垂优足之道示后世
《漢語大詞典》:修奉
修缮供奉。东观汉记·光武纪:“宜以时修奉 济阳 城阳县 尧帝 之冢。”晋书·礼志上:“司徒 荀组 据 汉献帝 都 许 即便立郊,自宜於此修奉。”宋史·礼志二六:“祖宗陵寝久沦异域,今 金国 既割还故地,便当遣宗室使相与臣僚前去修奉洒扫。”
分類:修缮供奉
《漢語大詞典》:面奉
(1).当面受命。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延英面奉入青闈,亦选功夫亦选奇。”
(2).当面呈献。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闻得县君要换珠玉,小子随身带得有些,特地过来面奉与县君拣择。”
《國語辭典》:奉辞(奉辭)  拼音:fèng cí
奉持谴责的言语。《文选。钟会。檄蜀文》:「奉辞衔命,摄统戎军。」《文选。卢谌。览古诗》:「奉辞驰出境,伏轼径入关。」
分類:告别帝王
《國語辭典》:奉时(奉時)  拼音:fèng shí
遵奉天时。三国魏。嵇康 幽愤诗:「古人有言,善莫近名,奉时恭默,咎悔不生。」南朝齐。王俭〈太宰褚彦回碑文〉:「深达先天之运,匡赞奉时之业。」
分類:遵循天时
《漢語大詞典》:尊奉
尊崇敬仰;尊敬地对待、奉侍。后汉书·独行传·王烈:“遭 黄巾 、 董卓 之乱,乃避地 辽东 ,夷人尊奉之。” 金 王若虚 《史记辨惑十一》:“凡尊奉其人,则有曰师事、父事、兄事者;鄙贱其人,则有曰奴使、奴亲、奴畜者。” 清 姚鼐 《复休宁程南书》:“吾尊奉 朱子 而不言图书,意盖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