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内目
太监头目。 宋 叶适 《著作正字二刘公墓志铭》:“严法守,裁侥倖,自宫掖近侍始可也。今 梁珂 一年三受醲赏,他内目一日迁四使,而但减卿监郎曹数十员乎?”
分類:太监头目
《國語辭典》:伙计(伙計)  拼音:huǒ jì
泛指被雇用的人。如:「这家商店请了三名伙计负责看店。」也作「夥计」。
《國語辭典》:夥计(夥計)  拼音:huǒ jì
受人雇用,替人做事的人。《红楼梦》第六六回:「我同夥计贩了货物,自春天起身往回里走,一路平安。」也作「伙计」。
《漢語大詞典》:客董
客民中头目的自称。 张篁溪 《苏报案实录》:“《苏报》又於五月初八日刊载客民篇云:‘……识者谓此等客民皆不嗜洋烟,并无过老过少之人,又无家室,俱如 汉 唐 屯田塞上之兵。其中有大头目小头目,即客民中自称为“客董”者也。客董者,不事生业,专在城厢内外各乡市镇探听风声,寄宿於栈房,而日以茶寮酒肆为驻足之地。’”参见“ 客民 ”。
《漢語大詞典》:客民
(1).外地寄寓的居民。后汉书·马援传:“詔 武威 太守,令悉还 金城 客民,归者三千餘口,使各反旧邑。” 李贤 注:“ 金城 客人在 武威 者。”清史稿·食货志一:“凡客民在内地贸易,或置有产业者,与土著一律顺编。” 清 夏燮 中西纪事·五口衅端:“其首 刘丽川 者, 粤 东寄居在 沪 之客民也。”
(2).晚 清 下江 一带“哥老会”的别称。 张篁溪 《苏报案实录》:“推客民之始,由於 同治 三年光復 金陵 以后,当事有裁兵之议,沿 江 子弟结连游兵号称‘哥老会’。其会中人屡屡肇事,以名不雅驯,遂故称为‘客民’。”
《漢語大詞典》:探目
旧时租界中包探的头目。《“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罢市实录》:“探目 黄金荣 及各包探等,向各商店婉劝开市,各店主无受劝告者。”
《國語辭典》:押铺(押鋪)  拼音:yā pù
管理驿站的吏卒。《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龙虎君臣会》:「忽一日,史弘肇去铺屋里睡。押铺道:『我没兴添这厮来蒿恼人。』」
分類:头目
《漢語大詞典》:欀头(欀頭)
清 代矿场技术指导和安排劳力等事务的头目。
《漢語大詞典》:总坊(總坊)
明 代坊厢(城镇管辖地区)地方职役的总头目。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坊厢始末:“每一上季,则僉收头派差者一人,曰总坊,僉殷实之家囊金听用,不问多寡者数人,曰当头,名活差。”
《漢語大詞典》:丐头(丐頭)
乞丐中的头目。清史稿·食货志一:“外来流丐,保正督率丐头稽查。”
分類:乞丐头目
《漢語大詞典》:宦者令
主管宦官内侍的头目。例如:宦者令缪贤。——《史记·廉颇蔺如相列传
《漢語大詞典》:黄色工会(黄色工會)
法国 蒙索明市 的一个厂主于1887年收买工会头目所组织的假工会,用以破坏工人罢工。据说当时工人打碎了这个工会会所的玻璃窗,资方就用黄纸裱糊,故称。后即用指资本主义国家中提倡改良主义的工会组织。亦指 中国 解放前为当局或资方控制的假工会。 周恩来 《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是组织赤色工会去争取工人阶级大多数呢,还是到黄色工会里去工作来争取工人阶级大多数呢?”
《國語辭典》:捕头(捕頭)  拼音:bǔ tóu
捕快的长官。《福惠全书。卷一八。刑名部。上番点卯》:「捕头马某遂于怀中出一纸曰:『某知公必讯此。』」
分類:巡捕头目
《國語辭典》:弁目  拼音:biàn mù
原为清代官位较低的武官,后用以指兵士的头目。相当于现在陆军的班长、副班长。
《國語辭典》:党棍(黨棍)  拼音:dǎng gùn
地方上结党成群,倚仗权势、作恶多端的恶棍。如:「这一带党棍横行,目无法纪,人民苦不堪言。」
《漢語大詞典》:盗目(盜目)
盗贼头目。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四六回:“ 长庚 追至 竿塘 ,方寻着敌船数隻,接连放炮,击坏敌船两艘,活擒盗目一名。”
分類:盗贼头目
《漢語大詞典》:腚后跟(腚後跟)
指跟随某个头目专事谄媚奉承、助纣为虐的人。 郭澄清 《大刀记》开篇一:“每到这时, 白眼狼 就领着一些‘腚后跟’来到庙上,在院中敲锣打鼓,鸣鞭放炮,又扭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