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絮巾
(1).犹巾絮。古代的一种头巾。《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四时祠祭,輒自力强,改加衣服,著絮巾,故在 辽东 所有白布单衣,亲荐饌馈,跪拜成礼。”
(2).犹今之棉帽。 唐 皮日休 《寄毘陵魏处士朴》诗:“文籍先生不肯官,絮巾衝雪把鱼竿。”
分類:头巾
《國語辭典》:绡头(綃頭)  拼音:xiāo tóu
束发的头巾。《后汉书。卷八一。独行传。向栩传》:「又似狂生,好被发,著绛绡头。」
分類:束发头巾
《國語辭典》:包髻  拼音:bāo jì
古代妇女用来兜髻的头巾。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三折:「包髻、团衫、绣手巾,都是他受用的。」明。朱有燉 元宫词:「包髻团衫别样妆,东朝谒罢出宫墙。」
分類:发髻头巾
《漢語大詞典》:霞巾
道士的头巾。 唐 韦渠牟 《步虚词》诗之十五:“羽袖挥丹凤,霞巾曳彩虹。”
分類:道士头巾
《漢語大詞典》:毡巾(氈巾)
男子用的毡制的头巾。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先声》:“副末毡巾、道袍、白鬚上。” 郭沫若 《女神·电火光中》:“我想像他( 苏武 )披着一件白羊裘、毡履、毡裳、毡巾覆首。”
分類:男子头巾
《漢語大詞典》:释巾(釋巾)
谓换去平民头巾,开始做官。北齐书·邢邵传:“释巾为 魏宣武 挽郎,除奉朝请,迁著作佐郎。”隋书·高祖纪上:“释巾登仕,搢绅倾属。” 宋 欧阳修 《谢校勘启》:“早滥吹以决科,旋释巾而补吏。”参见“ 释褐 ”。
《國語辭典》:释褐(釋褐)  拼音:shì hé
旧制,新进士必在太学行释褐礼,脱去布衣而换穿官服。后用来比喻做官或进士的及第授官。《文选。扬雄。解嘲》:「夫上世之士,或解缚而相,或释褐而傅。」宋。王禹偁 成武县作诗:「释褐来成武,初官且自强。」
《國語辭典》:掠子  拼音:lüè zi
1.古代用木片、竹片或牛角制成的细齿梳子。也称为「掠头」。
2.裹发的头巾。宋。米芾《画史》:「其后方有丝绢作掠子,掠起发,顶帽出入,不敢使尊者见。既归,于门背取下掠子,篦约发讫,乃敢入。」
《漢語大詞典》:幧头(幧頭)
古代男子束发的头巾。《方言》第四:“络头,帞头也……自 河 以北, 赵 魏 之间曰幧头。”礼记·玉藻“士练带率下辟居” 汉 郑玄 注:“士以下皆禪不合而繂积,如今作幧头为之也。”
《漢語大詞典》:鸟巾(鳥巾)
古代吊唁时戴的暗色头巾。 宋 彭乘 续墨客挥犀·陈烈遵古礼:“不云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今将与二三子行此礼,於是鸟巾栏鞟,与二十餘生,望门以手据地膝行,号慟而入孝堂。”
《國語辭典》:包头(包頭)  拼音:bāo tóu
1.头发上的包巾。《醒世恒言。卷一六。陆五汉硬留合色鞋》:「今日事在无奈,只得把包头齐眉兜了,锁上大门,随由众人望杭州府来。」《儒林外史》第三○回:「一个个装扮起来,都是簇新的包头、鲜的褶子。」
2.俗称包工的首领。
3.城市名。参见「包头市」条。
4.县名。参见「包头县」条。
《漢語大詞典》:逍遥巾
古代的一种头巾名。《三国演义》第三七回:“﹝ 玄德 ﹞忽见一人,容貌轩昂,丰姿俊爽,头带逍遥巾,身穿皂布袍。” 清 张岱 《快园道古·小慧·确对》:“ 江西 有提学对云:‘风摆棕櫚,千手佛摇折叠扇。’……对云:‘霜凋荷叶,独脚鬼戴逍遥巾。’”
分類:头巾
《漢語大詞典》:皂巾
古代受墨刑者所戴的黑色头巾。尚书大传卷一下:“ 唐 虞 象刑,犯墨者蒙皂巾,犯劓者赭其衣。”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黥引作“皁巾”。
《漢語大詞典》:巾鞲(巾韝)
(1).巾褠。头巾和单衣,为古代士人之盛服。宋书·毛脩之传:“吾昔在南, 殷 尚幼少。我得归罪之日,便应巾韝到门邪!” 唐 刘禹锡 《连州刺史厅壁记》:“曩之骑竹马北向相傒者,咸任郡县,巾韝来迎。”
(2).借指士人。 宋 王安石 《北客置酒》:“紫衣操鼎置客前,巾韝稻饭随粱饘。”
(3).见“ 巾鞲 ”。
亦作“ 巾韝 ”。 头巾和臂衣,古代武士所服。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父母见 木兰 ,喜极成悲伤。 木兰 能承父母颜,却卸巾鞲理丝簧。”按,此诗即 唐 韦元甫 所作《木兰歌》,鞲,全唐诗本作“韝”。
《漢語大詞典》:鹿皮巾
鹿皮做的头巾。隐士所用。《梁书·处士传·何点》:“ 文先 以皮弁謁 子桓 , 伯况 以縠綃见 文叔 ,求之往策,不无前例。今赐卿鹿皮巾等。后数日,望能入也。”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人事·隐逸:“ 梁武帝 赐 陶隐居 鹿皮巾。”
《漢語大詞典》:缃帻(緗幘)
浅黄色头巾。晋书·舆服志:“ 汉 仪,立秋日猎,服緗幘。”隋书·礼仪志六:“请雨则服緗幘,东耕则服青幘。”
分類:黄色头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