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七颠八倒(七顛八倒)  拼音:qī diān bā dǎo
1.纷乱。《朱子语类。卷五一。孟子。梁惠王下》:「只当商之季,七颠八倒,上下崩颓。」《红楼梦》第一一一回:「家下人等见凤姐不在,也有偷閒歇力的,乱乱吵吵已闹的七颠八倒,不成事体了。」
2.形容晕头转向,神魂颠倒。《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只为这冤家害的我一丝两气,七颠八倒。」
《國語辭典》:青黄不接(青黃不接)  拼音:qīng huáng bù jiē
青,指还没成熟的绿色农作物。黄,指黄熟的谷物。青黄不接指作物还没成熟,存粮又已吃完。比喻有所匮乏,一时难以接济。《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三回:「这个当儿,正是我家一个青黄不接的时候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一回:「那不过青黄不接之时,偶一为之罢了;倘使终岁如此,那就不得了了!」
《漢語大詞典》:跑躁
(1).指精神失去控制的症状。儒林外史第二四回:“他用了一剂药,小的哥子次日就发了跑躁,跳在水里淹死了。”
(2).谓精神失去控制。《醒世姻缘传》第三六回:“ 晁夫人 越发跑躁得异样。 春鶯 、 尹三嫂 、 小和尚 三人不住的悲啼,一连七夜,眼也不曾得合。看看二更将尽, 晁夫人 躁得见神见鬼;交了三更,躁出一身冷汗, 晁夫人 渐渐安稳,昏昏的睡熟了去。”
《國語辭典》:皮之不存,毛将安傅(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拼音:pí zhī bù cún,máo jiāng ān fù
皮都不存在了,毛又要长在那里呢?语出《左传。僖公十四年》:「冬,秦饥,使乞籴于晋,晋人弗与。庆郑曰:『背施无亲,幸灾不仁,贪爱不祥,怒邻不义,四德皆失,何以守国?』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后比喻事物互相依附存在。也作「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漢語大詞典》:失墒
土壤失去了适合种子发芽或作物生长的湿度。如:受旱程度正在迅速加深,已经抢救的作物也会很快脱水或失墒,有再度受旱的可能。
《国语辞典》:失而复得(失而复得)  拼音:shī ér fù dé
失去后再获得。宋。王安石〈原过〉:「是失而复得,废而复举也。」
《國語辭典》:失恋(失戀)  拼音:shī liàn
恋爱中的男女,失去了对方的爱情。
《國語辭典》:神经错乱(神經錯亂)  拼音:shén jīng cuò luàn
1.精神病所呈现的一种状态。
2.精神异常,思虑迷糊不清。如:「那是他酒醉、神经错乱时说的话,你别在意。」
《漢語大詞典》:神龙失埶(神龍失埶)
喻失去权位。埶,同“ 势 ”。后汉书·隗嚣传:“要之,鱼不可脱於渊,神龙失埶,即还与蚯蚓同。”
分類:失去权位
《國語辭典》:神魂颠倒(神魂顛倒)  拼音:shén hún diān dǎo
精神恍惚,心意迷乱。明。王玉峰《焚香记》第二六出:「烦絮得神魂颠倒,心恍恍睡魔催。」《老残游记》第二回:「创出这个调儿,竟至无论南北高下的人听了他唱书无不神魂颠倒。」也作「梦魂颠倒」。
《國語辭典》:手足失措  拼音:shǒu zú shī cuò
手足无处安放。形容没有主意,不知如何是好。参见「手足无措」条。唐。韩愈 为韦相公让官表:「承命震骇,心神靡宁,顾己惭腼,手足失措。」《三国演义》第八五回:「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
《國語辭典》:人离乡贱(人離鄉賤)  拼音:rén lí xiāng jiàn
人一离开熟悉的环境,所有的人际关系皆不存在,自然毫无地位。比喻人在陌生环境的哀伤心境。《西游记》第三六回:「长老闻言,满眼垂泪道:『可怜!可怜!这才是人离乡贱!我弟子从小儿出家,做了和尚,又不曾拜忏吃荤生歹意,看经怀怒坏禅心,……不知是那世里触伤天地,教我今生常遇不良人!』」
《國語辭典》:人事不省  拼音:rén shì bù xǐng
昏迷不醒,失去知觉、意识。《醒世恒言。卷八。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刘璞因冒风之后,出汗虚了,变为寒症,人事不省,十分危笃。」
《國語辭典》:稍纵即逝(稍縱即逝)  拼音:shāo zòng jí shì
稍一放松,便会失去。形容时间或机会很容易错失。如:「时间稍纵即逝,我们得好好把握。」
《漢語大詞典》:三日耳聋(三日耳聾)
三天失去听觉。极言受震动之烈。景德传灯录·怀让禅师:“一日,师谓众曰:‘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再蒙 马大师 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黑。’” 宋 陆游 《戏用方外语示客》:“踞牀一喝君闻否?三日犹应觉耳聋。” 清 钱谦益 《天都瀑布歌》:“愕眙莫讶诗思穷,老夫三日犹耳聋。”亦作“ 三日聋 ”。 清 龚自珍 《题吴南芗东方三大图》诗:“小臣若上议,廷臣三日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