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太阳(太陽)  拼音:tài yáng
恒星之一,半径约为75万公里,距地球约1亿5000万公里,地球与其他行星绕其公转。为气态天体,表面温度约为摄氏5500度,中心温度估计超过摄氏1500万度,足以进行核反应。
《國語辭典》:太阳穴(太陽穴)  拼音:tài yáng xuè
位于眉棱骨和外眼角中点向后约一横指动脉搏动处。
分類:鬓角眉梢
《国语辞典》:出太阳(出太阳)  拼音:chū tài yáng
天气晴朗。如:「难得今天出太阳,家人决定一起到户外踏青。」
分类:天气晴朗
《國語辭典》:太阳系(太陽系)  拼音:tài yáng xì
太阳与环绕其运行的各种天体的总称。除太阳为恒星外,其馀成员包括行星、矮行星、小天体(小行星、彗星)等。行星、矮行星和小行星皆可能有卫星环绕。
《国语辞典》:太阳风(太阳风)  拼音:tài yáng fēng
由太阳喷发出来的带电粒子,主要包含电子、质子,与氦原子核,以每秒数百公里高速喷出。
《漢語大詞典》:太阳草(太陽草)
草名。即黄精。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七:“太阳之草,名曰黄精。饵而食之,可以长生。” 宋 朱弁 《苏子翼送黄精酒》诗:“仙经何物堪却老,较功无如太阳草。”
分類:草名黄精
《国语辞典》:太阳旗(太阳旗)  拼音:tài yáng qí
日本国旗。因日本国旗以太阳为标志,故俗称为「太阳旗」。
《分类字锦》:托体太阳(托体太阳)
蔡邕为陈留县上孝子状且乌以反哺托体太阳羔以跪乳为贽国卿
分类:
《漢語大詞典》:太阳地儿(太陽地兒)
指阳光照着的地方。如:到阴凉里来吧,别在太阳地儿晒着。
《國語辭典》:太阳灯(太陽燈)  拼音:tài yáng dēng
一种产生紫外线的装置。其构造是在真空的石英管中放入水银蒸气与两个电极,通电时两极在水银蒸气中放电,产生大量紫外线。一般应用于医疗保健上。
《國語辭典》:太阳电池(太陽電池)  拼音:tài yáng diàn chí
一种将光能转成电能的半导体装置。能因光的照射在两极间造成电动势,可供人造卫星仪器作为电源。多用矽或砷化镓作为材料。
《國語辭典》:太阳膏(太陽膏)  拼音:tài yáng gāo
贴在太阳穴上的膏药,用于治疗头痛。
《國語辭典》:太阳糕(太陽糕)  拼音:tài yáng gāo
由白米面加糖制成,其上捏印有小鸡形状的一种糕点。旧时用来祭祀太阳星君,因此称为「太阳糕」。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太阳糕》:「二月初一日,市人以米面团成小饼,五枚一层,上贯以寸馀小鸡,谓之太阳糕。都人祭日者,买而供之,三五具不等。」
《國語辭典》:太阳黑子(太陽黑子)  拼音:tài yáng hēi zǐ
太阳表面的暗斑,直径达数万至数十万公里。因局部磁场较强,造成温度较周围低,以致看起来较暗。太阳黑子的总数反映太阳的活跃程度,约以十一年为周期。简称为「黑子」。
《漢語大詞典》: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时烈时弱,平均以11.04年为周期。处于活动剧烈期的太阳(称为“扰动太阳”)辐射出大量紫外线、x射线、粒子流和强射电波,因而往往引起地球上极光、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
分類:大气层
《分类字锦》:太阳激气(太阳激气)
论衡雷者太阳之激气也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