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闺阁之臣(闺阁之臣)  拼音:guī gé zhī chén
太监、宦官。《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
分类:太监宦官
《漢語大詞典》:宗主爷(宗主爺)
明 代太监对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尊称。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章:“ 王承恩 带着自家的小太监肃立路旁,拱手请安并说道:‘宗主爷还不回府休息?’”
《国语辞典》:净身人(净身人)  拼音:jìng shēn rén
割去生殖器的男人。如古时的太监。
《国语辞典》:敬事房  拼音:jìng shì fáng
清代宫内主管庶务的机构,由太监主其事。
《国语辞典》:李莲英(李莲英)  拼音:lǐ lián yīng
人名。生卒年不详。清末宦官,任职总管太监,为慈禧太后所宠信,声势极盛。慈禧失德及拳匪作乱,多与其相关。慈禧死后,退居宫外,不久死亡。
《漢語大詞典》:驐狗
阉狗。对太监的詈词。 清 李玉 《清忠谱·书闹》:“ 童贯 这驐狗,作恶异常,教我那裡按捺得定。”
分類:太监詈词
《漢語大詞典》:厂珰(廠璫)
明 代称掌管东、西厂、内行厂的大太监。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监·东厂:“厂衞大抵相倚为重,如己丑锦衣大帅 刘守有 一逐,而厂璫 张鲸 遂继之。”
《漢語大詞典》:菜户
古代太监与宫女结成假夫妇,俗称菜户。 清 纪昀 《明懿安后外传》:“ 明 之宫人无子者,各择内监为侣,谓之对食,亦谓之菜户。其财物相通如一家,相爱若夫妇然。既而妃嬪以下亦颇有之,虽天子亦不禁,以其宦者不之嫌也。”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曼殊》:“老尼亦知书,係 明 季官婢,当时所称菜户者。”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九章:“那个掌舵的太监有一个菜户。”原注:“太监与宫女结成假夫妻,俗称菜户。这种事起自 汉 朝,在 明 朝宫中也是合法的。”参见“ 对食 ”。
《國語辭典》:对食(對食)  拼音:duì shí
1.面对食物。唐。杜甫夏日叹〉诗:「对食不能餐,我心殊未谐。」
2.一起用餐。《东观汉记。卷一四。鲍永传》:「今圣主即位,天下已定,不降何待?即开城降,永说下怀。上大喜,与永对食。」
3.古代指宫女之间或宫女与宦官相恋,结为夫妇。《明史。卷三○五。宦官传二。魏忠贤传》:「长孙乳媪曰客氏,素私侍朝,所谓对食者也。及忠贤入,又通焉。」
《漢語大詞典》:大审(大審)
明 代刑制,每五年朝廷命司礼太监会同三法司堂上官审理刑狱,谓之大审。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审平反纪略:“凡遇丙辛之年,即特勅司礼监掌印太监一员,前往三法司録囚,名曰大审。”明史·刑法志二:“ 成化 十七年命司礼太监一员会同三法司堂上官,於大理寺审録,谓之大审。 南京 则命内守备行之,自此定例,每五年輒大审。”
《漢語大詞典》:传诏童(傳詔童)
小太监。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礼异:“ 梁 主常遣传詔童赐羣臣岁旦酒、辟恶散、却鬼丸三种。” 清 梁章钜 称谓录·太监古称:“酉阳杂俎‘ 梁 主常遣传詔童赐羣臣岁旦酒’,当是小黄门之类。”
分類:太监
《漢語大詞典》:内家官
指宫内太监。 清 洪升 《长生殿·禊游》:“内家官,催何紧。姐姐妹妹,偏背了春风独近。” 徐朔方 校注:“宫内官,此指传旨的小内侍。”
《漢語大詞典》:内厂(内廠)
明朝 设立的特务机关,由太监负责。明史·刑法志三:“ 万历 初, 冯保 以司礼兼厂事,建厂东上北门之北,曰内厂,而以初建者为外厂。”明史·武宗纪:“﹝ 正德 三年﹞八月辛巳,立内厂, 刘瑾 领之。”
《國語辭典》:三保太监(三保太監)  拼音:sān bǎo tài jiàn
明成祖太监郑和,小字三保,故称为「三保太监」。参见「郑和」条。
《漢語大詞典》:监织造
明朝在南京、苏州、杭州各置提督织造太监一人,掌管皇室用的丝织品。例如:中人监织造者。——·张廷玉《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