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四门(四門)
(1).指明堂四方的门。《书·舜典》:“宾于四门,四门穆穆。”《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闢四门而开四聪。”
(2).学校名,即四门学。《旧唐书·归崇敬传》:“其国子、太学、四门三馆,各立五经博士。”详“ 四门学 ”。
(3).佛经有 释迦牟尼 ( 净饭王 太子)出四门受天帝感化而出家修道的传说。《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 殷 鉴四门,幽求六岁。” 李善 注引《瑞应经》曰:“太子至十四,启王出游,始出城东门,天帝化作病人,即迴车,悲念人生俱有此患。太子出城南门,天帝化作老人,迴车而还,愍念人生丁壮不久。太子出城西门,天帝化作死人,迴车而还,愍念天下有此三苦。太子出城北门,天帝化作沙门,太子曰:‘善哉,唯是为快。’即迴车还,念道清浄,不宜在家。”
(4).武术名词。使刀弄棍或打拳的一种架势。《负曝闲谈》第二回:“因他四门开得好,蒙本处提标营营官的少爷赏识了,替他补了一分粮,又给了他一道八品军功的奬札。”参见“ 四门斗里 ”。
(2).学校名,即四门学。《旧唐书·归崇敬传》:“其国子、太学、四门三馆,各立五经博士。”详“ 四门学 ”。
(3).佛经有 释迦牟尼 ( 净饭王 太子)出四门受天帝感化而出家修道的传说。《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 殷 鉴四门,幽求六岁。” 李善 注引《瑞应经》曰:“太子至十四,启王出游,始出城东门,天帝化作病人,即迴车,悲念人生俱有此患。太子出城南门,天帝化作老人,迴车而还,愍念人生丁壮不久。太子出城西门,天帝化作死人,迴车而还,愍念天下有此三苦。太子出城北门,天帝化作沙门,太子曰:‘善哉,唯是为快。’即迴车还,念道清浄,不宜在家。”
(4).武术名词。使刀弄棍或打拳的一种架势。《负曝闲谈》第二回:“因他四门开得好,蒙本处提标营营官的少爷赏识了,替他补了一分粮,又给了他一道八品军功的奬札。”参见“ 四门斗里 ”。
《漢語大詞典》:四门学(四門學)
古代学校名。 北魏 正始 四年创立四门小学,初设于京师四门,后与太学同在一处。 唐 代四门学为大学,隶国子监,传授儒家经典,性质与国子学、太学同,惟学生家庭出身品级较低。 隋 代及 北宋 亦设四门学,存在时间很短。 元 以后废。参阅《新唐书·选举志上》。
《國語辭典》:王乔(王喬) 拼音:wáng qiáo
1.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参见「王子乔」条。
2.人名。生卒年不详,汉叶县人,曾为县令。相传其善于神术,曾把鞋子化成两只凫鸟乘坐,进见帝王。
2.人名。生卒年不详,汉叶县人,曾为县令。相传其善于神术,曾把鞋子化成两只凫鸟乘坐,进见帝王。
《漢語大詞典》:赞书(贊書)
亦作“賛书”。
(1).帮助帝王起草诏书。《周礼·春官·御史》:“掌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治令,以赞冢宰,凡治者受灋令焉,掌赞书,凡数从政者。” 郑玄 注:“王有命,当以书致之,则赞为辞,若今尚书作詔文。”
(2).指诏书。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褒赠伊川》:“朕锡以赞书,宠以延阁,以震耀褒表之者,深明上之所予在此而不在彼也。” 元 黄溍 《董公神道碑》:“公正色立朝,始终一节,增光前烈,形于賛书。”
(3).官名。负责帮助太子习字。《明史·职官志二》:“又置资德院资德一人,资善二人。其属,赞读、赞书、著作郎各二人,掌典籍各一人。”
(1).帮助帝王起草诏书。《周礼·春官·御史》:“掌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治令,以赞冢宰,凡治者受灋令焉,掌赞书,凡数从政者。” 郑玄 注:“王有命,当以书致之,则赞为辞,若今尚书作詔文。”
(2).指诏书。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褒赠伊川》:“朕锡以赞书,宠以延阁,以震耀褒表之者,深明上之所予在此而不在彼也。” 元 黄溍 《董公神道碑》:“公正色立朝,始终一节,增光前烈,形于賛书。”
(3).官名。负责帮助太子习字。《明史·职官志二》:“又置资德院资德一人,资善二人。其属,赞读、赞书、著作郎各二人,掌典籍各一人。”
《漢語大詞典》:少阳(少陽)
(1).东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邪絶少阳而登太阴兮,与真人乎相求。”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少阳,东极。”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一:“东方少阳,日月所出。” 王闿运 《衡阳常氏家庙碑》:“前设大殿,户向少阳。”
(2).东宫。太子所居。《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正体毓德於少阳。” 李善 注:“正体,太子也……少阳,东宫也。”
(3).后以指太子。 南朝 梁 王筠 《昭明太子哀册文》:“式载明两,实惟少阳;既称上嗣,且曰元良。”《旧唐书·李密传》:“始曀明两之暉,终干少阳之位。”
(4).《易》“四象”之一。《易》以七为少阳。《易·繫辞上》“十有八变而成卦” 唐 孔颖达 疏:“每一爻有三变……其两多一少为少阳者,谓三揲之间,或有一箇九、有一箇八而有一箇四,或有二箇八而有一箇五,此为两多一少也。如此三变既毕,乃定一爻。”
(5).中医学经脉名。分手少阳经和足少阳经。手少阳经为三焦经,足少阳经为胆经。
(6).见“ 少扬 ”。
(2).东宫。太子所居。《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正体毓德於少阳。” 李善 注:“正体,太子也……少阳,东宫也。”
(3).后以指太子。 南朝 梁 王筠 《昭明太子哀册文》:“式载明两,实惟少阳;既称上嗣,且曰元良。”《旧唐书·李密传》:“始曀明两之暉,终干少阳之位。”
(4).《易》“四象”之一。《易》以七为少阳。《易·繫辞上》“十有八变而成卦” 唐 孔颖达 疏:“每一爻有三变……其两多一少为少阳者,谓三揲之间,或有一箇九、有一箇八而有一箇四,或有二箇八而有一箇五,此为两多一少也。如此三变既毕,乃定一爻。”
(5).中医学经脉名。分手少阳经和足少阳经。手少阳经为三焦经,足少阳经为胆经。
(6).见“ 少扬 ”。
《漢語大詞典》:父师(父師)
(1).即太师。上古三公之一。《书·微子》:“ 微子 若曰:‘父师、少师, 殷 其弗或乱正四方。’” 孔 传:“父师,太师。”《汉书·五行志上》:“降及於 殷 , 箕子 在父师位而典之。” 颜师古 注:“父师,即太师, 殷 之三公也。 箕子 , 紂 之诸父而为太师,故曰父师。”
(2).即大司成。太子的师傅,掌国学之教。《礼记·文王世子》:“乐正司业,父师司成。” 孔颖达 疏:“父师,主太子成就其德行也。” 孙希旦 集解:“父师,即大司成也。乐正掌国学之政,故世子之学业,乐正之所主;大司成总国学之教,故世子学业之成,大司成之所主也。”
(3).上古告老还乡的大夫。《仪礼·乡饮酒礼》“主人就先生而谋賔介” 汉 郑玄 注:“古者年七十而致仕,老於乡里。大夫名曰父师,士名曰少师。”
(4).对长者的尊称。《汉书·叙传上》:“是所望於父师矣。” 颜师古 注:“齿为诸父,尊之如师,故曰父师。”
(5).对师长的敬称。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於是推本 尧 舜 以来相传之意,质以平日所闻父师之言,更互演绎,作为此书。” 宋 周必大 《池阳四咏》之二:“向来稍喜《唐风集》,今信 樊川 是父师。”
(6).指基督教传教士。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洎 元 明 时,虽有一二景教父师,以教理暨历算质学于 中国 ,而其道非盛。”
(2).即大司成。太子的师傅,掌国学之教。《礼记·文王世子》:“乐正司业,父师司成。” 孔颖达 疏:“父师,主太子成就其德行也。” 孙希旦 集解:“父师,即大司成也。乐正掌国学之政,故世子之学业,乐正之所主;大司成总国学之教,故世子学业之成,大司成之所主也。”
(3).上古告老还乡的大夫。《仪礼·乡饮酒礼》“主人就先生而谋賔介” 汉 郑玄 注:“古者年七十而致仕,老於乡里。大夫名曰父师,士名曰少师。”
(4).对长者的尊称。《汉书·叙传上》:“是所望於父师矣。” 颜师古 注:“齿为诸父,尊之如师,故曰父师。”
(5).对师长的敬称。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於是推本 尧 舜 以来相传之意,质以平日所闻父师之言,更互演绎,作为此书。” 宋 周必大 《池阳四咏》之二:“向来稍喜《唐风集》,今信 樊川 是父师。”
(6).指基督教传教士。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洎 元 明 时,虽有一二景教父师,以教理暨历算质学于 中国 ,而其道非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