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皇邸  拼音:huáng dǐ
1.放置在天子座后的屏风。《周礼。天官。掌次》:「王大旅上帝,则张毡案,设皇邸。」唐。贾公彦。疏:「设皇邸者,邸谓以版为屏风,又以凤皇羽饰之,此谓王坐所置也。」
2.皇帝居住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天律
(1).天时变化的节律。 晋 陆云 《喜霁赋》:“肃有祷於人谋兮,反极阴於天律。”
(2).天然的音律。 唐 刘禹锡 《唐故尚书主客员外郎卢公集纪》:“心之精微,发而为文。文之神妙,咏而为诗。犹夫孤桐朗玉,自有天律。”
(3).天界的律令。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 政和 后,道士有赐玉方符者,其次则金方符,长七寸,阔四寸,面为符,背铸御书曰:‘赐某人奉以行教,有违天律,罪不汝贷。’”
《國語辭典》:匏爵  拼音:páo jué
以乾匏做成的盛酒器,古代祭天或帝王郊祭时使用。《宋史。卷一三三。乐志八》:「匏爵斯陈,百味旨酒。」
《漢語大詞典》:甲子雨
甲子日所下的雨。俗谓可兆天时并人事。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一:“春雨甲子,赤地千里。夏雨甲子,乘船入市。秋雨甲子,禾头生耳。冬雨甲子,鹊巢下地,其年大水。” 唐 杜甫 《雨》诗:“冥冥甲子雨,已度立春时。” 宋 范成大 《梅雨》诗之四:“千山云深甲子雨,十日地湿东南风。”
《漢語大詞典》:受时(受時)
遇到的天时。荀子·天论:“受时与治世同,而祸殃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分類:遇到天时
《漢語大詞典》:烟策(煙策)
(1).传说仙人巡天时驱使坐骑的鞭子。 唐鲍溶 《途中旅思》诗之一:“心期 周太子 ,下马拜虚碧,鹤驾如可从,他年执烟策。” 唐 顾云 《华清词》:“九色真龙上汉时,愿把霓幢引烟策。”
(2).登山用的竹杖。 唐 苏子华 《竹如意赋》:“众媚彩而求益,我求真而自适;点珠翠之华筵,宜幽栖之烟策。”
《漢語大詞典》:高燎
祭天时烧柴薪的火焰。 南朝 宋 颜延之 《郊祀歌》:“奔精昭夜,高燎煬晨。”宋史·乐志十六:“漏残柝静,鸡声远到,高燎入层霄。”
《漢語大詞典》:钩车(鉤車)
亦作“钩车”。
(1).古 夏后氏 祀天时所乘之车。车前栏弯曲如钩,故称。礼记·明堂位:“鉤车, 夏后氏 之路也。” 郑玄 注:“鉤,有曲舆者也。” 孔颖达 疏:“鉤,曲也。舆则车牀。曲舆,谓曲前阑也。”
(2).古兵车之一种。上设钩梯,用于侦察。太平御览卷三三四引司马法·天子之义:“戎车: 夏 曰钩车,先正也; 殷 曰寅车,先疾也; 周 曰元戎,先良也。”注:“钩,设准望远近,计车量地以立垒。” 汉 陈琳《武军赋》:“鉤车轇轕,九牛转牵。”南史·臧质传:“ 魏 以鉤车鉤垣楼……明日又以衝车攻城。”
《漢語大詞典》:苍辂(蒼輅)
皇帝祀天时乘坐的一种车。隋书·礼仪志五:“皇帝之輅,十有二等:一曰苍輅,以祀昊天上帝。” 唐 王晙 《贺飨太庙拜南郊表》:“臣幸逢昌运,外守藩条,不及侍苍輅之后尘,仰泰坛之盛典。”
《漢語大詞典》:燔告
古祭天时焚柴祝告。 明 宋濂 《寅斋后记》:“凡牲醴之丰,祝号之雅,器币之节,燔告之严,皆命公典之。”
《國語辭典》:用天因地  拼音:yòng tiān yīn dì
顺应天时地利。指依据客观条件行事。《东观汉记。卷二三。公孙述载记》:「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所谓用天因地,成功之资也。」
《国语辞典》:探春之宴  拼音:tàn chūn zhī yàn
春天时到郊外游玩所开的宴会。五代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探春》:「都人士女,每至正月半后,各乘车跨马,供帐于园圃或郊野中,为探春之宴。」
《国语辞典》:燕雁代飞(燕雁代飞)  拼音:yàn yàn dài fēi
春天时燕南来,而雁北飞,秋天则相反。比喻更替轮换。《淮南子。地形》:「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
《国语辞典》:昼伏夜出(昼伏夜出)  拼音:zhòu fú yè chū
白天时潜伏休息,晚上才出来活动。如:「那人每天昼伏夜出,形踪诡秘,实在令人好奇。」《明史。卷二四四。魏大中列传》:「既抵都,逻卒四布,变姓名匿旅舍,昼伏夜出,称贷以完父赃。」
《漢語大詞典》:勃厉(勃厲)
因天时不和而引起的疾疫。勃,通“ 悖 ”。邓析子·无厚:“天不能屏勃厉之气,令夭折之人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