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放射性微尘
带有放射性物质的尘埃。由放射性物质沾附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或液体微粒而形成。在各种放射性同位素的生产和处理、核反应堆的运行和核爆炸等过程中最易产生。
《漢語大詞典》:防锈漆
可保护金属表面免受大气、海水等的化学或电化学腐蚀的涂料。可分为物理性和化学性防锈漆两大类。前者靠颜料和漆料的适当配合,形成致密的漆膜以阻止腐蚀性物质的侵入,如铁红、铝粉、石墨防锈漆等;后者靠防锈颜料的化学抑锈作用,如红丹、锌黄防锈漆等。用于桥梁、船舶、管道等金属的防锈。
《漢語大詞典》:胆粗气壮(膽粗氣壯)
谓胆大气盛,无所畏惧。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我只从昨日受了那和尚的一番折磨,又经了 十三妹 姐姐的一番教化,不觉得胆粗气壮起来。”亦作“ 胆壮气粗 ”。 袁静 《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师长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员,有他指挥我们打仗,我们心里特别踏实,胆壮气粗。”
《國語辭典》:大气污染(大氣汙染)  拼音:dà qì wū rǎn
大气中含有非自然大气所应有的污染物质。如有害气体或灰尘超过一定浓度时,即造成大气污染。一般的污染源来自工厂、汽车的废气排放。
《漢語大詞典》:大气辐射
指由大气放射出的辐射。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和臭氧均能强烈地吸收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同时也吸收少量的太阳辐射。大气因此而获得热量,也就不停地向外放出辐射。气温越高、水汽含量越大,大气辐射就越强。
《漢語大詞典》:大气保温效应
指大气层对大气下层和地表的保温作用。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臭氧、氧化亚氮、氯氟烃以及水汽等既能吸收来自太空的长波辐射,又能拦截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下层和地表温度升高。
《国语辞典》:臭氧层(臭氧层)  拼音:chòu yǎng céng
气象学称上层大气中常见的一层,其间臭氧有显著集中现象,对大气辐射平衡关系很重要。此域大致在十与五十公里之间,最大臭氧集中区约在二十与二十五公里之间。
《漢語大詞典》:气象火箭
探测高层大气的物理特征(如气压、温度、湿度等)和现象的探空火箭。通常为小型无控制火箭,重10~100千克。探测高度30~100千米。
《國語辭典》:湿度计(溼度計)  拼音:shī dù jì
测量空气中湿度的仪器。
《漢語大詞典》:乳糜晕(乳糜暈)
日光透过大气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乳白色糊状的光圈。 郭沫若 《归去来·浪花十日》:“日光颇类秋阳,无盛暑意。空气中有乳糜晕。”
《漢語大詞典》:日幢
晕的一种。大气中的光学现象。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十一:“日生耳,主晴雨……若是长而下垂通地,则又名曰日幢,主久晴。日出早,主雨;出晏,主晴。”
分類:大气光学
《国语辞典》: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  拼音:kōng qì yā suō jī
吸取大气中的空气,将其压缩,以产生高压空气的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