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高门大户(高門大户)
大户大家。《西游记》第六七回:“你这贵处,地势清平,又许多人家居住,更不是偏僻之方,有甚么妖精,敢上你这高门大户?” 茅盾 《手的故事》:“高门大户的小姐少爷,手指儿都是又滑又软,又细长。”
分類:大户大家
《漢語大詞典》:非语言传播
不见诸语言文字,但大家都能理解的传播方法。即通过人们可以感觉到的姿态、音容、笑貌、气味、颜色等非语言符号进行传播。
《漢語大詞典》:闺爱(閨愛)
旧指大家女子。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爵禄前定:“公年少时,尝馆授巨室,其闺爱中夜来奔,坚拒不纳。明旦,託以他故,敛书告别。”
分類:大家女子
《漢語大詞典》:彼此彼此
常用做客套话,表示大家一样。例如:您辛苦啦!——彼此彼此。
含义是:大家一样。例如:反正大家都是二级工,彼此彼此。
《漢語大詞典》:笔管条直
笔直(多指直立着):这棵树长得~ㄧ大家~地站着等点名。
《國語辭典》:大眼望小眼  拼音:dà yǎn wàng xiǎo yǎn
比喻毫无办法,只好相对发楞。《儒林外史》第三回:「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也作「大眼看小眼」。
《漢語大詞典》:打并伙
大家凑钱买东西吃。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四六回:“我提个意见,天气这么热,咱们‘打并伙’吃西瓜吧!吃了再开会!”
《漢語大詞典》:船到码头车到站
比喻事情已经成功
这个大任务总算完成了。船到码头车到站,大家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阵啦!
《國語辭典》:奇文共赏(奇文共賞)  拼音:qí wén gòng shǎng
奇特美妙的文章大家共同欣赏。语本晋。陶渊明〈移居〉诗二首之一:「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國語辭典》:亲离众叛(親離眾叛)  拼音:qīn lí zhòng pàn
亲信背离,众人反叛。形容不得人心,处境孤立。唐。陆贽 议汴州逐刘士宁事状:「刘士宁昏荒暴慢,恶贯久盈,圣情爱人,久为含忍,亲离众叛,自取奔亡。」也作「众叛亲离」、「众散亲离」。
《國語辭典》:众叛亲离(眾叛親離)  拼音:zhòng pàn qīn lí
众人反叛,亲信背离。形容不得人心,处境孤立。《左传。隐公四年》:「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唐。辛替否 谏造金仙玉真两观疏:「夺百姓之食以养残凶,剥万人之衣以涂土木。于是人怨神怒,众叛亲离,水旱不调。」也作「亲离众叛」、「众散亲离」。
《漢語大詞典》:派活
分派工作任务
大家在等着领班派活儿
《漢語大詞典》:你追我赶(你追我趕)
形容竞赛激烈,大家都不甘落后。《新华半月刊》1960年第14期:“我们正处在一个你追我赶、飞跃向前的建设热潮中。”《新华月报》1973年第7期:“工人们互相协作,你追我赶,捷报频传。”
《漢語大詞典》:毗狸
亦作“ 毗离 ”。亦作“毘貍”。 契丹 语译音。即黄鼠。形似大家鼠,体棕黄色,眼大,较突出。群栖于干燥的草原地区,遍布我国 东北 、 内蒙古 、 华北 和 西北 。其毛皮可利用。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事志:“ 契丹国 产毘貍,形类大鼠而足短,极肥,其国以为殊味。穴地取之,以供国主之膳,自公、相下,不可得而尝。”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北令邦:“《续挥犀》载 刁约 使 契丹 ,戏为诗云‘……饯行三匹裂,密赐十毗貍。’”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 辽 重毗离,亦曰‘毗令邦’,即 宣化 黄鼠, 明 人尚重之,今亦不重矣。”
《漢語大詞典》:碰球
一种口头游戏。大家围坐,依次报数,报一者为“一球”,报二者为“二球”,余类推。首由“一球”开头以“一球”碰在座的任何一“球”,被碰者立即接应将“球”碰出。在互碰中,如有人说错、忘记接应或接应过慢,就被罚表演节目。 孙犁 《白洋淀纪事·吴召儿》:“识字班的课程第一是唱歌,歌唱会了,剩下的时间就碰球。山沟的青年妇女们,碰起球来,真是热烈,整个村子被欢笑声浮了起来。”
《國語辭典》:舍己从人(舍己從人)  拼音:shě jǐ cóng rén
放弃自己的意见或利益,而尊从他人。《书经。大禹谟》:「稽于众,舍己从人。」《孟子。公孙丑上》:「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也作「舍己就人」、「舍己从人」。
《國語辭典》:舍己从人(捨己從人)  拼音:shě jǐ cóng rén
放弃己见,听从他人。也作「舍己从人」、「舍己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