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大哭  拼音:dà kū
大声地哭。指哭得非常厉害。《三国演义》第九回:「董卓暴尸于市,忽有一人伏其尸而大哭。」《红楼梦》第四九回:「罢了,罢了,今日芦雪庵遭劫,生生被云丫头作践了。我为芦雪庵一大哭。」
《国语辞典》:号啕大哭(号啕大哭)  拼音:háo táo dà kū
大声哭泣。如:「妹妹不小心跌倒而坐在地上号啕大哭。」
分类:大声哭泣
《国语辞典》:号天大哭(号天大哭)  拼音:háo tiān dà kū
放声大哭。《儒林外史》第六回:「赵氏号天大哭,哭了又骂,骂了又哭,足足闹了一夜。」
分类:放声大哭
《国语辞典》:放声大哭(放声大哭)  拼音:fàng shēng dà kū
放开嗓门大声的哭。《三国演义》第五三回:「孙权因见折了宋谦,放声大哭。」《儒林外史》第三回:「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国语辞典》:大哭一场(大哭一场)  拼音:dà kū yī cháng
痛痛快快的哭一顿。《文明小史》第三七回:「幕政大哭一场,他母亲也自哭得死去活来。」
《國語辭典》:嚎啕大哭  拼音:háo táo dà kū
大声哭。《西游记》第九回:「小姐忙向前认看,认得是丈夫的尸首,一发嚎啕大哭不已。」《红楼梦》第三四回:「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利害。」
《國語辭典》:抱头大哭(抱頭大哭)  拼音:bào tóu dà kū
形容人因极度喜悦或悲伤而相抱大哭。《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母女两个相见了,又抱头大哭道:『只说此生再不得相会了,谁道还有今日?』」《儒林外史》第二七回:「两人抱头大哭,哭了一场坐下。」也作「抱头痛哭」。
《國語辭典》:抱头痛哭(抱頭痛哭)  拼音:bào tóu tòng kū
形容因極度悲傷或喜悅而相抱大哭。《老殘遊記》第四回:「這裡于家父子同他家裡人抱頭痛哭。」也作「抱頭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