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73,分92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夜凉
五夜
夜光
秋夜
良夜
午夜
夜分
夜梦
夜永
夜郎
夜窗
彻夜
子夜
寒夜
后夜
《骈字类编》:夜凉
唐 高适 听张立本女吟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唐 杜牧 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馆因题长句四韵 夜凉溪馆留僧话,风定苏潭看月生。
唐 罗邺 钟陵崔大夫罢镇攀随再经匡庐寺宿 酒醒月移窗影畔,夜凉身在水声中。
唐 韦庄 夏夜 傍水迁书榻,开襟纳夜凉。
唐 皎然 寄昱上人上方居 夜凉疏磬尽,师友自相依。
《漢語大詞典》:五夜
(1).即五更。文选·陆倕〈新刻漏铭〉:“六日不辨,五夜不分。” 李善 注引 卫宏 《汉旧仪》:“昼夜漏起,省中用火,中黄门持五夜。五夜者,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也。” 唐 王建 《和元郎中从八月十二至十五夜玩月》之五:“仰头五夜风中立,从未圆时直到圆。”《花月痕》第四一回:“五夜迢迢睡不成,灯昏被冷若为情。”
(2).指戊夜,即第五更。 唐 崔琮 《长至日上公献寿》诗:“五夜鐘初动,千门日正融。” 清 姚鼐 《景阳钟歌》:“万钧猛虡悬云陛,五夜蒲牢惊翠幬。”
分類:寅时
《國語辭典》:夜光  拼音:yè guāng
1.夜晚星月的光。唐。张乔〈再题敬亭清越上人山房〉诗:「石窗清吹入,河汉夜光流。」
2.月亮。《楚辞。屈原。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汉。无名氏〈兰若生春阳〉诗:「夜光照玄阴,长叹恋所思。」
3.一种宝珠的名字。《抱朴子。内篇。袪惑》:「凡探明珠,不于合浦之渊,不得骊龙之夜光也。」
4.萤火虫。《尔雅。释虫》:荧火即炤」句下宋。邢炳。疏:「荧火一名即炤,夜飞腹下有火虫也。本草又名夜光。」
《骈字类编》:秋夜
唐 沈佺期 杂歌谣辞 古歌 璇闺窈窕秋夜长,绣户徘徊秋月光。
唐 韦应物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唐 皇甫曾 送少微上人东南游 秋夜闻清梵,馀音逐海潮。
唐 王建 长门烛 秋夜床前蜡烛微,铜壶滴尽晓钟迟。
唐 杜牧 寄兄弟 孤梦家山远,独眠秋夜长。
《國語辭典》:良夜  拼音:liáng yè
1.美好的夜晚。唐。李益 写情诗:「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宋。苏轼〈后赤壁赋〉:「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2.深夜,长夜。《后汉书。卷二○。铫期王霸祭遵列传。祭遵》:「帝东归过汧,幸遵营,劳飨士卒,作黄门武乐,良夜乃罢。」宋。苏轼〈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
《國語辭典》:午夜  拼音:wǔ yè
半夜。唐。唐彦谦 咏竹诗:「月明午夜生虚籁,误听风声是雨声。」唐。戴叔伦 重游长真寺诗:「蒲涧千年雨,松门午夜风。」
分類:半夜子时
《國語辭典》:夜分  拼音:yè fēn
半夜时候。《文选。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昼分而食,夜分而寝。」宋。无名氏《梅妃传》:「梅开赋赏,至夜分尚顾恋花下不能去。」
《骈字类编》:夜梦(夜梦)
唐 杜牧 别怀 劳生惯离别,夜梦苦西东。
分类:夜梦
《漢語大詞典》:夜永
夜长;夜深。多用于诗中。 唐 戴叔伦 《白苎词》:“美人不眠怜夜永,起舞亭亭乱花影。” 唐 张乔 《雨中宿僧院》诗:“夜永楼臺雨,更深江海人。”
分類:夜深深夜
《國語辭典》:夜郎  拼音:yè láng
国名。西汉时,西南边境的西南夷部族国家之一。其主要范围约在今贵州西部的可渡河、北盘江流域一带。
《骈字类编》:夜窗
唐 孟浩然 岁暮归南山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唐 卢纶 郊居对雨寄赵涓给事包佶郎中 夜窗凄枕席,阴壁润图书。
唐 韦庄 梁氏水斋 夜窗风雨急,松外一庵灯。
《國語辭典》:彻夜(徹夜)  拼音:chè yè
整夜。《文明小史》第四四回:「镇日价招得些上中下三等人物,前去饮酒作乐,真正是笙歌彻夜,灯火通宵。」
《國語辭典》:子夜  拼音:zǐ yè
即半夜子时十一点到一点。唐。吕温〈奉和张舍人阁中直夜思闻雅琴因书事通简僚友〉诗:「凉生子夜后,月照禁垣深。」唐。皇甫枚《王知古》:「不谓宠及迷津,庆逢子夜。聆好音于鲁馆,逼佳气于秦台。」
分類:子时
《國語辭典》:子夜歌  拼音:zǐ yè gē
乐府吴声歌曲。相传晋时女子名子夜者造此声,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因起于吴地,也称为「子夜吴歌」。《旧唐书。卷二九。音乐志》:「子夜,晋曲也。晋有女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晋日常有鬼歌之。」
《漢語大詞典》:寒夜
寒冷的夜晚。《艺文类聚》卷四二引 南朝 宋 孝武帝 《夜听妓诗》:“寒夜起声管,促席引灵寄。” 南朝 梁武帝 《织妇》诗:“调梭輟寒夜,鸣机罢秋日。” 唐 刘禹锡 《酬乐天小亭寒夜有怀》诗:“寒夜阴云起,疎林宿鸟惊。”
《漢語大詞典》:后夜(後夜)
后半夜。 唐 刘长卿 《喜鲍禅师自龙山至》诗:“猿声知后夜,花发见流年。”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刘六淮潮》:“后夜人无寐,遥听入浦声。” 清 吴下阿蒙 《断袖篇·任怀仁》:“后夜忽见形云。我家明日当除服作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