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护照(護照)  拼音:hù zhào
1.官员或国民出国时,政府所发给的證件。可證明其身分,并请外国官署保护,申请准予居留或通行。一般分为外交护照、公务护照和普通护照。
2.清朝时,政府发给外国人可在中国通行的證件。《官话指南。卷四。官话问答》:「因想各国人民到处游历,既领有护照,地官就应当照章保护才是。」
《國語辭典》:国务院(國務院)  拼音:guó wù yuàn
1.责任内阁的办公机关,民国初年北京政府曾设此官署。
2.美国政府主管外交和部分内政的部门。
《國語辭典》:观察员(觀察員)  拼音:guān chá yuán
由国家派遣列席国际会议的代表。依国际惯例,观察员只有发言权,而无表决权。
《國語辭典》:红皮书(紅皮書)  拼音:hóng pí shū
一国政府因某种政治事务,所发布的官方文书。如美国政府的外交文书,奥地利、西班牙的政治公报,因封面用红色,故称为「红皮书」。
《漢語大詞典》:不受欢迎的人
外交用语。也称“不可接受的人”。一国对别国派驻或将派驻的外交官表示不满和不能接受,常以“不受欢迎的人”为由,要求派遣国收回任命或召回该外交官。
《國語辭典》:白皮书(白皮書)  拼音:bái pí shū
若干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葡萄牙等国的官方公开文献,因书皮用白色,故称为「白皮书」。为英文White Book的意译。
《國語辭典》:备忘录(備忘錄)  拼音:bèi wàng lù
1.记载各种事项,来帮助记忆的本子,称为「备忘录」。
2.一种国际外交的非正式文件。主要在提醒对方,不要忘了某事件的各要点,及帮助己方在作口头说明时勿有遗漏。提出备忘录,系由代表亲自面交对方,在文件上签下时间、地点即可。其性质较照会简单。
《漢語大詞典》:闭关政策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限定广州一口通商,外商来华贸易须通过清政府特许的公行商人,活动限于指定范围,进口货征收高税额,出口货限制品种和数量。它是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國語辭典》:大使馆(大使館)  拼音:dà shǐ guǎn
派驻的大使在所驻守国家的办事机关。
《國語辭典》:代办(代辦)  拼音:dài bàn
1.代为办理。如:「代办商」。《福惠全书。卷六。钱谷部。催徵》:「见差胥,如狞鬼魂飞胆慄,……因其畏缩,诱以代办之词。」
2.政府派驻外国的外交代表,或大使、公使的代理人。
《漢語大詞典》:邓小平
(1904-1997)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四川广安人。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先后领导了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由于拥护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被当时的“左”倾领导撤销职务。1934年参加长征,次年出席遵义会议。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一二九师政委,同刘伯承共同领导创建了太行、太岳、冀南等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政委,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和中共中央中原局、华东局第一书记,曾参加领导了挺进中原和淮海、渡江等战役。建国后,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受到不公正的批判和打击,失去一切职务。1973年恢复国务院副总理职务。1975年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解放军总参谋长,主持党、国家和军队的日常工作,并着手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混乱局面进行全面整顿。1976年再次遭到错误批判和诬陷,被撤销一切职务。1977年恢复原任的党政军领导职务,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78年后任全国政协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主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全党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坚持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他是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制订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确立了党在经济、政治、外交、教育、科技、文化、军事、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一整套方针政策,成功地开辟了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道路。主要著作编为《邓小平文选》(共三卷)。
《漢語大詞典》:从横家(從横家)
即纵横家。 战国 时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汉书·艺文志列为“十家九流”之一。主要人物有 苏秦 、 张仪 等,他们分别代表合纵(主张六国联合抗 秦 )及连横(主张六国分别事 秦 )两派。汉书·艺文志:“从横家者流,盖出於行人之官。”后亦以指有手腕能舌辩的人。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 越 中学事,惟从横家乃大得法,不才如僕,例当沙汰。”
《國語辭典》:全权代表(全權代表)  拼音:quán quán dài biǎo
拥有可处理、决定事情权力的代表。如:「公司委任他为全权代表,出席这次贸易谈判。」
《漢語大詞典》:清稗类钞
笔记集。近人徐珂编。分时令、地理、外交、风俗、工艺、文学等九十二类,一万三千五百余则。取自数百种清人笔记,并参考有关报章记载。虽选录有失芜杂,但对于查找有关史事掌故,不无便利。
《國語辭典》:热战(熱戰)  拼音:rè zhàn
实际的军事战争。相对于冷战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