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12,分48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诸夏
初夏
夏后
夏人
首夏
夏木
夏商
夏云
冬夏
九夏
夏税
夏至
夏初
虞夏
西夏
《國語辭典》:诸夏(諸夏)  拼音:zhū xià
古代对中国的泛称。封建时代,天子之下,诸侯国很多,故称为「诸夏」。《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以服事诸夏。」《论语。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國語辭典》:初夏  拼音:chū xià
夏季的第一个月,相当于阴历四月。唐。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初夏见寄次韵〉:「览物正摇思,得君初夏行。」《喻世明言。卷一三。张道陵七试赵升》:「时值初夏,真人一日会集诸弟子,同登天柱峰绝顶。」
《漢語大詞典》:夏后
见“ 夏后氏 ”。
《國語辭典》:夏后氏  拼音:xià hòu shì
1.夏禹的别名。参见「夏禹」条。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原道》:「夏后氏兴,业峻鸿绩。」
2.夏朝的别名。参见「夏朝」条。《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律》:「夏后氏孔甲田于东阳萯山。」
《骈字类编》:夏人
史记货殖传颍川南阳夏人之居也夏人政尚忠朴犹有先王之遗风颍川敦愿秦末世迁不轨之民于南阳南阳西通武关郧关东南受汉江淮宛亦一都会也俗杂好事业多贾其任侠交通颍川故至今谓之夏人似文心雕龙若爱典而恶华则兼通之理偏 夏人争弓矢执一不可以独射也
《漢語大詞典》:首夏
始夏,初夏。指农历四月。 三国 魏 曹丕 《槐赋》:“伊暮春之既替,即首夏之初期。”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赤石进帆海》诗:“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唐 魏徵 《暮秋言怀》诗:“首夏别京辅,杪秋滞三河。” 吴沛霖 《春尽日寄林三金陵》诗:“倘许一缄重报我,但言首夏莫言春。”
分類:农历四月
《骈字类编》:夏木
魏晋 陶潜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 其一 高莽眇无界,夏木独森疏。
南北朝 谢朓 后斋回望诗 夏木转成帷,秋荷渐如盖。
唐 刘得仁 夏日即事 中宵横北斗,夏木隐栖禽。
唐 伍乔 游西山龙泉禅寺 晓钟声彻洞溪远,夏木影笼轩槛寒。
唐 罗隐 送程尊师之晋陵 栋间云出认行轩,郊外阴阴夏木繁。
《骈字类编》:夏商
书夏商官倍亦克用乂武论语周监于二代朱注二代夏商也 吕览汤 以千乘制夏商因民之欲也肇初学记漏刻经云漏刻 于黄帝宣乎夏商
《骈字类编》:夏云(夏云)
南北朝 江淹 悼室人诗十首 其三 夏云多杂色,红光铄蕤鲜。
唐 张九龄 饯王尚书出边 夏云登陇首,秋露泫辽阳。
唐 宋之问 送武进郑明府 夏云海中出,吴山江上微。
唐 吴巩 白云溪 夏云生嶂远,瀑水引溪长。
唐 李颀 送刘十 烹葵摘果告我行,落日夏云纵复横。
唐 刘长卿 关门望华山 夏云亘百里,合沓遥相连。
唐 韦应物 古剑行 龙蛇变化此中隐,夏云奔走雷阗阗,恐成霹雳飞上天。
唐 高适 酬别薛三蔡大留简韩十四主簿 复值凉风时,苍茫夏云变。
唐 李益 乞宽禅师瘿山罍呈宣供奉 石色凝秋藓,峰形若夏云。
唐 刘禹锡 送唐舍人出镇闽中 闽岭夏云迎皂盖,建溪秋树映红旌。
《骈字类编》:冬夏
唐 孟郊 分水岭别夜示从弟寂 潺湲冬夏冷,光彩昼夜明。
《國語辭典》:九夏  拼音:jiǔ xià
1.夏季九十日。晋。陶渊明〈荣木诗。序〉:「日月推迁,已复九夏。」
2.周朝的九种乐曲,有王夏、肆夏、昭夏、纳夏、章夏、齐夏、族夏、祴夏、骜夏等。见《周礼。春官。钟师》。
《漢語大詞典》:夏税
(1).田赋名称。 唐 起,历代田赋都分夏、秋两季征收,称为夏税和秋税。旧唐书·代宗纪:“﹝ 大历 五年﹞夏税,上田亩税六升,下田四升。秋税,上田亩五升,下田三升。”
(2). 建中 元年行两税法后,规定“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 宋 代夏税自五月半起征,七月底或八月初纳毕;秋税自九月初起征,十二月半纳毕。 元 代在江南仿 唐 代两税法征税。 明 代规定夏税无过八月,以小麦为主,秋粮无过明年二月,以米为主。行“一条鞭法”后,夏税、秋粮大都征银。 清 代分上忙、下忙两期征收。
《國語辭典》:夏至  拼音:xià zhì
二十四节气之一。约当国历六月二十一或二十二日,该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夜晚最短;南半球相反。也称为「北至」、「夏节」。
《骈字类编》:夏初
唐 皮日休 茶中杂咏 其一 茶坞 好是夏初时,白花满烟雨。
《漢語大詞典》:虞夏
指 有虞氏 之世和 夏 代。礼记·表记:“ 虞 夏 之质, 殷 周 之文,至矣。”国语·周语上:“昔我先王世 后稷 ,以服事 虞 夏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虞 夏 文章,则有 皋陶 六德。”
分類:
《國語辭典》:西夏  拼音:xī xià
国名。(西元1038~1227)宋代兴起于今内蒙古一部分及甘肃西北部的国家。其先世为夏州节度使,本姓拓拔,唐赐姓李,宋赐姓赵,至元昊称帝,国号夏,史称为「西夏」。后为蒙古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