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67,分45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不复
无复
况复
亦复
聊复
时复
又复
且复
往复
三复
复还
那复
恢复
复生
反复
《国语辞典》:不复(不复)  拼音:bù fù
1.不归返。汉。张衡〈思玄赋〉:「有无言而不酬兮,又何往而不复。」明。李东阳〈同年祭陆鼎仪文〉:「悲逝者之不复,叹斯人之共沦。」
2.不再。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漢語大詞典》:无复(無復)
(1).不再,不会再次。吕氏春秋·义赏:“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復。” 陈奇猷 校释:“此文意谓诈伪之道,虽今可以苟且得利,后将不可復得利也。”晋书·王导传:“ 桓彝 见朝廷微弱……忧惧不乐。往见 导 ,极谈世事,还,谓 顗 曰:‘向见 管夷吾 无復忧矣。’” 唐 韩愈 《落叶送陈羽》诗:“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復归。”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 圣叹 之评《西厢》,可谓晰毛辨髮,穷幽极微,无復有遗议於其间矣。”
(2).指不再有,没有。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不死之事已定,无復奄忽之虑。”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杂记上:“少来搜集书史,颇得诸遗书,无復首尾,或失名,凡百餘卷。” 瞿秋白 《赤潮曲》:“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劳工,无论黑、白、黄,无复奴隶种。”
(3).没有履行。 汉 刘向 说苑·杂言:“ 仲尼 曰:‘不强不远,不劳无功,不忠无亲,不信无復,不恭无礼,慎此五者,可以长久矣。’”
(4).不能恢复。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其规非者,其所为不得其事,其事不当,其行不遂,其名辱,害及其身,絶世无復,残类灭宗亡国是也。”
《漢語大詞典》:况复(況復)
亦作“况復”。
(1).更加;加上。 隋炀帝 《白马篇》:“本持身许国,况復武功彰。” 唐 杜甫 《寄杜位》诗:“干戈况復尘随眼,鬢髮还应雪满头。” 明 梁辰鱼 《于虎丘殿阶遇张月容》曲:“眼波横,况復香肩偷凭。”
(2).何况,况且。陈书·江总传:“况復才未半古,尸素若兹。” 唐 马总 意林·傅子:“蜘蛛作罗,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况復人乎?” 唐 刘驾 《寄远》诗:“得书喜犹甚,况復见君时。”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诗》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视,况復不相识。”
《漢語大詞典》:亦复(亦復)
(1).也。表示同样。《后汉书·霍谞传》:“至於趋利避害,畏死乐生,亦復均也。”《世说新语·言语》“ 德操 曰”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如君所言,亦復佳。”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结构》:“半途而废者居多,差釐毫而谬千里者,亦復不少也。” 茅盾 《子夜》七:“弱者终不免被吞并,企业界中亦复如此。”
(2).又。世说新语·德行“我何颜谢 桓公 ”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一门之内,有忠与孝,亦復何恨!”
分類:同样
《高级汉语词典》:聊复
暂且
《漢語大詞典》:时复(時復)
犹时常。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不才时復託怀玄胜,远咏 老 庄 。” 唐 杜甫 《溪上》诗:“ 西江 使船至,时復问京华。”
分類:时常
《漢語大詞典》:又复
又,再。例如:又复沿河施放双响。——《广东军务记》
《漢語大詞典》:且复(且復)
犹言姑且再。庄子·应帝王:“子之先生不齐,吾无得而相焉。试齐,且復相之。”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既非公家用,且復还其私。” 宋 陆游 《十月八日九日连夕雷雨》诗:“牵萝且復补茅屋,饭豆何妨羹芋魁。” 明 刘基 《刘宗文菜窝遣兴》诗:“且復擷其蔬,独酌慰衰晚。”
分類:姑且
《國語辭典》:往复(往復)  拼音:wǎng fù
去与来。唐。韩愈〈正议大夫尚书左丞孔公墓志铭〉:「海道以年计往复,何月之拘?」《聊斋志异。卷八。局诈》:「五更携眷去,不知何作,言往复可三日耳。」
《國語辭典》:三复(三復)  拼音:sàn fù
反覆诵读。《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國語辭典》:三复白圭(三復白圭)  拼音:sàn fù bái guī
反覆颂读《诗经。大雅。抑篇》白圭之玷那段。比喻说话谨慎。语出《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何晏集解引孔曰:「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读诗至此,三反覆之,是其心慎言也。」
《漢語大詞典》:复还(復還)
(1).回返。 刘大白 《西风》诗五:“难道一去不复还吗?”
(2).恢复,归还。闽剧《炼印》第五场:“本院今日当堂开释你等,并复还功名,你等回去吧。”
《分类字锦》:那复(那复)
苏轼 和子由渑池怀旧诗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分类:通用
《國語辭典》:恢复(恢復)  拼音:huī fù
1.回复原来的样子。《文明小史》第四八回:「大凡我们要办一事,败坏甚易,恢复甚难。」
2.收复,将失去的收回来。《金史。卷一○八。胥鼎传》:「宋我世雠,比年非无恢复旧疆、洗雪前耻之志。」
《國語辭典》:复生(復生)  拼音:fù shēng
1.死后再生。如:「死而复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死后见阴司,阴司怜我无罪误死,命我复生。」
2.再度发生。《史记。卷二五。律书》:「气始于冬至,周而复生。」
《國語辭典》:反复(反復)  拼音:fǎn fù
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西游记》第三五回:「我老孙再不曾住脚,比急递铺的铺兵还甚,反复里外,奔波无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