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67,分45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复徙
复扬
复读
复视
复感
复殿
复境
复萌
复陶
复制
复种
复名
复践
复交
复壮
《韵府拾遗 纸韵》:复徙(复徙)
史记张苍传汉王以苍为代相已而徙为赵相相赵王敖复徙相代王
《韵府拾遗 阳韵》:复扬(复扬)
魏志张邈传注汉据火德绝而复扬
《國語辭典》:复读(復讀)  拼音:fù dú
大陆地区指毕业生因考不上学校,回原校重读已学过的课程。
《国语辞典》:复视(复视)  拼音:fù shì
因视觉障碍造成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两个影像。
《韵府拾遗 感韵》:复感(复感)
周易咸卦程传凡有动皆为感感则必有应所应复为感感复有应所以不已也
《漢語大詞典》:复殿(複殿)
双层椽笮结构的宫殿。復,通“ 复 ”。《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八·昭夏乐》:“閟宫黝黝,復殿微微。”详“ 復庙 ”。
重迭的宫殿。 南朝 齐 谢朓 《落日同何仪曹煦》诗:“参差复殿影,氛氲綺罗杂。” 唐 王涯 《宫词》之十二:“鸦飞深在禁城墙,多绕重楼复殿傍。”
《漢語大詞典》:复庙(複廟)
古代称采用双层屋椽、双层屋笮等结构来建造的宗庙为复庙。復,通“ 复 ”。礼记·明堂位:“山节、藻棁、復庙、重檐……天子之庙饰也。” 郑玄 注:“復庙,重屋也。”《后汉书·祭祀志中》“明堂” 刘昭 注引 汉 张衡 《东京赋》:“復庙重屋,八达九房。”《周礼·考工记·匠人》“重屋” 清 孙诒让 正义:“凡复屋,栋、笮等皆於一层屋之上重絫合并为之,重屋则上下两层屋各自为栋、笮等,不相合并,二制迥异,古明堂宗庙盖皆有重屋……《明堂位》之復庙,即复屋;重檐,乃是重屋。故文选·张衡〈东京赋〉云‘复庙重屋’即用《明堂位》文,而以重檐为重屋。 薛综 注云:‘重屋,重栋也。’ 桓谭 新论亦云:‘商加重檐四阿。’明此经重屋,当彼重檐矣, 郑 《明堂位》注释‘復庙’为‘重屋’者,盖仍指复笮言之。”参见“ 復格 ”。
古代称具有双重椽、栋、轩版、垂檐等建筑结构的庙堂。 汉 张衡 《东京赋》:“复庙重屋,八达九房。” 薛综 注:“复庙,重覆也。重屋,重栋也。” 李善 注:“《礼记》曰:‘复庙、重檐、达乡,谓天子庙饰也。’”《周礼·考工记·匠人》“ 殷 人重屋” 清 孙诒让 正义:“《明堂位》言复庙重檐为天子庙制……复庙即复屋,重檐乃是重屋。”参见“ 复屋 ”。
《漢語大詞典》:复境(復境)
收复疆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二年:“兹者专致使臣,特詒缄问,且以 瓦桥 内地, 晋阳 故封,援 石 氏之割城,述 周 朝之復境;繫于异代,安及本朝。”
分類:收复疆土
《漢語大詞典》:复萌
再次萌发。例如:故态复萌。
分類:再次萌发
《漢語大詞典》:复陶(複陶)
(1).用毛羽制成的御风雪的外衣。左传·昭公十二年:“雨雪,王皮冠, 秦 復陶,翠被,豹舄。” 杜预 注:“ 秦 所遗羽衣也。” 孔颖达 疏:“冒雪服之,知是毛羽之衣,可以御雨雪也。”参阅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斗袚
(2).主管衣服之官。左传·襄公三十年:“与之田,使为君復陶,以为 絳县 师,而废其舆尉。” 杜预 注:“復陶,主衣服之官。”一说,陶,通“ 繇 ”,谓免役。 杨伯峻 注:“下文‘为 絳县 师’则不能兼为 晋 君主衣服之官。盖县师在郊,主衣官在公宫……为君復陶者,为君办理免役之事,因而为 絳县 师。”详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晋复陶春复陶说
(3).即蝝。说文·虫部:“蝝,復陶也。” 段玉裁 注:“《释虫》曰:‘蝝,蝮蜪。’俗字从虫也……復陶未知於今何物。”国语·鲁语上“虫舍蚳蝝” 三国 吴 韦昭 注:“蝝,復陶也,可食。”
古代用毛羽制作的御雨雪的衣服。语出左传·昭公十二年:“雨雪,王皮冠, 秦 復陶,翠被,豹舄。” 杜预 注:“ 秦 所遗羽衣也。” 孔颖达 疏:“文在冠下舄上,知是衣也,目之以 秦 ,明是 秦 所遗也,冒雪服之,知是毛羽之衣,可以御雨雪也。” 清 钱谦益 《古诗赠新城王贻上》:“穷子抵尺璧,冻人裂复陶。”
《國語辭典》:复制(複製)  拼音:fù zhì
以印刷、复印、临摹、拓印、录音、录影、翻录、扫描等方式仿制原件。如:「拜科技文明之赐,珍藏在博物馆的国宝级文物,得以复制量产,化身千万,走入民间。」
《國語辭典》:复种(複種)  拼音:fù zhòng
在同一耕地上,一年播种及收穫两次以上的耕作方式。如:「为了增加农民收益,政府鼓励农民采复种的方式耕作。」
《漢語大詞典》:复名(複名)
用二个单字构成的汉族人名。復,通“ 复 ”。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四:“ 东汉 无復名,或云 王莽 之禁沿袭所致。”
双名。指二字之名。新唐书·张嘉贞传:“及 宋璟 等罢,帝欲果用 嘉贞 ,而忘其名。夜詔中书侍郎 韦抗 曰:‘朕尝记其风操,而今为北方大将, 张 姓而复名,卿为我思之。’”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六:“ 唐 誥敕,宰相复名者皆不出姓,唯单名则出姓。”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事部一》:“ 东汉 至 三国 ,罕复名者, 莽 禁之也。”
《高级汉语词典》:复践
履行约定之事
《國語辭典》:复交(復交)  拼音:fù jiāo
朋友间恢复交往,或国家间恢复邦交。
《漢語大詞典》:复壮(復壯)
谓恢复品种的原有优良特性并提高种子的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