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明赏慎罚(明赏慎罚)  拼音:míng shǎng shèn fá
奖赏严明,处罚谨慎。汉。荀悦《前汉纪。卷八。前汉孝文皇帝纪下》:「兴利除害,明赏慎罚,直言极谏,补主之过,德匡天下,威正诸侯,此人臣极谏直言之功也。」
《国语辞典》:赏罚无章(赏罚无章)  拼音:shǎng fá wú zhāng
奖赏和处罚毫无法度。《左传。襄公二十七年》:「逐我者出,纳我者死,赏罚无章,何以沮劝?」《周书。卷二一。尉迟迥传》:「杨坚以凡庸之才,藉后父之势,挟幼主而令天下,威福自己,赏罚无章,不臣之迹,暴于行路。」
《国语辞典》:鬼戮神诛(鬼戮神诛)  拼音:guǐ lù shén zhū
为鬼神所斩杀。比喻极重的处罚。元。关汉卿《救风尘》第四折:「哪一个不指著皇天后土,哪一个不赌著鬼戮神诛?」
《国语辞典》:言论免责权(言论免责权)  拼音:yán lùn miǎn zé quán
所为言论可免受责备、处罚的权利。我国宪法上规定,中央民代在开会时所为的言论及表决,对会外可不负责任。即不因会内的言论与表决,而负民事上的损害赔偿责任、受刑事上的处罚或受公务员惩戒责任。立法委员、监察委员等享有此权。
《国语辞典》:罪加一等  拼音:zuì jiā yī děng
加重处罚。《黑籍冤魂》第五回:「你为著吃烟,这才犯法,我们来拿你,倒来吃你的烟,本官知道,办起来罪加一等,我们是不吃的。」
《国语辞典》:刑事主权(刑事主权)  拼音:xíng shì zhǔ quán
国家在其领域范围内,对于犯罪者予以处罚的权力,为国家主权的具体表现。也称为「刑罚权」。
《国语辞典》:主罚(主罚)  拼音:zhǔ fá
1.球类运动中因球员犯规,裁判判决由被侵犯的球员罚球,称为「主罚」。
2.违警罚法规定,得独立科处的处罚。通常可分为拘留、罚锾、罚役、申诫等四种。
《国语辞典》:更生人  拼音:gèng shēng rén
犯了罪但已接受过法律处罚的人。如:「社会各界应对更生人伸出援手,协助他们重新站起来。」
《国语辞典》:打瓜子  拼音:dǎ guā zi
一种小孩游戏,比赛后处罚输者的方式。用两个手指打在对方的胳膊上。《醒世姻缘传》第七五回:「我合你赢打瓜子,我输了,给你一个钱;你输了,打你一瓜子。」
《国语辞典》:拧嘴(拧嘴)  拼音:níng zuǐ
用手指捏扭脸颊作为处罚。多用以表示亲昵。《红楼梦》第四二回:「宝姐姐!你还不拧他的嘴!你问问他编排你的话。」
《国语辞典》:罚站(罚站)  拼音:fá zhàn
以站立作为处罚的一种方式。如:「上课别迟到了,免得被罚站。」
分类:站立处罚
《国语辞典》:不教而杀(不教而杀)  拼音:bù jiào ér shā
平时不透过教育来防范罪行,遇有犯错立即加以处罚或判死刑。《论语。尧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也作「不教而诛」。
《国语辞典》:自由球  拼音:zì yóu qiú
足球运动比赛的犯规处罚规则。球员如有严重、恶劣犯规或粗暴动作、危险动作、越位等,裁判皆判处自由球。其方式有二种:一种是间接自由球,即主罚球者踢出的球,如未经任何球员碰踢而进球门,则为无效;另一种是直接自由球,主罚球者可以直接攻门,也可以传球给他人。一般来说,自由球往往是球队获胜的机会,对防守的球队都极具危险性。
《国语辞典》:惩恶奖善(惩恶奖善)  拼音:chéng è jiǎng shàn
处罚恶人,奖励善良的人。如:「法律要能惩恶奖善,才能赢得公信力。」
《国语辞典》:褫夺公权(褫夺公权)  拼音:chǐ duó gōng quán
剥夺犯人应享有的公权,是刑法处罚犯人的一种从刑。我国刑法认为可褫夺的公权有为公务员的资格、为公职候选人的资格等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