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4,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发声器
浊声母
发音器官
喉擦音
不带音
逼尖
带音
全浊
声门
《国语辞典》:发声器(发声器)  拼音:fā shēng qì
能发声的器官。如人与兽类的声带、昆虫类蟋蟀的翅及蝉的腹部等都是。
《国语辞典》:浊声母(浊声母)  拼音:zhuó shēng mǔ
国音字母中,发音时声带颤动的声母。如ㄇ、ㄋ、ㄖ等。
《國語辭典》:发音器官(發音器官)  拼音:fā yīn qì guān
与发出声音、语音有关的发音生理结构。主要包含肺部、喉头、口腔、鼻腔等四部分器官。
《國語辭典》:喉擦音  拼音:hóu cā yīn
语言学上指声带接近,气流从中挤出时产生的辅音。如汉语方言中上海话「好」等字的声母(h)。
《漢語大詞典》:不带音(不帶音)
即清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音。
《漢語大詞典》:逼尖
谓压紧声带,发出尖细的声音。 茅盾 《子夜》三:“有人在逼尖了嗓子低声唱。”
《國語辭典》:带音(帶音)  拼音:dài yīn
发音时因声带的振动与否,使发出的音不同。声带振动的称为「带音」,不振动的称为「不带音」。普通话语音中,元音都是带音的。辅音中带音的是浊音,如l、m、n、ng、r等。不带音的是清音,如p、f等。也称为「带声」。
《漢語大詞典》:全浊(全濁)
音韵学用语。指发音时声带振动的塞音、擦音、塞擦音。如“三十六字母”中的并、定、群、邪、禅、从、床等声母均是全浊声母。
《國語辭典》:声门(聲門)  拼音:shēng mén
喉腔内两声带间的开口。声带在不发音时,声门的空隙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