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殁而不朽(殁而不朽)  拼音:mò ér bù xiǔ
身虽死而声名长存。宋。王禹偁〈让西京留守表〉:「伏望陛下悯念桑榆,寝停纶綍,放归私第,明告公朝,则老臣知止之荣殁而不朽。」也作「殁而无朽」、「死而不朽」。
《国语辞典》:没有来历(没有来历)  拼音:méi yǒu lái lì
来历,指有关的资料档案、背景。没有来历比喻没有显赫、特出的声名。如:「他可不是个没有来历的人喔!」
《国语辞典》:千载扬名(千载扬名)  拼音:qiān zǎi yáng míng
声名流传于万世百代。如:「立言、立德,千载扬名。」
《国语辞典》:人如其名  拼音:rén rú qí míng
人的声名与实际情形相符。如:「久闻仁兄大名,今日一见果真人如其名。」
《国语辞典》:好事贪功(好事贪功)  拼音:hào shì tān gōng
爱兴事端,贪求功绩声名。《儒林外史》第四三回:「率意轻进,糜费钱粮,著降三级调用,以为好事贪功者戒。」
《国语辞典》:立身扬名(立身扬名)  拼音:lì shēn yáng míng
修养自身,声名远扬。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一折:「男子汉也有个立身扬名时节。」《红楼梦》第三六回:「独有林黛玉自幼不曾劝他去立身扬名等话,所以深敬黛玉。」
《国语辞典》:钟在寺里,声在外边(钟在寺里,声在外边)  拼音:zhōng zài sì lǐ,shēng zài wài biān
(谚语)比喻为人处世,自有声名在外。《石点头。卷八。贪婪汉六院卖风流》:「常言『钟在寺里,声在外边』,又道『路上行人口是碑』,好歹少不得有人传说,如何禁得人口嘴呢?」
《国语辞典》:誉过其实(誉过其实)  拼音:yù guò qí shí
声名超过了实质的才学、品德。《晋书。卷八○。王羲之传》制曰:「此数子者,皆誉过其实。」也作「声过其实」、「声闻过情」。
《国语辞典》:顾面子(顾面子)  拼音:gù miàn zi
爱护自己的声名或荣誉。如:「为了顾面子,他不惜牺牲一切。」
《国语辞典》:砸招牌  拼音:zá zhāo pái
招牌,比喻声名。「砸招牌」比喻把声名弄坏。如:「你要仔细应付,可别自砸招牌。」
《国语辞典》:政治秀  拼音:zhèng zhì xiù
某些政治人物为争取政治权力或突显个人声名所采取的誇张行为,称为「政治秀」。
《国语辞典》:老字号(老字号)  拼音:lǎo zì hào
开办多年,声名久著的商店。也称为「老字号铺儿」。
《國語辭典》:赫赫有名  拼音:hè hè yǒu míng
形容声名显扬的样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还有一个胡公寿,是松江人,诗书画都好,也是赫赫有名的。」也作「赫赫之名」。
《漢語大詞典》:轰天烈地(轟天烈地)
轰动天地。形容声响猛烈或声名巨大。 清 讴歌变俗人 《经国美谈·奉使宴宾》:“好似千斤礮药,等着导火綫,就要发作,是轰天烈地了。”亦作“ 轰天裂地 ”。 梁启超 《新英国巨人克林威尔传》:“此十一年间,表面上之 克林威尔 ,其声希味淡也若此,而后此轰天裂地之 克林威尔 又何以称焉。”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三:“轰天裂地的手榴弹,咝…嘶…咝…嗡…哄…砰…硼。”
《國語辭典》:轰雷贯耳(轟雷貫耳)  拼音:hōng léi guàn ěr
打雷的声音贯满耳边。形容人的声名威望很大。元。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一折:「久闻贤士大名,如轰雷贯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