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封墓  拼音:fēng mù
加土于坟,表示对死者的恩礼及尊崇。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诔碑》:「自庙徂坟,犹封墓也。」唐。韩愈〈元和圣德〉诗:「赠官封墓,周匝宏溥。」
分類:坟墓功勋
《漢語大詞典》:生墓
犹生圹。 宋 刘克庄 《耕仕》诗:“贫求生墓为谋早,病学还丹见事迟。” 明 唐顺之 《吴氏石亭埠新阡记》:“自是 石亭 之胜闻于邑中,而地理家亦以是为吉也,即山居之旁而壤树之,以为生墓。”参见“ 生壙 ”。
《國語辭典》:生圹(生壙)  拼音:shēng kuàng
人还活著的时候,预先为自己造好的墓穴。清。赵翼《陔馀丛考。卷三二。生圹》:「岐自为春秋藏,图季札、子产、晏婴、叔向、四像居宾位,自画其像居主位,皆为赞颂。此生圹之始也。」
分類:生前坟墓
《漢語大詞典》:遗墓(遺墓)
犹遗冢。 明 叶盛 水东日记·丰文庆复清敏故园:“ 庆 扶柩还 鄞 ,将合葬祖塋,访遗墓故址,无知者。” 清 何嘉延 《燕子楼》诗:“尚书遗墓在,可有珮环游。”
分類:遗冢
《漢語大詞典》:真娘墓
亦作“ 真孃墓 ”。 在今 江苏 苏州市 虎丘 西。 唐 白居易 《真娘墓》诗:“ 真娘 墓, 虎丘 道;不识 真娘 镜中面,唯见 真娘 墓头草。” 唐 李商隐 《和人题真娘墓》诗自注:“ 真娘 , 吴 中乐妓,墓在 虎丘山 下寺中。” 清 吴兰修 《黄竹子传》:“若得了儂业债,则寒食梨花,求麦饭一盂,纸钱一束,上 真孃 墓一弔,薄命人死无恨耳。”参见“ 真娘 ”。
《漢語大詞典》:真娘
亦作“ 真孃 ”。 唐 时 吴 妓。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六:“ 真娘 者, 吴国 之佳人也,时人比於 钱塘 苏小小 ,死葬 吴 宫之侧,行客慕其华丽,竞为诗题於墓树。” 清 阎尔梅 《观虎丘祭厉坛者》诗:“短簿簪花儺厉鬼, 生公 举箸饭 真孃 。” 沈砺 《虎丘吊阖闾》诗:“ 真娘 声价艷千秋,多少新诗咏 虎丘 。”
《国语辞典》:修墓  拼音:xiū mù
整治祖墓。《晋书。卷五四。陆云传》:「修墓立碑,四时祠祭。」
分类:整治祖墓
《漢語大詞典》:上墓
扫墓。 宋 王溥 唐会要·寒食拜埽:“ 开元 二十年四月二十四日勅:‘寒食上墓,礼经无闻,近世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展孝思?宜许上墓。’” 明 张萱 疑耀·上墓设乌饭:“余里中上墓,皆以清明、重阳二节。独清明上墓,必以乌饭。”
分類:扫墓
《國語辭典》:墓地  拼音:mù dì
埋葬死人的地方。《儒林外史》第四四回:「自冢人墓地之官不设,族葬之法不行。」
《漢語大詞典》:墓域
墓地,墓区。周礼·春官·冢人:“正墓位,蹕墓域,守墓禁。” 明 刘基 《孝友堂记》:“上世墓域,有夺於势家者,咸赎而表之。”
分類:墓地
《漢語大詞典》:祭墓
祭奠于墓前。《周礼·春官·冢人》:“凡祭墓为尸。” 郑玄 注:“祭墓为尸,或祈祷焉。”《韩诗外传》卷七:“是故椎牛而祭墓,不如鸡豚逮亲存也。”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墓祭:“向墓而为坛,以时祭。若宗子死,告於墓而后祭於家,此古人祭墓之始。”
分類:祭奠
《漢語大詞典》:闾墓(閭墓)
指里巷和墓道的门前。古代旌表人物,常在这两处建坊题字。 唐 陈子昂 《复仇议状》:“然后旌其閭墓,嘉其徽烈。”
《漢語大詞典》:相墓
旧时勘察墓地以卜吉凶。晋书·羊祜传:“又有善相墓者,言 祜 祖墓所有帝王气,若凿之则无后。 祜 遂凿之。”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张鬼灵相墓术:“凡相墓或不身至,而指示图画,可言尅应否?”
《漢語大詞典》:墓刻
指墓碑上的刻文。 宋 陆游 《跋诸晁书帖》:“而墓刻则 景遇先生 ( 晁説之 )所作。”
分類:墓碑刻文
《漢語大詞典》:拱墓
指老悖将死。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粤东要抚:“元戎逼胁於垂堂,老将因循於拱墓,於是 粤 东要抚之势成,而边陲割地之议起矣。”参见“ 拱木 ”。
《國語辭典》:拱木  拼音:gǒng mù
1.粗细约当两手合抱的树木。《文选。左思。魏都赋》:「萧相僝拱木于林衡,授全模于梓。」
2.墓旁的树木。语本《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文选。江淹。恨赋》:「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后比喻死亡。唐。白居易〈六十六〉诗:「交游成拱木。婢仆见曾孙。」
《漢語大詞典》:墓茔(墓塋)
墓地,茔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泗水:“ 夫子 墓塋方一里,在 鲁城 北六里 泗水 上。” 艾青 《太阳》诗:“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震惊沉睡的山脉。”
分類:墓地茔地
《國語辭典》:墓志铭(墓誌銘)  拼音:mù zhì míng
古时埋葬死人,为防陵墓变迁,放在墓中以备稽考的石刻文字。内容分墓志与墓铭两种,墓志是散文,记死者姓名、生平;墓铭是韵文,是对死者的称颂、安慰或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