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斋长(齋長)  拼音:zhāi zhǎng
旧时称学校斋舍中指导学生的人。《元史。卷一五八。许衡传》:「乃请徵其弟子王梓、……、刘安中十二人为伴读,诏驿召之来京师,分处各斋,以为斋长。」《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王定即时去请刘斋长、何上舍到来。」
《國語辭典》:馆地(館地)  拼音:guǎn dì
学馆。《文明小史》第一四回:「怕的是他们小孩子们,见异思迁,我这个馆地就坐不成了。」
《國語辭典》:界方  拼音:jiè fāng
1.用以压纸的条状文具。一般为木制,也有用玉石、象牙、水晶等为材料者。《喻世明言。卷二四。杨思温燕山逢故人》:「书案上文房四宝,压纸界方下露出些纸,信手取看时,是一幅词。」
2.醒木。说书人拍案引起听众注意,所使用的硬木,称为「界方」。《水浒传》第五一回:「拈起锣棒,如撒豆般点动。拍下一声界方,念了四句七言诗。」
《國語辭典》:村学究(村學究)  拼音:cūn xué jiù
1.在乡间私塾中任教的老师。
2.用以讥刺学识浅陋的读书人。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二折:「双秀才你是个豫章城落了第的村学究。」
《國語辭典》:坐馆(坐館)  拼音:zuò guǎn
担任塾师或幕客。《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有怜他的,要荐他坐馆教学,又有诚实人家嫌他是个杂板令,高不凑,低不就。」《儒林外史》第四八回:「从前我两个人各处坐馆,动不动两年不得见面。」
分類:塾师幕客
《漢語大詞典》:撤帐(撤帳)
谓塾师停止授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爱奴:“ 河间 徐生 ,设教於 恩 。腊初归,途遇一叟,审视曰:‘ 徐先生 撤帐矣,明岁授教何所?’”参见“ 絳帐 ”。
《國語辭典》:绛帐(絳帳)  拼音:jiàng zhàng
讲座或师长的美称。唐。卢纶上巳日陪齐相公花楼宴〉:「礼卑瞻绛帐,恩浃厕华缨。」也称为「马帐」。
《國語辭典》:辞馆(辭館)  拼音:cí guǎn
辞去私塾中的教职。《红楼梦》第二回:「谁知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女学生侍汤奉药,守丧尽哀,遂又将要辞馆别图。」《文明小史》第一四回:「这位孟老夫子自觉赧颜,不到年底,先自辞馆。」
《國語辭典》:东翁(東翁)  拼音:dōng wēng
主人的尊称。《文明小史》第三八回:「东翁的话诚然不错,要和外国人争辩起来,好便好,不好就动干戈。」也称为「东家」、「东人」。
《漢語大詞典》:起馆(起館)
谓塾师授馆开学。 明 无名氏 《时尚笑谈·不敬何以别乎》:“昔一先生新出教书,一人荐之於东家。起馆日,东家款之。”
分類:塾师开学
《漢語大詞典》:送关(送關)
旧指呈送聘请塾师的关书。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请问尊寓在那里?待弟明日竭诚拜过,再订吉期,送关奉请。”
《漢語大詞典》:塾脩
指塾师的报酬。 清 郑珍 《〈郘亭诗钞〉序》:“ 子偲 以贫也……率诸弟读僦宅中,岁借塾脩以相生养。”
分類:塾师报酬
《國語辭典》:猴孙王(猴孫王)  拼音:hóu sūn wáng
1.古代戏称塾师之词。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一一○。人品。束修自给》:「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作猴孙王。」也称为「猢狲王」、「猢孙大王」。
2.戏称团体中的领袖。如:「别以为猴孙王这么好当,你还是得照顾大家吃喝呢!」也称为「猢孙大王」、「猢狲王」。
分類:戏称塾师
《國語辭典》:猢狲王(猢猻王)  拼音:hú sūn wáng
1.幼小孩童往往极其顽皮,故旧时戏称乡塾的教师为「猢狲王」。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六。辨證类。嘲学究》:「近世嘲学究云:『我若有道路,不做猢狲王。』」也称为「猴孙王」、「猢狲大王」。
2.戏称团体中的领袖。如:「他这猢狲王,当的可神气呢!」也称为「猴孙王」、「猢狲大王」。
《漢語大詞典》:村先生
对乡村塾师的称呼。 林纾 《闽中新乐府》:“村先生,貌足恭,训蒙《大学》《中庸》。”
《漢語大詞典》:训蒙师(訓蒙師)
旧称学塾的启蒙老师。也叫塾师。 明 李贽 《豫约·感慨平生》:“幼时不必言,从训蒙师时又不必言。”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谳狱引律同而不同:“其对面有楼翼然,一年少女子适俯窗下窥,训蒙师仰首见之。”
《漢語大詞典》:塾修
同“塾脩”。指塾师的报酬。
分類:塾师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