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大本儿(大本儿)  拼音:dà běn ér
事物的主要基础骨干。《红楼梦》第一○六回:「大本儿都保不住,还搁得住你们在外头支架子说大话诓人骗人。」
分类:基础骨干
《漢語大詞典》:自我教育
在自觉基础上,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提高认识,改造思想,接受教育。 毛泽东 《三大运动的伟大胜利》:“在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闭幕的时候,我曾提出了以批评和自我批评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建议。”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这种教育工作是人民内部的自我教育工作,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就是自我教育的基本方法。”
《国语辞典》:明挖  拼音:míng wā
基础开挖的工程采用自然边坡稳定的方式,不作挡土支撑的方法。
《国语辞典》:模组(模组)  拼音:mó zǔ
1.指由數个具基础功能的子程式组成具特定功能的程式。将资料处理的过程或系统设计的过程分为多个部分或阶段,则每一部分或阶段可称为一个模组。
2.系指由數个具基础功能的元件或小组件组成的具特定功能的组件,该组件用以组成具完整功能的系统、装置或程式;泛用于各软硬体領域。
《国语辞典》:筏基  拼音:fá jī
用密封的基础版结构,将建筑物各种载重均匀浮载于土层上的基础形式。
《国语辞典》:薄壁组织(薄壁组织)  拼音:bó bì zǔ zhī
为植物成熟之基础组织系统的一类,多由多或少等直径之薄壁细胞组成的细胞群,称为「薄壁组织」。多数细胞是只具有初生细胞壁的活细胞,其机能多与营养有关可进行光合作用和储藏作用。
《国语辞典》:因果律  拼音:yīn guǒ lǜ
归纳推理的基础原则之一。指事件的发生必有一定的原因,且有因必有果。就先后顺序而言,因必定先于果,并且相似的原因必产生相似的结果。此种规律,称为「因果律」。
《国语辞典》:宗教学(宗教学)  拼音:zōng jiào xué
以心理学、史学等为基础,取各教的经典、遗物、礼仪等,加以分析、比较而研究,以明瞭宗教变迁发展之迹的学问。
《国语辞典》:超然内阁(超然内阁)  拼音:chāo rán nèi gé
不以某一政党为基础而组成的内阁。
《国语辞典》:蒙古文  拼音:méng gǔ wén
蒙古族通用的拼音文字。以回鹘文字母为基础所创制,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现行蒙古文有三十一个字母,包括七个元音字母(实际上只有用五个不同的符号表示)和二十四个辅音字母。大多数字母在词首、词中、词末的写法有所不同。蒙古文在蒙古族的文化发展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并保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国语辞典》:朗诵调(朗诵调)  拼音:lǎng sòng diào
一种以语言音调为基础吟唱性质的曲调。节奏自由、伴奏简单,常用于歌剧、神剧等大型声乐曲中。也称为「宣情调」、「宣叙调」。
《國語辭典》:封建社会(封建社會)  拼音:fēng jiàn shè huì
带有封建思想的社会型态。
《國語辭典》:封建制度  拼音:fēng jiàn zhì dù
封建时代土地皆为天子所有,天子将它分封诸侯,诸侯又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以下有家臣、农民、农奴。如此各阶层递相隶属的社会关系,称为「封建制度」。
《國語辭典》:封建制度  拼音:fēng jiàn zhì dù
封建时代土地皆为天子所有,天子将它分封诸侯,诸侯又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以下有家臣、农民、农奴。如此各阶层递相隶属的社会关系,称为「封建制度」。
《漢語大詞典》:共产主义道德
适应于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道德。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与资产阶级道德相对立的无产阶级道德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逐渐上升为共产主义道德。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前,为摧毁旧社会、建立新社会服务,只是少数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道德。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体现为社会主义道德,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被越来越多的社会先进分子所接受。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共产主义道德将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的、自觉遵循的道德。它体现了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团结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一种重要精神杠杆。
《國語辭典》:个体户(個體戶)  拼音:gè tǐ hù
大陆地区指以个人劳动为基础,从事商业经营、物品生产或服务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