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丑类恶物(丑类恶物)  拼音:chǒu lèi è wù
做坏事的人。《左传。文公十八年》:「丑类恶物,顽嚣不友。」唐。孔颖达。正义:「丑亦恶也,物亦类也。指谓恶人等辈,重复而言之耳。」
分类:坏事
《國語辭典》:改邪归正(改邪歸正)  拼音:gǎi xié guī zhèng
改正错误,回到正确的道路上。《封神演义》第五六回:「父亲若肯依孩儿之见,归顺西周,改邪归正,择主而仕,不但骨肉可以保全,实是弃暗投明,从顺弃逆,天下无不折悦。」
《國語辭典》:勾勾搭搭  拼音:gōu gou dā dā
男女间不正当的交往。如:「你们两个不要再这样勾勾搭搭的,免得人家说閒话。」元。马致远《青衫泪》第四折:「一个毬子心肠到手滑,和贱妾勾勾搭搭,但得个车马盈门,这便是钱龙入家。」
《漢語大詞典》:彀当(彀當)
勾当。事情。常指坏事。 元 关汉卿 《绯衣梦》第二折:“你家 庆安 做的好彀当,见俺悔了亲事,今夜晚间把梅香杀了。”
分類:勾当坏事
《國語辭典》:姑息养奸(姑息養奸)  拼音:gū xí yǎng jiān
过分纵容,助长坏人坏事。《清史稿。卷二九五。隆科多传》:「孰知朕视为一德,彼竟有二心,招权纳贿,擅作威福,欺罔悖负,朕岂能姑息养奸耶?」
《國語辭典》:多行不义必自毙(多行不義必自斃)  拼音:duō xíng bù yì bì zì bì
坏事做多了,必定会自取灭亡。《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国语辞典》:恶恶从短(恶恶从短)  拼音:wù è cóng duǎn
对别人所做的坏事姑息护短。如:「遇到这种恶恶从短的法官,你还能希望有什么结果?」
《國語辭典》:恶向胆边生(惡向膽邊生)  拼音:è xiàng dǎn biān shēng
比喻作恶时,把心一横,不顾一切。《文明小史》第五○回:「一听此话,不觉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站起身来,伸手过去,就在那骂他的人身上打了一拳。」
《國語辭典》:发隐擿伏(發隱擿伏)  拼音:fā yǐn tì fú
举发隐匿的恶人恶事。用以形容吏治精明。宋。秦观〈越州请立程给事祠堂状〉:「发隐擿伏,敏捷如神。」也作「发奸擿伏」。
《國語辭典》:发奸擿伏(發奸擿伏)  拼音:fā jiān tì fú
举发隐匿的恶人恶事。形容吏治精明。也作「发奸擿伏」。
《國語辭典》:发奸擿伏(發姦擿伏)  拼音:fā jiān tì fú
举发隐匿的恶人恶事。形容吏治精明。《汉书。卷七六。赵广汉传》:「其发奸擿伏如神,皆此类也。」也作「发擿奸伏」、「发擿奸伏」、「发奸擿伏」、「发奸摘隐」、「发隐擿伏」、「擿奸发伏」、「摘奸发伏」。
《國語辭典》:发擿奸伏(發擿姦伏)  拼音:fā tì jiān fú
举发隐匿的恶人恶事。指吏治精明。《宋史。卷三三○。李参传》:「参无学术,照刚果严深,喜发擿奸伏,不假贷。」也作「发奸擿伏」。
《國語辭典》:发奸擿伏(發奸擿伏)  拼音:fā jiān tì fú
举发隐匿的恶人恶事。形容吏治精明。也作「发奸擿伏」。
《國語辭典》:发奸擿伏(發姦擿伏)  拼音:fā jiān tì fú
举发隐匿的恶人恶事。形容吏治精明。《汉书。卷七六。赵广汉传》:「其发奸擿伏如神,皆此类也。」也作「发擿奸伏」、「发擿奸伏」、「发奸擿伏」、「发奸摘隐」、「发隐擿伏」、「擿奸发伏」、「摘奸发伏」。
《國語辭典》:防微杜渐(防微杜漸)  拼音:fáng wéi dù jiàn
防备祸患的萌芽,杜绝乱源的开端。谓防患于未然。晋。韦謏 启谏冉闵:「请诛屏降胡,去单于之号,以防微杜渐。」宋。苏轼〈论周穜擅议配享自劾劄子〉:「防微杜渐,盖有深意。」也作「杜渐防萌」。
《漢語大詞典》:画虎刻鹄(畫虎刻鵠)
(1).东观汉记·马援传:“与兄子 严敦 书曰:‘学 龙伯高 不就,犹为谨飭之士,所谓刻鵠不成尚类鶩者。效 杜季良 而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后以“画虎刻鵠”比喻好高骛远,终无成就。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山水诀:“ 黄子久 散人……画山水宗 董巨 ,自成一家,可入逸品。其所作写山水诀,亦有理致。邇来初学小生多效之,但未有得其髣髴者,正所谓画虎刻鵠之不成也。”
(2).比喻好事做不成,反变了坏事。《西游记》第三七回:“ 三藏 道:‘那怪既神通广大,变得与你相同……我徒弟纵有手段,决不敢轻动干戈。倘被多官拿住,説我们欺邦灭国,问一款大逆之罪,困陷城中,却不是画虎刻鵠也?’”
《漢語大詞典》:胡捏怪
谓挑唆引诱人做坏事。 明 朱有燉 《继母大贤》:“这小儿向 莒城 为经纪,一去了个月餘不到来,被这两个帮闲钻懒的胡揑怪。”
《國語辭典》:胡作非为(胡作非為)  拼音:hú zuò fēi wéi
不顾法纪或不讲道理的任意妄为。《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你我既然要成全这个女孩儿,岂有由他胡作非为、身入空门之理?」《歧路灯》第六五回:「委的没有赌博,小的是经过老爷教训过的,再不敢胡作非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