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天地清宁


《老子·德经·三十九章》~53~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毂,此其以贱为本耶非?故致数车无车。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
典故
天地一沙鸥
 
月涌大江流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九〈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飘零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天外一沙鸥】。
典故
天地一稊米


《庄子集释》卷六下〈外篇·秋水〉~577~
北海若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豪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矣。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则功分定矣。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知尧桀之自然而相非,则趣操睹矣。
典故
天地与吾同性,日月与吾同命


《楚辞补注》卷四〈九章·涉江〉~28~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巍。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崙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兮江湘。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之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接舆髡首兮,桑扈裸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汉·王逸注:「言己年与天地相敝,名与日月同耀。一云:同寿齐光。一云:比寿齐光。五臣云:言若得值于此时,而我年德冀如是也。」
典故
天狗堕地


《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
「天狗,状如大奔星,有声,其下止地,类狗。所堕及,望之如火光炎炎冲天。其下圜如数顷田处,上兑者则有黄色,千里破军杀将。」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星有尾,旁有短彗,下有如狗形者,亦太白之精。」

例句

汴州城门朝不开,天狗堕地声如雷。 韩愈 汴州乱二首

典故
天幕地席


《昭明文选》卷四十七〈颂赞·颂·酒德颂〉~2099~
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馀。有贵介公子,搢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攘襟,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锋起。先生于是方捧罂承槽,衔杯漱醪。奋髯踑踞,枕曲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二豪侍侧,焉如蜾蠃之与螟蛉。
典故
天一地二


《周易注疏》卷七〈系辞上〉~55~
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唐·孔颖达疏:「此言天地阴阳自然奇偶之数也。」
典故
人忧杞国天
 
天坠杞人忧
 
天堕忧
  
忧天倾
 
忧天语
 
杞人思
  
杞国忧
 
杞在崩
 
杞天
 
杞天坠地
  
杞忧天坠
 
青天坠
  

《列子集释》卷一〈天瑞篇〉~30~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简释

杞天:喻无谓之忧。唐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但求椿寿永,莫虑杞天崩。”


例句

方伯骤勤王,杞人亦忧天。 储光羲 奉别长史庾公太守徐公应召

欲遂东人幸,宁虞杞国忧。 刘禹锡 敬宗睿武昭悯孝皇帝挽歌三首之二

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李白 梁甫吟

庙算高难测,天忧实在兹。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

但求椿寿永,莫虑杞天崩。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

杞国忧寻悟,临邛渴自加。 薛能 西县途中二十韵

杞天崩,雷腾腾,桀非尧是何足凭。 赵牧 对酒

典故
文章扫地

相关人物
任昉(字彦升)


《昭明文选》卷三十六〈令教文·文·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三首〉~660~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三首〉其一:「百王之弊,齐季斯甚,衣冠礼乐,扫地无馀。」唐·李善注:「言衣冠、制度、礼乐、轨仪皆见废弃,故无馀也。班固《汉书·赞》曰:『秦灭六国,而上古遗烈,扫地尽矣。』」

例句

豪俊何人在,文章扫地无。 杜甫 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

典故
吴楚地东南坼


《全唐诗》卷二百三十三〈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典故
无地楼台


《国老谈苑》卷二
寇准出入宰相三十年,不营私第,处士魏野赠诗曰:「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洎准南迁时,北使至内宴,宰执预焉。使者历视诸相,语译导者曰:「孰是无地起楼台相公?」坐无答者。
典故
袁公地

相关人物
袁粲


《南史》卷二十六〈袁湛列传·(头从弟)袁粲〉~702~
粲字景倩,洵弟子也。……幼慕荀奉倩为人,孝武时求改名粲,不许,至明帝立,乃请改为粲,字景倩。其外孙王筠又云:「明帝多忌讳,反语袁悯为『殒门』,帝意恶之,乃令改焉。」二年,迁领军将军,仗士三十人入六门。其年,徙中书令,领太子詹事。三年,转尚书仆射,寻领吏部。五年,加中书令,又领丹阳尹。粲负才尚气,爱好虚远,虽位任隆重,不以事务经怀。独步园林,诗酒自适。家居负郭,每杖策逍遥,当其意得,悠然忘反。郡南一家颇有竹石,粲率尔步往,亦不通主人,直造竹所,啸咏自得。主人出,语笑款然。俄而车骑羽仪并至门,方知是袁尹。又尝步屧白杨郊野间,道遇一士大夫,便呼与酣饮,明日此人谓被知顾,到门求进。粲曰:「昨饮酒无偶,聊相要耳。」竟不与相见。

例句

赏洽袁公地,情披乐令天。 骆宾王 冬日宴

典故
周秦来往
 

《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九〈杂传记六·周秦行记〉~408~
余真元中,举进士落第,归宛叶间。至伊阙南道鸣皋山下,将宿大安民舍。会暮,失道不至。更十馀里,行一道甚易,夜月始出,忽闻有异气如贵香,因趋进行,不知厌远。见火明,意庄家,更前驱,至一宅,门庭若富家。有黄衣阍人曰:「郎君何至?」馀答曰:「僧孺姓牛,应进士落弟,本往大安民舍,误道来此,直乞宿,无他。」中有小髻青衣出,责黄衣曰:「门外谓谁?」黄衣曰:「有客有客。」黄衣入告,少时出曰:「请郎君入。」馀问谁大宅,黄衣曰:「但进,无须问。」入十馀门,至大殿,蔽以珠帘,有朱衣黄衣阍人数百。立阶,左右曰:「拜。」帘中语曰:「妾汉文帝母薄太后,此是庙,郎君不当来,何辱至此?」馀曰:「臣家宛叶,将归失道,恐死豺虎,敢托命。」语讫,太后命使轴帘避席曰:「妾故汉室老母,君唐朝名士,不相君臣,幸希简敬,便上殿来见。」太后著练衣,状貌瑰玮,不甚年高。劳馀曰:「行役无苦乎?」召坐。食顷,闻殿内有笑声。太后曰:「今夜风月甚佳,偶有二女伴相寻,况又遇嘉宾,不可不成一会。」呼左右屈二娘子出见秀才。良久,有女子二人从中至,从者数百。前立者一人,狭腰长面,多发不妆,衣青衣,仅可二十馀。太后曰:「高祖戚夫人。」馀下拜,夫人亦拜。更一人,柔肌稳身,貌舒态逸,光彩射远近,多服花绣,年低太后。后曰:「此元帝王嫱。」余拜如戚夫人,王嫱复拜。各就坐,坐定,太后使紫衣中贵人曰:迎杨家潘家来。」久之,空中见五色云下,闻笑语声寝近。太后曰:「杨家至矣。」忽车音马迹相杂,罗绮焕耀,旁视不给。有二女子从云中下,余起立于侧,见前一人,纤腰修眸,仪容甚丽,衣黄衣,冠玉冠,年三十许。太后曰:「此是唐朝太真妃子。」予即伏谒,拜如臣礼。太真曰:「妾得罪先帝(先帝谓肃宗也),皇朝不置妾在后妃数中,设此礼,岂不虚乎?不敢受。」却答拜。更一人,厚肌敏视,小质洁白,齿极卑,被宽博衣。太后曰:「齐潘淑妃。」余拜之如妃子。既而太后命进馔,少时馔至,芳洁万端,皆不得名,馀但欲充腹,不能足食。已更具酒,其器用尽如王者。太后语太真曰:「何久不来相看?」太真谨容对曰:「三郎(天宝中。宫人呼玄宗多曰三郎)数幸华清宫,扈从不得至。」太后又谓潘妃曰:「子亦不来,何也?」潘妃匿笑不禁,不成对。太真乃视潘妃而对曰:「潘妃向玉奴(太真名也)说,懊恼东昏侯疏狂,终日出猎,故不得时谒耳。」太后问余:「今天子为谁?」馀对曰:「今皇帝先帝长子。」太真笑曰:「沈婆儿作天子也,大奇。」太后曰:「何如主?」馀对曰:「小臣不足以知君德。」太后曰:「然无嫌,但言之。」馀曰:「民间传圣武。」太后首肯三四。太后命进酒加乐,乐妓皆年少女子。酒环行数周,乐亦随辍。太后请戚夫人鼓琴,夫人约指玉环,光照于座(《西京杂记》云:「高祖与夫人环,照见指骨也」),引琴而鼓,其声甚怨。太后曰:「牛秀才邂逅到此,诸娘子又偶相访,今无以尽平生欢。牛秀才固才士,盍各赋诗言志,不亦善乎?」遂各授与笺笔,逡巡诗成。太后诗曰:「月寝花宫得奉君,至今犹愧管夫人。汉家旧是笙歌处,烟草几经秋复春。」王嫱诗曰:「雪里穹庐不见春,汉衣虽旧泪痕新。如今最恨毛延寿,爱把丹青错画人。」戚夫人诗曰:「自别汉宫休楚舞,不能妆粉恨君王。无金岂得迎商叟,吕氏何曾畏木强。」太真诗曰:「金钗堕地别君王,红泪流珠满禦床。云雨马嵬分散后,骊宫不复舞《霓裳》。」潘妃诗曰:「秋月春风几度归,江山犹是业宫非。东昏旧作莲花地,空想曾披金缕衣。」再三邀馀作诗,馀不得辞,遂应命作诗曰:「香风引到大罗天,月地云阶拜洞仙。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别有善笛女子,短发丽服,貌甚美,而且多媚。潘妃偕来,太后以接座居之,时令吹笛,往往亦及酒。太后顾而问曰:「识此否?石家绿珠也。潘妃养作妹,故潘妃与俱来。」太后因曰:「绿珠岂能无诗乎?」绿珠乃谢而作诗曰:「此日人非昔日人,笛声空怨赵王伦。红残翠碎花楼下,金谷千年更不春。」诗毕,酒既至,太后曰:「牛秀才远来,今夕谁人为伴?戚夫人先起辞曰:「如意成长,固不可,且不可如此。」潘妃辞曰:「东昏以玉儿身死国除,玉儿不宜负也(明抄本作他)。」绿珠辞曰:「石卫尉性严急,今有死,不可及乱。」太后曰:「太真今朝光帝贵妃,不可言其他。」乃顾谓王嫱曰:「昭君始嫁呼韩单于,复为株累弟单于妇,固自用(「用」原作「困」,据明抄本改),且苦寒地胡鬼何能为?昭君幸无辞。」昭君不对,低眉羞恨。俄各归休,馀为左右送入昭君院。会将旦,侍人告起,昭君垂泣持别。忽闻外有太后命,余遂出见太后。太后曰:「此非郎君久留地,宜亟还,便别矣,幸无忘向来欢。」更索酒,酒再行已,戚夫人、潘妃、绿珠皆泣下,竟辞去。太后使朱衣送往大安,抵西道,旋失使人所在。时始明矣,余就大安里,问其里人,里人云:「此十馀里,有薄后庙。」馀却回,望庙宇,荒毁不可入,非向者所见矣。余衣上香经十馀日不歇,竟不知其何如。
典故
留宾驿
  
要贤驿
 
宾客过
 
郑庄宾客地
 
郑庄邮
  
郑驿留宾

相关人物
郑当时


《史记》卷一百二十〈汲郑列传〉~3~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郑君死孝文时。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声闻梁楚之閒。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

简释

郑驿:喻迎宾之所,或喻好客。唐元稳《献荣阳公诗五十韵》:“郑驿骑翩翩,丘门子弟贤。”


例句

郑驿来虽及,燕台哭不闻。 李商隐 自南山北归经分水岭

郑庄宾客地,衰白远来过。 杜甫 暮春陪李尚书李中丞过郑监湖亭泛舟

置驿常如此,登龙盖有焉。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新作湖边宅,还闻宾客过。 杜甫 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之二

因声置驿外,为觅酒家垆。 杜甫 缆船苦风戏题四韵奉简郑十三判官

经过忆郑驿,斟酌旅情孤。 杜甫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

山阳无俗物,郑驿正留宾。 杜甫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

佳景燕台上,清辉郑驿傍。 杨巨源 上刘侍中

典故
指地锥


《庄子集释》卷六下〈外篇·秋水〉~60~
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而犹欲观于庄子之言,是犹使蚊负山,商蚷驰河也,必不胜任矣。且夫知不知论极妙之言而自适一时之利者,是非埳井之蛙与?且彼方跐黄泉而登大皇,无南无北,奭然四解,沦于不测;无东无西,始于玄冥,反于大通。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子往矣!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
《漢語大詞典》:忧天(憂天)
担心天塌下来。喻多余的顾虑。亦以喻忧虑国家危亡。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和林卿韵》词之二:“畴昔忧天,如今怀土,田舍鸡肥社酒香。” 清 方文 《移尊过万茂先兼悼苏武子》诗:“华髮萧疎将蹈海,朱颜憔悴为忧天。” 清 魏源 《〈公羊春秋〉论下》:“忧天悯人不得已之心,百世如将见之。” 清 黄遵宪 《述怀》诗:“时时发狂疾,痛洒忧天泪。”参见“ 杞人忧天 ”。
《國語辭典》:杞人忧天(杞人憂天)  拼音:qǐ rén yōu tiān
古时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下来,因而寝食难安。典出《列子。天瑞》。后比喻无谓的忧虑。《幼学琼林。卷一。天文类》:「心多过虑,何异杞人忧天。」《孽海花》第六回:「正盼他们互建奇勋,为书生吐气,一面又免不了杞人忧天,代为著急。」也作「杞国忧天」、「杞人之忧」。
《國語辭典》:杞人忧天(杞人憂天)  拼音:qǐ rén yōu tiān
古时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下来,因而寝食难安。典出《列子。天瑞》。后比喻无谓的忧虑。《幼学琼林。卷一。天文类》:「心多过虑,何异杞人忧天。」《孽海花》第六回:「正盼他们互建奇勋,为书生吐气,一面又免不了杞人忧天,代为著急。」也作「杞国忧天」、「杞人之忧」。
《國語辭典》:杞忧(杞憂)  拼音:qǐ yōu
比喻无谓的忧虑。参见「杞人忧天」条。明。李贽〈答周柳塘书〉:「此皆平日杞忧太重之故,吾独憾山农不能终身滚滚也。」清。李渔《十二楼。合影楼。第二回》:「家范固严,杞忧亦甚。」
《國語辭典》:杞人忧天(杞人憂天)  拼音:qǐ rén yōu tiān
古时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下来,因而寝食难安。典出《列子。天瑞》。后比喻无谓的忧虑。《幼学琼林。卷一。天文类》:「心多过虑,何异杞人忧天。」《孽海花》第六回:「正盼他们互建奇勋,为书生吐气,一面又免不了杞人忧天,代为著急。」也作「杞国忧天」、「杞人之忧」。
《漢語大詞典》:天忧(天憂)
谓担忧天坠。比喻不必要或无根据的忧虑。 唐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庙算高难测,天忧实在兹。” 仇兆鳌 注:“天忧,用《列子》 杞 人忧天崩事。”参见“ 杞人忧天 ”。
《國語辭典》:杞人忧天(杞人憂天)  拼音:qǐ rén yōu tiān
古时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下来,因而寝食难安。典出《列子。天瑞》。后比喻无谓的忧虑。《幼学琼林。卷一。天文类》:「心多过虑,何异杞人忧天。」《孽海花》第六回:「正盼他们互建奇勋,为书生吐气,一面又免不了杞人忧天,代为著急。」也作「杞国忧天」、「杞人之忧」。
《國語辭典》:杞国忧天(杞國憂天)  拼音:qǐ guó yōu tiān
比喻无谓的忧虑。参见「杞人忧天」条。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六。本朝杂记下》:「尝作昭陵挽词云:『尧民丧考无生意,杞国忧天有坏时。』」
《國語辭典》:云阶月地(雲階月地)  拼音:yún jiē yuè dì
以云为阶,以月为地。指天上。亦比喻景物美好的境界。唐。杜牧 七夕诗:「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也作「月地云阶」。
《國語辭典》:月地云阶(月地雲階)  拼音:yuè dì yún jiē
以月为地,以云为阶。指天上。亦比喻景物美好的境界。宋。苏轼 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诗一○首之四:「月地云阶漫一樽,玉奴终不负东昏。」明。屠隆《䌽毫记》第二八出:「一样的月地云阶,香室清斋,偿尽凄凉债。」也作「云阶月地」。
分類:仙境
《漢語大詞典》:置驿(置驛)
犹置邮。 唐 杜甫 《缆船苦风戏题四韵》:“因声置驛外,为觅酒家壚。”新唐书·刘晏传:“诸道巡院,皆募驶足,置驛相望。”诸宗元《答刘三见怀》诗:“键关高卧非沉隐,置驛来诗亦累欷。”
分類:置邮
《漢語大詞典》:郑驿(鄭驛)
见“ 郑庄驛 ”。
《漢語大詞典》:郑庄驿(鄭莊驛)
汉 郑当时 (字 庄 )为太子舍人时,每逢洗沐日,常置驿马 长安 诸郊,接待宾客。后因以“郑庄驛”为好客主人迎宾待客之所。 宋 游次公 《贺新郎·月夜》词:“吟咏凄凉翻有恨,谅知音,人远空追忆。谁为置, 郑庄 驛?” 明 潘纬 《送友人北游》诗:“经过 郑庄 驛,好问 孟尝 门。” 清 毛奇龄 《客吴门喜遇金副使巡驿感赠》诗:“ 西河 游人 武丘 客,醉后重寻 郑庄 驛。”亦省作“ 郑驛 ”。 唐 杜甫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 山阳 无俗物, 郑 驛正留宾。” 宋 周邦彦 《西平乐》词:“多谢故人,亲驰 郑 驛,时倒 融 尊。”参见“ 郑庄好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