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7,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地波
坳洼
截住
地洞
土牢
起地
石莲花
径流
水井
屟廊
泛潮
沈井
光差
番薯
门槛
《漢語大詞典》:地波
又称“地面波”。沿地球表面传播的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受地面吸收和绕射的严重影响,传播距离不远;波长愈短,传播距离愈近。但地波传播不受气候影响,可实现可靠的长波及较长波段的中波通信和无线电广播。
《漢語大詞典》:坳洼(坳窪)
地面的低洼处。 唐 柳宗元 《永州龙兴寺东丘记》:“凡坳洼坻岸之状,无废其故,屏以密竹,联以曲梁。”
分類:地面低洼
《國語辭典》:截住  拼音:jié zhù
1.阻挡住。《水浒传》第五七回:「呼延灼无心恋战,拨转马头望东北上大路便走,又撞著王矮虎、一丈青夫妻二人截住去路。」《三国演义》第六回:「绍大怒,遂写书一封,差心腹连夜往荆州,送与刺史刘表,教就路上截住夺之。」
2.停止。如:「他演讲中途,突然截住。」《野叟曝言》第六一回:「那知那鼓叮一声、咚一声的,总不肯住,难儿两手忙乱得不耐烦起来,刚刚手势一懈,正待递与璇姑,那鼓已截住,璇姑缩过去,不来接了。」
《國語辭典》:地洞  拼音:dì dòng
在地面下挖掘而成的洞穴。如:「生活在地洞的动物,通常有敏锐的听觉。」
分類:地洞地面
《漢語大詞典》:土牢
地面下的牢房。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景定三年:“壬辰,詔改窜 大全 於 新州 土牢拘管,日具存亡。”《中国歌谣资料·华中石塘区的农民血泪歌》:“租子欠下缴不上,土牢里头去受苦。”
分類:地面牢房
《漢語大詞典》:起地
(1).距离地面;离开地面。墨子·备城门:“百步一櫳樅,起地高五丈三层,下广。”晋书·天文志中:“瑞星:四曰格泽,如炎火,下大上兑,色黄白,起地而上。见则不种而穫。”
(2).疏松土地。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穀:“春锄,起地,夏为除草。” 石声汉 注:“起,是使土疏鬆。”
《漢語大詞典》:石莲花(石蓮花)
景天科植物。全株光滑,无明显的茎。叶沿地面莲座状着生,倒卵形或近圆形,末端阔而圆,有一小尖头,浅绿色,顶紫色,两面被粉霜。花茎高20-30厘米,花偏侧生,花冠基部结合成短筒,外面淡红或红色,内面黄色。为观赏性植物。
《國語辭典》:径流(徑流)  拼音:jìng liú
雨水或雪水除了被蒸发、被土地吸收、被阻挡的以外,沿著地面流动的水称为「径流」。渗入地下的亦可形成地下径流。也作「径流」。
《國語辭典》:径流(逕流)  拼音:jìng liú
雨水或雪水除了被蒸发、被土地吸收、被阻挡的以外,沿著地面流动的水称为「径流」。也作「径流」。
《國語辭典》:水井  拼音:shuǐ jǐng
往地下打凿用以取水的深洞。
《漢語大詞典》:屟廊
亦作“屧廊”。
(1).即响屧廊。 春秋 时 吴宫 廊名。廊中地面用梓木板铺成,行走有声。 唐 皮日休 《馆娃宫怀古》:“砚沼只留溪鸟浴,屧廊空信野花埋。” 明 高启 《十宫词·吴宫》:“芙蓉水殿屧廊东,白苧秋来不耐风。” 清 吴伟业 《圆圆曲》:“香径尘生鸟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緑。”
(2).泛指屋前走廊。 唐 戴叔伦 《游少林寺》:“屧廊行欲遍,回首一长吟。”古今小说·张舜美灯宵得丽女:“那女子小小一双脚儿,只好在屧廊缓步。”
《國語辭典》:泛潮  拼音:fàn cháo
因为潮湿而泛起的水气。如:「看看家里的墙壁、地砖泛潮,就知道梅雨来了。」
《漢語大詞典》:沈井
亦作“沉井”。
(1).沉入井中。指 宋 遗民 郑思肖 将所著《心史》贮以铁函,置于井中。 思肖 ,号 所南 。 清 黄宗羲 《陈苇庵年伯诗序》:“ 所南 沉井之时,年四十三岁,至七十八岁而卒。沉井以后三十五年,岂其断手絶笔,乃竟无一篇传者?”参阅 清 顾炎武 《井中〈心史〉歌》
(2).深基础或地下结构物的一种型式。先在地面上筑好一段(或全部)井身,放置施工位置,挖去井内的土,使它逐渐下沉。以后逐段接长井身,直至沉到预定深度为止。也做地下的水泵房或水池。或用混凝土填实,作为大型桥梁、重型建筑物的基础。
《国语辞典》:光差  拼音:guāng chā
天体的光行进到达地面所需的时间,称为「光差」。
《國語辭典》:番薯  拼音:fān shǔ
植物名。旋花科牵牛属,多年生蔓草。茎匍匐,叶卵形或心脏形,互生。地下有块根,椭圆形,两端尖,皮紫肉红,亦有皮灰色肉白,及皮白肉黄者。七、八月时抽长花梗,聚伞状圆锥花序开白色或淡紫色漏斗状的合瓣花。除块根可供作食粮,加工制成淀粉及粉丝外,亦可作为酒精、烧酒、饴糖、醋、酱油等酿造原料。嫩叶嫩茎可以作蔬菜。茎、叶、番薯签可作饲料。也称为「白薯」、「番藷」、「番芋」、「地瓜」、「甘薯」、「甘藷」、「山芋」。
《國語辭典》:门槛(門檻)  拼音:mén kǎn
1.门下所设的横木。《红楼梦》第二四回:「那红玉急回身一跑,却被门槛绊倒。」《老残游记》第一八回:「却说白公退至花厅,跨进门槛,只听当中放的一架大自鸣钟,正铛铛的敲了十二下,彷佛像迎接他似的。」也作「门阆儿」、「门坎」、「门槛子」、「门限」。
2.界限。比喻最低标准、最低条件。如:「这件事的门槛很高,不是人人都可以胜任的。」《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一个人家儿过日子,在京在外是一个理:第一件,里外的这道门槛儿得分得清楚。」
3.喻指财富或地位的阶级。如:「兄弟,喊了你半天,怎么不回话?是不是门槛儿高了,拿我不当一回事了。」
4.方法、窍门。如:「若是懂得门槛在哪儿,这个问题就好解决。」
5.找窍门或占便宜的本领。如:「这个人门槛儿很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