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三觭龙(三觭龙)  拼音:sān jī lóng
动物名。恐龙类。体长约三丈,其化石发现于北美洲及中国蒙古、山东之白垩纪地质系统中。有一骨板由头后缘伸至肩甲,以保护颈部,头上有角一对,形似牛角,头前正中线上,另有一小角,故称为「三觭龙」。
《国语辞典》:太古代  拼音:tài gǔ dài
地质学上称地质历史上距今约四十六亿年前至二十五亿年前,期间约有二十多亿年之久。
《國語辭典》:古生物学(古生物學)  拼音:gǔ shēng wù xué
研究生存于地质时代的各类生命的科学。研究素材为埋藏于地壳中的动、植物化石,分析其形态、类别、功能及演化关系,并藉以判定地层的地质年代等。主要为研究化石学(fossil study)。
《漢語大詞典》:海洋岛
地质构造同大陆没有直接联系的海洋中的岛屿。按成因分为火山岛和珊瑚岛。
《漢語大詞典》:冰川期
亦称“ 冰河期 ”。亦称“ 冰河时代 ”。 地质上的一个时期,在新生代的第四纪,当时气候非常寒冷, 欧洲 和 美洲 北部都被冰川所覆盖。
分類:地质个时
《漢語大詞典》:地球化学(地球化學)
研究地壳或地质体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历史的科学。涉及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化学等多门学科。
《漢語大詞典》:大陆岛
地质构造同邻近大陆相似或相联系的岛。一般分布于大陆附近,原为大陆的一部分,后因地壳下沉或海面上升,与大陆分开而成为岛屿。如中国的台湾岛。
《漢語大詞典》:地质罗盘
又称“袖珍经纬仪”。野外地质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主要包括磁针、水平仪和倾斜仪。结构上可分为底盘、外壳和上盖,主要仪器均固定在底盘上,三者用合页联结成整体。可用于识别方向、确定位置、测量地质体产状及草测地形图等。
《國語辭典》:次大陆(次大陸)  拼音:cì dà lù
面积比洲小,在地理或政治上又自成格局的陆地。如印度半岛常被称为「印度次大陆」。
《國語辭典》:倾角(傾角)  拼音:qīng jiǎo
一直线对于他直线的倾角,为其二直线间的角。一直线对于一平面的倾角,为此直线与其在此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角。平面对于他平面的倾角,为其两平面间的角,即在平面上垂直于两平面交线的两直线间的角。也称为「倾斜角」。
冒地质多
【佛学大辞典】
(术语)Bodhicitta,译曰觉心,即菩提心也。仁王经念诵仪轨曰:「冒地质多,此云觉心。」